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近來國際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我國商業銀行在經營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不良資產,這是銀行業面臨的主要風險,也是制約我國商業銀行業制度轉變的巨大障礙。同時這也嚴重影響了我國金融安全和金融秩序,預防和化解金融風險的重中之重即是卓有成效的處置銀行的不良資產。現今對金融不良資產的處置研究雖然已經比從前成熟了許多,使用的評估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然而在對金融不良資產的價值進行評估時,要想得出客觀而精確的結論仍然是一大難點。
關鍵詞:不良資產;資產評估;評估方法;
在評估中科學精確的評估方法可以解決不良資產中的信息不確定和不對稱問題,只要有一個確定的市場價值,并將此價值傳遞給投資者,實現信息的對稱分布,投資者就會根據信息做出投資決策,擴大市場容量,吸引更多的投資者。科學有效的不良資產價值評估方法,不僅要反映不良資產具有的特性,更要與不良資產存在的環境結合起來考慮。對于我國不良資產評估方法,需要解決和考慮以下的問題:
一、評估的重點應是企業整體價值評估
不良資產的存續狀態決定評估的重點。不良資產按是否具有實物形態可以分為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按能否獨立存在分為可確指資產和不可確指的資產,按是否具有綜合獲利能力分為單項資產和企業整體資產。發達國家的不良資產多是以不動產為主要表現形式的單項抵押資產,如美國儲貸業形成的不良資產就主要是房地產貸款。而我國主要是以企業信用為清償依托的信用貸款,不良資產價值的確定以負債企業價值的確定為前提。因此我國不良資產評估的重點應當是負債企業價值的評估,目標是負債企業的未來獲利能力,而不是單項資產的評估。并且,根據國有銀行的現行壞帳準備金規定、企業破產法對債權人保護失當的制度安排以及政府的破產成本最小化目標,大部分資不抵債企業不會直接進入破產清算程序,持續經營和重組獲利的假設決定了對企業價值判定的需要;企業資不抵債和大規模清算不良資產的需要,已經實際上賦予了債權人主導負債企業重組的資格,而只有對由所有內部要素和外部環境共同決定的企業價值做出準確的判斷,才能決定重組的方向和方案的可行性;無抵押貸款、一物多抵、帳外資產、海外資產、企業三角債的普遍存在迫使債權人不能對單項資產主張權利,只能對企業整體價值提出要求;對負債企業價值的評估并不排斥單項資產的評估。
二、充分考慮影響不良資產價值的因素
作為一個整體,負債企業的價值受到多方因素的影響。對于中國的國有企業,其企業價值的主要影響因素有:
(1)制度因素。國有企業面臨著不良的政企關系和銀企關系。政府對國有企業具有產權及產權以外的管理權威,圍繞政府利益的最大化而賦予國有企業以多重不兼容目標,更有一些短期目標。并且政府本身是一個層次機構,其各個組成部分又對國有企業提出不同的要求,這些目標和國有企業因此而付出的成本和獲得的收益極大的左右著企業的價值。在政府控制下,銀行在銀企關系中處于劣勢,服從于政府的要求向國有企業提供改革和維持支持,陷入“壞帳經濟”的困境中。但是隨著國有銀行商業化水平的不斷提高,銀行的自主權不斷落實,在國內企業的融資的情況下,銀行的權威在不斷上升,已經出現了“惜貸”現象。銀行能否繼續為負債企業提供資金支持也已成為左右企業價值的關鍵因素。
(2)國有企業自身的因素。部分國有企業低下的管理水平、眾多的冗員等都是影響國有企業價值的重要因素。沉重的不良債務和落后的企業觀念,使具備投資能力的外來投資者一般不愿意選擇重組國有企業的方式進入市場。外商在華獨資企業的增長速度高于合資企業便是明證。
三、不良資產變現時的市場環境
不良資產本身就處于一個供大于求的狀態中,而我國目前的整個的市場狀況更是逐漸進入到過剩經濟狀態,產品、生產能力和勞動力都處于供大于求的狀況。不良資產目前可以考慮的定價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賬面價值定價法。根據原貸款的賬面價值直接劃轉,即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直接按賬面本息余額平價化轉給資產管理公司。這種方法實行起來非常簡單,正是由于這個緣故,我國資產管理公司是按賬面價值收購國有銀行的不良資產的,這樣可以快速的改善國有獨資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但這樣做并不意味著不良資產的損失完全由政府支持的資產管理公司承擔。按賬面劃轉既不利于揭露國有銀行過去貸款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全面、徹底的分析不良貸款的形成原因,也不利于客觀的評價資產管理公司的業績。這對資產管理公司是不公平的。
2評估價值定價法。由社會中介評估機構對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進行評定估算,以評估價值作為不良資產的轉移價格,這種由獨立的第三者對銀行不良資產進行評定估算得出公允價值的方法,反映的資產價值比較真實,也比較科學合理,但會引發兩個問題:一是不良資產評估會有一定的難度,對資產評估機構來說是一個全新的課題,評估方法的選擇、評估指標的運用都缺乏經驗。二是評估費用由誰負擔,作為交易的一方,銀行不良資產數額巨大,其實際價值低于賬面價值,若采用評估定價,必須采取折價轉移的方法,銀行會由此產生很大的損失,這是銀行所不愿看到的。而且,銀行已經嚴重處于資不抵債的困境中,要想拿出這筆不小的評估費也是很難的。
3協商價格法。即由不良貸款的買賣雙方協商確定不良貸款的價格。因為每個銀行的每筆貸款的具體情況是不同的,不應采取賬面價值法的“一刀切”的做法,應給予買賣雙方較大的商量余地,但買賣雙方所掌握的不良資產的信息可能是不對稱的,難以做到客觀公正,且每次交易達成都需要反復談判,交易成本較高。
4 市場定價法。即將不良貸款在制定的市場上進行拍賣,由市場決定其價格高低。但在不良資產的轉移過程中,國有銀行的不良貸款只有一個購買者,不存在競價問題,不可能形成公平的拍賣成交價格,顯然這種方法不適用于一次轉移過程中不良資產的定價。
綜合以上對四種方法的分析,采取以評估價值定價為基礎的協商定價法比較合理。因為評估價值定價能夠客觀公正的反映不良資產的公允價值,而在此基礎上的協商定價既考慮了客觀公正,又考慮到了各筆不良貸款的具體情況,買賣雙方有較大的商量余地,較好的兼顧了各方的利益,資產管理公司付給出讓債權的商業銀行債權購置費,可以大大減輕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經營壓力,而銀行的損失部分(不良資產賬面價值與購置費之間的差額)可以由商業銀行的“雙呆準備金”補償一部分,因為不良資產一部分是由于國有商業銀行經營管理不造成的,需承擔部分損失;另一部分可以由政府一次性補貼,因為銀行長期以來承擔了相當比例的政策性業務,這些政策性任務是形成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資產的重要原因之一,政府應當承擔其中的損失。
作者簡介:
梅澤瓊,男(1989.06——)漢,碩士,黑龍江省海倫市,東北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研究方向:資產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