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洪波
摘 要:小學教學在中國九年義務教育中是至關重要的一環,而小學數學教學更是小學學科教學中重點,高效課堂是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關鍵。高效課堂的應用可以有效的培養高質量人才,是幫助學生會學習的一種教學手段,有效的提升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實現學生的全方位發展。因此在教學中引進高效課堂的教學策略,對小學數學教學實現高效率、高質量的數學教學有著深遠的影響。文章以高效課堂的內容出發,對如何提升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教學策略進行了一定的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校課堂;教學策略
新課改的推進,小學中學的教學改革進行的如火如荼,但是許多學科教學改革都陷入了一定的困境。課堂是教學過程中最主要的場所,教學改革在課堂中的改變不能忽視,因此,教師應該將高效課堂這一教學手段引進數學課堂中,提升小學數學課堂的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促進學生數學學習的全面發展。
一、在立足教材的基礎上超越教材
小學數學教材在設計上給教師教學提供了一個基本的教學模板,但是教師也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將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和教材內容結合在一起,把握教材中目標,對課程內容創造性應用。
首先就是要立足于教材,小學數學的教材內容多為基礎性知識,課程目標也是希望學生將基礎掌握扎實,以便于將來的數學知識的攝入。優秀的教師可以將枯燥無味且繁雜的課程內容在教學中變得簡單易懂,具有趣味性,學生的學習效率自然就會變高。“教師要在研究教學的過程中對這些關聯性的知識點進行總結,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善于把這些知識點串聯在一起進行講解。”但是有一部分教師會將簡單地教材內容在教學中變得十分艱澀難懂,那么這樣的話就會使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直線下降,其中一個原因還是因為教師對于教材內容的重點把握不到位的原因。
其次在立足教材的基礎上,教師的課堂教學中應該超越教材。按部就班的進行小學數學的教學方法是不可取的,因為小學數學在實際中的應用十分廣泛,所以小學數學教師還應該立足于實際,用科學的辦法對數學教材加工和適當的改進,將課堂中學生聽講課變為學教材,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對于此,可以采取一些辦法。比如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可以先根據教學進程選擇能夠激發學生探究積極性的數學教材,教學目標是教師教學的出發點,為了實現課堂高效性,適當的對教材內容進行一些適當的調整,使得學生對數學教材的接受度達到最優化,才可以讓學生對教材充滿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又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于教材進行自主探究,將抽象的、靜態的數學知識轉化為動態的教育形態,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實現興趣教學,幫助學生構建學習的知識結構。
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高效課堂旨在提升課堂的教學質量,提升教師教學的質量和學生學習的效率。傳統課堂中,教師是教學中的主體,學生只是在被動的學習,這種教學方式慢慢磨滅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沒有將自己看作學習的主動者。創建高效課堂,必須將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根治與學生的意識之中。
(一)教師需要留給學生學習的空間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為了讓學生將知識都進行掌握,就面面俱到的向學生傳輸知識,這也就導致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過度依賴老師的教學,一般都是老師教什么,學生才會去學什么,教師教到哪里,學生絕不會在此基礎上多學,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喪失了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主性,這就是中國教育中最典型的說教教學。學生對于老師講的內容以外的知識沒有舉一反三的想法,為了考試學習。因此,在高校課堂中,教師應該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小學數學是學生系統學習數學學科的第一步,因此,教師應該要幫助學生養成自主思考的習慣和培養自主學習的思維,充分挖掘學生自己的方法,然后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就充當引導的角色,使學生充分參與到學習中去。
(二)教師要保護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這就又談到“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了,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創建,需要教師充分了解自己的學生,在課堂上的教學方法的設定中,要盡量照顧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尊重每一位學生,爭取將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都調動起來。比如教師可以先設置一個問題,然后讓學生先用自己的辦法去解決,然后教師在去進行指正,不能一味的強調灌輸,不然學生的數學知識也是死記硬背,長久不了。
根據這一點,可以舉出一個相關的事例。在小學數學高年級中,學生對分數的大小的區別往往都是一個難點,那么就要用通分的知識來解決這個問題。因而在通分的教學中教師不能一味地向學生灌輸一些理論上的知識,而是需要通過一些比較形象的教學辦法讓學生扎實的掌握。首先可以通過畫圖法來形象的比較分數大小,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畫出或者選取相同長度標刻的尺子,比較和的大小,將其中一條平均分為九段,找出四份,標記為4/9;將另一條線段平均分為7段,找出3份,標記為3/7,然后就很清晰的看出二者之間的大小關系。
三、合理評價學生的表現
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表現的合理評價是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的評價內容包括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學生的數學成績、學生全方面的考察等等。評價教學有助于幫助教師全面的了解學生,也作為激勵來引導學生的發展。教師對于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可以促進學生對學習的良好情感和態度的形成,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幫助學生建構正確全面的學習框架。由此而見,學習評價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
但是凡事都要適度,公平公正最重要,在數學的學習中,一旦失去了興趣,那么所掌握的知識就會有限。因此,在小學數學高效課堂中,教學評價環節是必不可少的。“在數學課堂上,無論教師對學生的看法如何,都應該公平公正地對學生進行評價,像是一句鼓勵的話、親切的微笑、關切的眼神等,都可以給學生帶來積極的影響。”就如筆者班級中曾經來了一位轉校生,生性靦腆,不太與人交流。數學成績的基礎十分不扎實,在課堂上,上臺解一道題,如果解不出來,同學發出一些笑聲,就會十分害羞,有時甚至到了快要哭的程度。對這種情況,筆者在課堂上會時不時叫他起來回答問題,帶動學生去鼓勵他,久而久之,這位學生就對學習數學充滿了興趣和自信,性格也慢慢變得活潑起來。由此觀之,教學評價是教學過程中相當重要的環節。
參考文獻:
[1]張淑芳.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創造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2(22):52-53.
[2]周娜.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16(3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