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鳳娟
摘 要:初中生物學科的課程特點決定了其教學方式不同于其他學科,單一的讓學生死記硬背對提高生物學科的教學質量非常不利。本文分析了初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改進措施,以適應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要求。關鍵詞:初中生物教學;存在問題;改進措施
初中階段,學生剛剛接觸和學習生物課程,這是為以后學習更多的生物知識奠定基礎的階段。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初中生物教學方法單一,以課堂講解為主,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靠死記硬背學習生物知識,然后通過習題和試題加以鞏固。這種被動單向的教學方式或許可以使學生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但是卻無法激起學生對生物課的興趣。初中生物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手操作能力,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使學生好學、善學、樂學,這樣才能為提高生物教學的效果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初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對生物實驗缺乏本質的認識
初中階段,學生剛剛接觸生物課,出于好奇心,學生對生物學習有著很強烈的興趣,尤其是對生物實驗很感興趣。雖然學生對生物實驗比較感興趣,但是這也是出于好奇,對于沒有明顯變化的實驗則興趣不大,甚至不想動手操作。而且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看到的只是一些表面現象,忽視了實驗所包含的生物學基本原理,對實驗缺乏本質的認識,因此達不到提高學習效果的目的。
2.對生物抽象理論的學習缺乏積極性
初中學生是初次學習生物知識,對于一些熟悉的生物現象會有比較大的學習興趣,但是學到一些比較抽象、難以直接認知的概念時,有的學生會缺乏學習積極性。例如,學習DNA結構這一章節時,學生根本不能直接觀察到DNA結構,也不能像觀察細胞那樣用實驗感知,這會極大地影響學生的熟悉感,同時這一章節的知識本身就比較有難度,更會嚴重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初中生物教學中還涉及不少抽象理論的學習,學生在學習這些內容時往往會覺得困難,甚至厭惡,影響學習效果。
3.初中生物教學目標不夠明確
在進行初中生物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地注重找尋合理的生物教學目標,進而有效地為后續的生物學習過程提供參考指標。但是,截至目前為止,在進行初中生物課程教學的目標制定過程中,還沒有形成對于生物教學的明確目的,對于目標的制定的參考原則也相對比較單一,難以發揮出應有的效果。與此同時,進行對學生生物學習興趣的培養的最有效方式就是將先進教學理念和生物的教學方式有機結合在一起。在這樣的背景下,可以看出,目前的初中生物課程教學在目標制定和策略制定的過程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4.教學觀念過于傳統,沒能與時俱進
造成我國初中生物教學觀念古板的原因是學校和老師的教學觀念沒能做到與時俱進,適應新時期素質教學的要求,始終還停留在以前的思維模式中,只是一味地追求考試成績的最優化,追求升學率的提高,而忽視了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二、改進初中生物教學的措施
1.加強對生物實驗的重視,使學生真正認識到實驗的本質
學生之所以對生物實驗課感興趣,是因為學生有好奇心理,出于好玩才熱衷于生物實驗課。在實踐中,學生關心的只是實驗中看到的實驗表象,卻不注重探究實驗中所包含的本質原理。因此作為生物教師,在實驗課上要引導學生對實驗過程進行仔細觀察,對實驗結果進行認真分析,讓學生更多地關注實驗過程中所產生的問題及實驗的本質,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而不僅僅只是看到實驗的表面現象。同時在實驗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實際創設問題,培養學生對生物知識的探索意識,引導學生主動思考,以便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教學內容和教材知識。
2.用直觀的情境、模型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涉及一些抽象概念、理論知識的學習時,教師應該將其與學生熟悉的事物進行聯系,讓學生感受到生物知識在生活中的存在,或者通過建立一些有趣的模型來增強學生的直觀感受,從而增強學習的趣味性。例如,學習DNA結構知識時,可以將DNA、RNA等物質制作成一些可愛的人物形象,然后將其進行的生物活動用直觀的影像表現出來,賦予其一些人的活動和思維,然后用視頻、圖片等形式直觀地展示給學生,這樣學生既能夠對這些難以直接觀察到的生物活動有直觀的認知,又能提高學生對于學習生物知識的趣味性,幫助學生記憶理論知識,提高學習效果。
3.明確初中生物教學的基本目標
為了有效地發揮出生物課程教學策略的長處,就需要在進行教學策略制定的過程中,充分尊重初中生的實際特點,來制定出合適的生物課程教學策略,并在教學的過程之中貫徹教學的創新性。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以培養初中生學會生物綜合素質能力為首要任務,在教學活動中體現教學的規范性和統一性。例如,可以在進行生物名詞概念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生物基本概念的知識延伸。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既不偏離教學的中心目標,也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比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對生物基本概念的理解,讓學生進行對生物種類的分辨方法的猜測,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僅可以讓學生了解到生物知識的基本原理,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有效地掌握生物的基本運用能力,提升學生對于生物學科的理解程度。
4.加強對教師的培養
教學是由老師來進行組織和實施的,教師是學生學習的領路人,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老師的綜合素質首先要提高,才能更好地去教導學生。然而,現在的許多老師仍然采用以往的教學方法,按照備課、上課、批改作業的思路進行,這樣的教學過程忽略了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以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采取適當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興趣,多參加教師培訓,使自己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跟上時代的步伐,用先進的教學理念來指導教學。
我們要認清初中生物教學的現狀,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做到對各科一視同仁,不能將生物作為不受重視的“副科”對待,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為目標,采用合適的教學手段,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提高教學效率;老師也要不斷增強自己的專業技能,在教學時關注學生的心理特點,使大家積極地投入到生物的學習中來。
參考文獻:
[1]周衛星.中學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文理導航:上旬,2011(04).
[2]錢世梅.找出病根,開出藥方:對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探索思考[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