吳方躍
摘 要:本文介紹了數學歸納法的定義,并舉例說明了我們在使用數學歸納法時應注意的問題,告戒我們不能盲目的歸納,避免得出錯誤的結論,本文還重點介紹了我們在使用數學歸納法解題時應注意的步驟,還介紹了數學歸納法推理的常用技巧,并通過在數列中的應用實例的分析,啟發人們在解題中更好地使用數學歸納法。
關鍵詞:數學歸納法;歸納假設;歸納推理;數列
數學歸納法的應用比較廣泛,可以講凡是關系到自然數的結論都可以用它來驗證。學習和應用數學歸納法能夠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觀察能力、數學化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解決綜合性問題能力。另外,它也是每年高考中必不可少的內容,而且是得分點,同時也是初等數學與高等數學銜接的一個紐帶。下面我介紹數學歸納法及在數列中的應用。
1數學歸納法
1.1數學歸納法的定義
正確時,若在正確的情況下,也是正確的,便可遞推下去。雖然我們沒有對所有的自然數逐一的加以驗證,但事實上,這種遞推就已經把所有自然數都驗證了,這種方法就是數學歸納法。
1.2運用數學歸納法證題的步驟:
(Ⅰ)驗證當1時,某命題是正確的;
(Ⅱ)假設時,命題也是正確的,從而推出當時,命題也是正確的。因此,命題正確。
容易悟錯的是:既然是任意的自然數,是正確的,那么也是正確的。即與應該表示同一個意思。何必還要證明呢?這很容易理解,雖然是任意假設的自然數,但是,一旦假定了時,就是一個固定的自然數了,換句話說,就是一個有限的數。因而,能否從n=k時命題正確,推出時命題也是正確的,這就不一定。如在時正確,推出了也是正確的,這時,問題就出現了一個跨越,發生了本質的變化,從到,便是由有限變化到無限的過程,這正是數學歸納法之精髓。
在比較復雜的情況下,數學歸納法的兩個步驟都要有一些相應的變化,下面有兩種變形。
形式1:證明中的第一步不一定從1開始,如果當的時候,命題是正確的,又假設時,這個命題是正確的,可以推出當時,這個命題是正確的,那么這個命題當時都正確,從而得出命題正確。
例:當且時,求證:
證明:(1)時,左邊
左邊>右邊,所以不等式成立。
(2)假設n=k時不等式成立,即:
當時,
即時,不等式成立。
根據(1)與(2)得,對于且,所證不等式成立。
形式2:運用數學歸納法證明時,第一步不只驗證第一個值,而是要驗證從初始值始連續若干個值的特殊值時命題都是正確的,第二步假設是正確的,推出是正確的,那么這個命題就是正確的。
例:如果,,并且對所有自然數有
試證:
證明:由題意,需驗證,兩值。
(1)當時,,另一方面命題是正確的;還有時,,另一方面命題是正確的。
(2)假設當時命題是正確的,當然也是正確的。
即,成立,
則故在時,命題也成立,于是可以斷定原命題成立。
應注意,運用數學歸納法論證某一問題時,它的兩個步驟是缺一不可的。沒有第一步的證明就沒有基礎,而不做第二步的證明,就無法斷定命題在一般情況下是否成立。如果二者缺一,將可能會得出十分荒謬的結論。
2用數學歸納法解決數列中的探索性等問題
類比與猜想是解決探索性問題較為突出的思想,從具體的、有限的問題,通過觀察、分析,進行科學的歸納、猜想。
例:已知數列滿足條件=且,設,求:的通項公式。
解:當時,由=得
當時,因為,代入=得
同理可得,再代入,得,,
由此猜想(也可由),,,,猜想,要證,可證
當時,,前面已求得,所以猜想正確。
假設時,,
則當時,由已知得
所以:
所以時,成立。
綜上,對一切,都成立,所以,的通項公式
啟迪歸納:(1)運用數學歸納法證明命題時,要注意對的依賴作用,當時,證明命題成立必須用上歸納假設。
數列中的歸納——假設證明是對學生觀察、分析、歸納、論證能力的綜合考察,先以具體的、特殊的情況入手,進行細致的分析,合理歸納,再慎重、準確地猜想,最后再嚴密地推理論證。
數學歸納法在很多學科方面都有很廣泛的應用,要很好的運用數學歸納法解題,就需要熟練的掌握數學歸納法的原理和數學歸納法的幾個步驟。
參考文獻:
[1]L.I格拉維娜,I.M雅格洛姆著.姚時宗,童增祥譯.數學歸納法在幾何中的應用[M].莫斯科米爾出版社,1979.
[2]華羅庚.數學歸納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3.
[3]洪帆.離散數學基礎(第二版)[M].武漢: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1997.
[4]北京大學數學系幾何與代數教研室代數小組編.高等代數(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