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進步,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國步入了信息化時代。在這個信息化時代,企業的生產方式,管理理念,組織模式等發生了巨大的轉變。一種新的企業形式虛擬企業出現了,并極大地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虛擬經濟;含義;會計假設
一、虛擬企業的含義
虛擬企業出現以來,因其自身經營模式的獨特性成為新時代經濟發展的寵兒。虛擬企業主要有兩大形式:第一種是組織機械虛擬化的企業。該類企業主要是通過虛擬網絡和契約關系把經營資源聯合起來組織經營發展,不存在有形的結構。第二種是功能虛擬化的企業。該類企業在運行過程中雖然有完整的功能產生,但是企業不具備完整的組織無法有效執行這些功能,企業僅保留核心關鍵的職能。從運行模式的角度進行分析,信息網絡作為基礎,在市場上出現了新的機遇時,具有生產,經營某種產品所需技能的多個企業的臨時聯合的經濟利益共同體。這一定義同時涵蓋了虛擬企業的四個基本屬性:①虛擬企業的基礎是網絡。網絡是虛擬企業在運作過程中溝通交流的基礎,虛擬企業的出現離不開網路的發展;②市場機遇作為依據。虛擬企業的出現以市場上某一商機的出現為依據;③聯合各方面不同的知識和技能;④臨時的利益共同體,隨著任務的完成而解散。
從以上定義可以看出,虛擬企業不具備完整的經濟實體,不具備獨立法人的資格,僅僅是一部分法人的臨時聯合體。與傳統的企業有很大的差別,對虛擬企業的研究有利于我們及時跟的上時代的潮流,順應新形式。
二、虛擬企業的會計假設
1.虛擬企業的相對主題假設。會計主體指的是會計進行服務的特定組織,該組織是有形的實體的。然而虛擬企業,是以網絡技術為通信紐帶,一市場機遇為契機,各個企業聯合起來的同盟,會計的主體范圍難以確定。但是,如果會計工作沒有會計的主題假設,會計的記錄對象和報表都將會失去依賴的主體。因此,會計主體的假設對企業的核算非常有必要。實際上,我們可以將會計主體視為一個相對的概念,通過這種方法清楚的梳理通網絡公司的會計主體。用相對會計主體假設代替了傳統的會計實體假設。有了這一假設,能夠使企業對自己的經濟定位更加明確,能夠準確的確定會計業務,高效正確的匯總日常的會計業務。
2.虛擬企業的持續經營假設。持續經營假設指的是企業能夠無限期的持續經營下去,在可以遇見的未來,企業不會倒閉。持續經營這一基本假設為會計工作人員在進行資產計價,費用分攤時提供了理論基礎。在互聯網技術高速發展的當代,虛擬企業作為臨時性的組織,傳統的持續經營理論肯定無法成立。因為虛擬企業的持續經營時間是與市場上的機遇同步的,所以,我們假設持續經營區間為經濟利益的聯合體從開始組建到實現經營目標的存續期。
3.虛擬企業的清算期間假設。會計分期假設是指將企業持續不斷的經營活動人為的劃分為等距離的時間間隔,能夠及時有效的核算企業的財務狀況。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計算機技術的普遍運用,虛擬企業的發展,現在的交易能夠在瞬間完成,面對這樣的情況,仍然采用傳統人為分割的方法非常不科學。此外,可持續經營的前提條件已經不適用,再進行人為的分割會計期間也不適用。針對虛擬企業而言,項目的經營期間我們可以將其視為會計期間,采用這種方法有以下幾個優點:①能夠保持交易賬務的完整,對跨期攤銷時人為的調節這類問題能夠有效避免;②成本和費用的分配也不存在配比問題,更有利于企業進行清算。
4.虛擬企業的貨幣計量假設。貨幣計量假設指的是會計在進行核算時將貨幣作為計量單位,當然,貨幣的幣值穩定是基本條件。貨幣計量假設對虛擬企業的會計核算影響不大。對于虛擬企業來說,因為企業的經營期有限,相對較短,幣值在短時期內發生劇烈運動的可能性不大,所以貨幣的穩定性假設更符合實際。同時,隨著網上交易的出現,對貨幣計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紙上貨幣計量轉變為電子計量,加快企業資金周轉的速度,節約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增強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5.貨幣計量假設的影響。貨幣計量假設是指會計核算是以貨幣為計量經濟活動的最好單位。它是以貨幣價值不變、幣值穩定為條件。虛擬企業對該項假設的影響不大,相反,貨幣穩定假設更符合實際。因為在企業極短的經營期內,幣值發生劇烈變動的可能性不大,基本上可以不予考慮。同時,網上交易的出現,對貨幣計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傳統的紙上貨幣計量發展成為電子貨幣計量。這樣,可以加速企業資金的周轉速度,節約交易成本,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率。
作者簡介:
謝萌(1996—),女,遼寧撫順人,河南大學2013級會計學專業在讀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