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與通迅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像現(xiàn)在大家正在廣泛應用的“微”工具軟件(如微博、微信等)一樣,基于微課的移動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正在被越來越多的教師使用。本文結合傳統(tǒng)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實踐,對“微課”如何更好地與傳統(tǒng)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效融合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微課;小學;傳統(tǒng);信息技術教學
“微課”是指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技能等單一教學任務進行教學的一種教學方式,具有目標明確、針對性強和教學時間短的特點。對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的教師而言,合理的在課堂教學中穿插微課可以幫助教師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完成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幫助教師從繁雜而又效率不高的課堂講解中解脫出來,大大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對于學生而言,微課能更好的滿足學生對知識點的個性化學習、按需學習,既可幫助學生查缺補漏又能強化鞏固學習,對傳統(tǒng)課堂學習的一種重要補充和拓展。雖然微課的優(yōu)點很多,但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優(yōu)勢不容忽略,微課不能代替?zhèn)鹘y(tǒng)課堂。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靈活性強,課堂上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接收情況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針對個別學生的個別問題可以做有針對性的輔導,又可以對觀察到學生的共性問題引導學生深入研究和探討,而且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接收程度及時調整教學方法,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和分層次教學,尤其對于能力較弱的同學,教師的輔導不僅是知識的教授,更是一種心理上的鼓勵,會更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知識。同時,教師在課堂上生動的講解、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學生的思維。例如:學生在完全可以自己利用微課學習大頭照的制作,從看到做估計能力強的同學幾分鐘就可以完成,但如果就這樣結束課程的學習,不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再創(chuàng)作的熱情。如果學生在完成制作后可以在課堂上和其他同學一起“評價、展示、交流”,會大大增加學生學習的成就感,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快樂。由于微課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方法有各自的優(yōu)勢,因此,需要將兩者有機地融合起來,優(yōu)勢互補。在傳統(tǒng)的課堂上合理的穿插“微課”可以讓學生在一個積極自主的課堂氛圍中完成學習重點,解決難點問題,拓展自己的知識和技能,獲得學習的喜悅。
一、微課融合傳統(tǒng)課堂有利于突破教學重難點
信息技術中很多知識點操作步驟較多,操作性較強,如果按傳統(tǒng)的課堂模式演示講授,學生記憶起來會覺得很枯燥、很困難,微課在設計和錄制的過程中十分注重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表現(xiàn)形式多樣,更能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相對于傳統(tǒng)一節(jié)課中眾多復雜的教學內容,微課的內容更加精簡、明確、單一,是經(jīng)典問題的濃縮,并且學生可以反復播放使用。教師可以將教學中的重難點問題錄制成指向性明確的微課供學生在傳統(tǒng)課堂中使用,這樣學生可以有目的地進行學習,反復觀看,直至學會為止。這樣不僅可以節(jié)約時間、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還能增強教學效果。例如:給三年級剛接觸信息技術課不久的學生講解文件的保存時,由于步驟較多,教師花費了很長時間講解完后學生一操作時仍然很容易忘記,如果將操作步驟錄制成1分多鐘的微課,學生邊看微課邊學習,很快就學會了。相對教師的講解,不僅提高了學習效率而且對操作步驟的掌握也更加扎實。
二、微課融合傳統(tǒng)課堂有利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傳統(tǒng)課堂的信息技術課堂主要以任務驅動為主要教學方法,由于教師需要照顧大多數(shù)同學的接受能力,一般都需要全班大多數(shù)甚至全數(shù)同學都完成了一個任務,進行小結后才會布置下一個任務,而每個學生對不同類型的任務的完成能力是不一樣的,這樣造成了一部分同學不能合理自主地安排和調整自己的學習步驟,導致了學習的時間的浪費,如果教師把本節(jié)課要完成的學習內容分解制作成幾個小的微課,學生按照自己的學習能力選擇微課進行自主學習,完成任務,節(jié)省的時間還可以和同學討論交流問題或進行拓展任務的學習。例如黑龍江教育出版社小學信息技術第二冊中第二單元主要是學習光影魔術手的使用,光影魔術手是一個具有強大特色功能的畫質改善和提升及效果處理的軟件,可供學生探究的功能有很多。而教材的整個單元一共就6課時,只是簡單的介紹了一下光影魔術手其中的幾個功能,教學的內容對于班級中能力中等偏上的同學而言,都能通過自學很快完成,這樣一個任務完成后,這些同學都會有剩余的時間。此時如果教師能夠提供事先錄制好的拓展內容的微課供這些能力強的學生探究學習,這樣既可以拓展學生的軟件使用能力,又可以重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整節(jié)課的時間均為有效學習時間。
三、 微課融合傳統(tǒng)課堂有利于教師進行分層次教學
每個學生的原本的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儲備量、理解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怎樣能讓能力弱的學生不掉隊,能力強的同學不浪費時間一直是困惑傳統(tǒng)信息技術課堂教師的問題。有了微課教師可根據(jù)學生的情況設計分層次的學習任務,并把相應的微課提供提學生,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和能力積極選擇學習內容完成學習任務。例如在學習鼠標的使用時,可以給“0”基礎的學生提供認識鼠標、鼠標單擊、雙擊、拖動、指向的講解和練習的微課,而對于已經(jīng)可以靈活使用的鼠標的學生,可以給他們提供一些鍛煉鼠標使用反應速度的一些需要動手動腦的小微課。讓每個同學都品嘗到成功的喜悅,獲得學習的成就感。
綜上所述,微課在目標明確、針對性強和教學時間短等方面有其明顯的優(yōu)勢,但我們不能為了“用微課而用微課”,而忽略傳統(tǒng)信息技術課堂的優(yōu)勢,傳統(tǒng)信息技術課堂的師生互動、情感交流、展示評價以及教師可根據(jù)學生接受知識的情況隨時調整課堂教學方法等優(yōu)點微課不可取代。因此,將微課與傳統(tǒng)教學有效融合,在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合理穿插微課,以微課輔助傳統(tǒng)課堂教學,使傳統(tǒng)課堂教學效率最優(yōu)化,將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因材施教、分層次教學真正落到實處,讓學生把學習當作一種享受,真正獲得成功的體驗。
參考文獻:
微課http://baike.baidu.com/link?url=X-RyNK8B_tON0GgOvf8AsGxX54mHx8nxoDh2Vvjx31CZplUOFGEukRWJNL_SPKbXpufbePoa3P_otqkAL-ylAa
作者簡介:
王西艷(1986.4—),女,漢族,哈爾濱市人,哈爾濱市哈平小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信息技術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