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多媒體一體機以圖文并茂,聲像俱佳的逼真表現形式,靈活多樣的展示方法,向學生展示超越時空的抽象事物,將課堂教學引入一個全新的境界。讓學生在聲、像、圖、文的感受中理解學習內容,掌握新的知識。但在使用過程中要注意一些問題。
關鍵詞:多媒體一體機;輔助教學;備課;課件;學生操作
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為學校教育技術的改革提供了技術支持。隨著國家“全面改造薄弱學校”工程的實施,一大部分農村邊遠地區小學也安裝了觸摸式多媒體一體機,借助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的教學模式正在逐步取代傳統的“講、說、問”教學模式。多媒體一體機以圖文并茂,聲像俱佳的逼真表現形式,靈活多樣的展示方法,向學生展示超越時空的抽象事物,將課堂教學引入一個全新的境界。讓學生在聲、像、圖、文的感受中理解學習內容,掌握新的知識。這種教學方式的改革在培養學生學習興趣,開發學生智力,啟迪學生思維等方面將起到積極的作用。為了更好的利用優質的多媒體資源,發揮多媒體一體機在教育教學中的輔助作用,我認為應該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教師培訓,掌握使用技術
觸摸式一體機與以往使用的用鼠標、鍵盤控制的電腦,在功能上有了較大的改進,這在使用過程中要求教師有熟練的操作控制技能。農村學校教師隊伍平均年齡較大,接觸新生事物較少,操控機器的能力也相對較弱。因此,在使用多媒體一體機之前需要教師接受相關技術上的培訓,了解機器的功能,配置等,懂得機器的使用操作步驟,能熟練的對機器進行有序操作,對簡單的故障能夠及時維修、排除。同時還要在校內成立互助學習小組,選擇懂技術善鉆研的教師做組長,隨時對教師使用一體機情況進行技術指導。
二、認真做好課前準備工作
備好課是講好課的基礎。教師在上課之前,要認真鉆研教材,選擇出需要使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的教學內容。切不可一味的追求把課件做的華麗出色,不分主次,統統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讓學生看的眼花繚亂,偏離素質教育的主題,把學生的主動思維轉回到被動接受上,抑制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如果教師把大量的精力用在制作課件上,這樣就占去了精心備課的時間,把精力用偏了。因此,要求教師在準備教學工作時,要認準制作課件、運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的目的,找出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采用恰當的展示方式,有的放矢,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平臺,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中接受知識,理解知識,掌握知識,真正發揮出多媒體在教學中畫龍點睛的作用。
三、注重學生操作
新課程標準理念下,要求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是師生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交流的過程。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一切教學活動都應以學生為主角,圍繞學生活動進行活動。多媒體雖然能給學生提供逼真的表現手法,增大學生的感知空間,但它畢竟是課堂教學的輔助工具,并不能完全代替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教師如果把一切教學活動都用多媒體演示來代替,忽視學生動手操作,這樣就會逐漸減少學生活動和師生互動的機會,不利于學生實踐能力和主動探索能力的發展。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時,要根據課堂教學要求選準問題、選準時間進行操作演示,同時鼓勵學生動手操作,親身體驗。通過媒體的引領,讓學生主動發現問題,自主探究問題,獨立或在教師的指導下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才能讓傳統的教學模式與多媒體輔助教學完美結合,既培養了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又發揮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應有作用,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提前下載,謹慎上網
現今學校配置的觸摸式多媒體一體機大多帶有無線接收上網功能,只要在無線信號覆蓋的區域,在接收到無線信號后便可進入互聯網,進行網上操作。的確,這給教師的使用帶來了諸多便利。但是,許多教師在使用一體機的過程中,也產生了一些困惑,逐漸認識到在教室隨機上網是不可取的。網頁上的內容包羅萬象,應有盡有,許多疑難問題都可以從網上找到答案。但在諸多的網頁中,也不乏一些亂七八糟的畫面場景,特別是廣告版面隨時隨處可見。有時甚至會突然出現一些不雅的畫面,引起學生哄堂大笑,使學生注意力即時分散,久久不能集中,這樣既影響學生心靈的健康發展,又妨礙課堂教學的正常進行,不能正確發揮多媒體的教學作用。另外,由于地域條件限制,網絡故障隨時會出現,再加上網速快慢不一致等因素,在線播放的視頻有時會出現卡、頓、播放困難等情況,使正常課堂教學不能進行,影響課堂效果。因此,建議教師在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前,先將制作的課件,需要播放的動畫、視頻等素材下載在可移動磁盤上,上課時利用電腦音、視頻軟件適時播放,這樣可以充分解決因網速問題而造成的播放困難。同時也凈化了學生學習環境,保證課堂教學能夠順利進行。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要想真正發揮多媒體的優勢作用,教師必須有熟練的多媒體機器操控能力,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廣大教師要以現代教育思想為指導,努力學習多媒體的使用技術,依據學生的認知規律,結合自身教學的特點,處理好教師講解與多媒體展示的關系。充分發揮學生在教育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把多媒體輔助教學與傳統的教學模式有機結合,取長補短,優化課堂教學結構,促進學生主動發展,提高課堂教學效能。
作者簡介:
葉茂青(1970.10~),男,河南省南召縣小店鄉建坪村人,專科;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職稱:中小學一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