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浩然
摘 要:水利工程已經成為推動我國經濟市場快速發展的主力行業,其建設規模正在不斷擴展,并且工程量加劇提升,在這樣一種施工管理中,所涉及到的管理內容更為繁瑣復雜。任何施工內容上的管理質量都會影響到水利工程的建設水平與發展,因此,提高水利工程項目施工管理水平勢在必行,而如何才能有效實現精細化管理需要我們從管理內涵的了解、管理重要性的認識以及精細化管理的推行方式等方面進入研究。
關鍵詞:水利工程;項目施工;精細化管理
精細化管理的應用能夠有效提高管理質量、促進管理更為人性化、管理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以及促進企業更加社會化、現代化、科學化發展。在精細化管理中需要具備與時俱進的思維觀念與意識,并不斷加強現代科技技術的應用與重視。在水利工程中要想保證施工質量、施工安全、按期交付,就必要加強精細化管理的實施。利用精細化管理來提高對市場競爭的應對能力,并實現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水利工程創建。
一、精細化管理內涵
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影響下,各行業對生產、經營、建設等方面著重于精細化管理的轉變,為求得更好的管理效果,不斷采用現代化管理模式,逐漸將傳統的管理觀念轉向與現代化的管理關鍵,與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環境的進化同步前行。在水利工程項目施工中,傳統的施工、安全管理方式中存在各種缺陷與不足,導致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眾多,解決起來相對麻煩,并且效果并不理想,而近年來,我國針對水利工程施工質量的要求逐漸提高,并且為有效改善質量而進行管理優化研究。
精細化管理源于一些發達國家在實現現代化高水平管理效率所研究出的一項科學管理模式,屬于一種具有一定科學理念、實現意義的新興產物。通常情況下,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主要分為三大部分,一是規范性管理,以某一管理準則為主要管理與實現的任務;二是精細化管理,以管理目標為基準,圍繞所要管理的內容,實施精、細管理,做到管理內容細致,精簡;三是,個性化管理,實現施工企業的獨特管理模式,改善教條主義管理思想,實施以自身發展特點為根本的管理方式。精細化管理是建立在原有的管理水平、模式以及觀念的基礎上進行全方位的改進、優化與創新,使得常規管理逐漸呈升華狀態發展,進而促進傳統的管理逐漸演變成現代化的精細管理模式。
二、精細化管理在水利施工項目實施中的重要性
1、水利工程企業需要通過實施精細化管理來應對市場競爭
隨著國家對水利工程項目支持力度的加強,越來越多的水利工程企業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相較以往更多的水利工程企業勢必產生更加激烈地競爭環境,在這種競爭環境日趨嚴重的今天,水利工程企業想要脫穎而出,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占領一席之地需要具備以下條件:
第一,企業員工要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扎實的專業知識可確保企業順利完成水利工程施工任務,摒除因為專業知識不牢靠而導致的錯誤。第二,企業自身要具有合法的水利工程項目施工資質。依法建立是水利工程企業的根本,在遵守法律的基礎上,開展水利工程項目施工是每個水利工程企業健康發展的重中之重。第三,優秀的管理理念是水利工程企業發展的關鍵。前兩個條件是現今大多數水利工程企業所能夠做到的,而要想脫穎而出,就需要另辟奇徑,從企業的管理理念上入手、精細化的管理可以使企業從細微處入手,在合理的范圍內降低成本,只有這樣才能使企業在如此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取得利益,并脫穎而出。
2、精細化的管理是創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需要
通過對水利工程企業進行精細化的管理,就水利工程項目的施工來講可以在人力上、財力上以及物力上最大限度地減少了不必要地浪費,從而降低了水利工程項目在施工中的成本,并提高了水利工程中所涉及的各方面資源以及資金的使用效益。同時,精細化的管理也使得水利工程項目在施工中合理注意施工所帶來的環境污染,以實際的行動證明水利工程項目的施工是節約型的施工,也是建設節約型、友好型社會的表率。
三、在水利工程項目施工中推行精細化管理
1、轉變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管理觀念
精細化的管理觀念是由發達國家產生,并逐步進入到我國水利工程企業的視野中。更多的企業開始認識到其更加先進、更加精細的管理文化,并開始嘗試將其運用到自身的水利工程項目建設中但是,目前仍然還有很多企業并不重視精細化的管理,認為精細化的管理過程較傳統管理過于繁瑣,與從事施工的企業不相符合,而且實施起來也較為繁瑣這種觀念已經無法適應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整體水利工程項目施工的環境,傳統粗放式以及外延擴大式的管理模式已經無法滿足企業的需求。為了避免傳統的管理觀念所給水利工程項目施工帶來的弊端,積極在行業內部推行精細化管理顯得尤為重要。因此,需要積極主動轉變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管理觀念,推行精細化管理。
2、加強水利工程企業規范化建設
科學化管理分為規范化管理、精細化管理和個性化管理三個不同的階段和層次。要推行精細化管理首先要加強規范化建設,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并將其落到實處,只有在規范化管理達到一定的基礎和水平之后,精細化管理的實施才不致成為“空中樓閣”在項目精細化管理探索過程中,我們結合項目實際,設計制定了八個方面的管理制度,包括:
(1)施工技術文件編制規范,包括單位、分部分項施工組織設計,年度、季度、月施工計劃編制,工程計量結算等;(2)現場管理制度,包括各管理崗位、工種的崗位責任制,現場管理制度、場容場貌管理制度等;(3)勞動紀律,包括考勤制度、請假制度等;(4)成本管理制度,包括材料采購、領用,倉庫管理、材料節約獎勵制度等;(5)財務管理制度,包括資金使用管理制度、業務費用開支規定等;(6)合同管理制度,包括分包單位評估制度、分包單位合同管理制度等;(7)勞動用工制度,包括工資制度、收入分配考核制度等;(8)后勤管理制度,包括辦公室管理制度、資料文件收發制度食堂管理制度等。
崗位職責往往沒有結合項目業務流程專業化,具體性地描繪崗位的工作權責。而精細化管理需要的是能夠實實在在指導不同崗位的員工履行職責、開展工作的規范指引,實現各崗位職責的精確定位。在設計員工崗位職責時,我們對崗位管理的職責權限作了明確界定。
3、注重過程控制,實現精細化管理
制定具有可操作性、易執行的管理程序,也是精細化管理的重要工作。為了使各項管理制度落到實處,需要明確各項工作的程序比如,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由項目技術負責人編制,公司總工審核;分部、分項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由專業工程師編制,項目技術負責人審核;作業指導書由工段長或技術員編制,專業工程師審核;要求分級編制分級負責。作業指導書的編制將施工作業分成若干個步驟或作業程序,并對每一個程序再規定工作的具體時限和要求,使得工作人員只要按照作業程序操作即可完成。
參考文獻:
[1] 韓振偉.精細化管理在水利工程質量監督中的實施要點初探[J].中國科技博覽,2015(34).
[2] 尤娜.精細化管理于現代水利工程管理上的應用論述[J].水能經濟,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