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文東
摘 要:隨著高中教學的不斷完善,英語教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教學,其教學模塊也在不斷豐富發展,其中口語教學成為新課改之后的教學重點。
關鍵詞:高中英語;口語教學;評價;發音規范;視聽說課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全球經濟的一體化加速,英語作為一門重要的國際語言得到廣泛應用,現在甚至基本的居民日常生活中都會涉及到英語的使用,而隨著人才的引進和輸出,掌握英語口語交流能力成為一項重要的衡量標準。高中是夯實人才英語基礎的最佳時期,這個時期學生的學習能力很強,并且一切素質都在趨于穩定之際,學生學習的英語知識對其今后的學習與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那么如何才能使學生的口語水平得到提升,使口語交流和溝通成為學生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進行。
首先,教師要對當前的教學現狀以及口語學習的基礎和趨勢有所了解,學生普遍存在口語學習態度消極的現象,“啞巴英語”成為高中英語口語教學的嚴重問題,這主要是學校與教師并沒有將口語能力作為一項極為重要的部分來對學生進行成績測定,這導致學生對于英語口語的訓練不夠重視。所以高中英語教師首先應該脫離這種教學模式,引導學生正確對待高中英語的學習,這不僅對于其口語能力有很好的導向作用,對其今后的整體發展也十分的必要。那么具體如何來開展實施口語教學呢?教師要注重氛圍的營造。學生在初中甚至小學的時候接受的英語教學,對于口語要求都不夠嚴格,而學生又沒有養成良好的英語口語習慣,所以在口語訓練方面沒有這個意識,也沒有這個主動性,甚至還有不少學生比較排斥講口語,尤其是在公眾場合可能會比較害羞,這既和學生的生活環境有關又和這個階段高中學生的心理有關系。所以教師應該盡可能為學生營造活躍的、生動的口語課堂氛圍以及校園口語文化環境,從而促進學生敢于積極表達口語,展現自己。
一方面,教師在上課的時候要盡可能采取口語教學,因為高中生已經具備這種交流溝通的能力,基本的英語口語表達成為高中生應該具備的一項基本能力。教師在上課的時候展現流利的口語,一開始語速可以先慢一點,讓學生能夠具有緩沖和適應的過程,從而習慣于課堂口語教學,這對學生的口語能力提升非常有幫助。另一方面,學校應該為學生設置口語文化氛圍,當學生處在一個講英語成為習慣的環境中自然也會被帶動起來,不會感到奇怪或者別扭。所以學校可以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在校園廣播中插入學生即時的英語口語對話,或者播放英文歌曲,從而形成良好的校園口語氛圍。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在課堂教學中插入標準的英語口語示范,然后讓學生同位之間模仿對話,在班里形成積極的口語對話氣氛。總之,良好的口語氛圍是激發學生主動講英語的重要因素,教師必須給予重視。
其次,教師要積極開展多樣的教學評價來促進學生英語口語的學習。因為高中孩子有很大一部分學生本身的普通話和英語口語發音并不規范,甚至有的孩子還會帶點方言的口音,而這個階段學生內心又比較敏感脆弱,同時極度自尊,在發音方面沒有信心就在內心比較無意識地排斥英語口語的學習,就很難獲得提升。所以,我認為教師應該借助于積極的評價來幫助學生建立信心,他們都渴望獲得別人的評價,希望能夠得到教師的認可,當學生建立自信之后就會不自覺地逐漸開始主動參與英語口語學習,從而獲得提升。由此可見,學生的主動性是極為重要的。那么該如何開展正確恰當對學生進行評價呢?
第一,教師在上課的時候要多鼓勵學生使用英語回答問題,但是不要太難,偶爾設置相對來說難度中等的問題讓學生自行組織語言,之后再起來表達。在學生表達的時候教師注意不要打斷學生的敘述,更不要在學生表達結束之后對其口語進行糾正,這個時候學生需要的是教師的鼓勵和欣賞,教師要能夠準確抓住學生的優點,加以贊揚。
第二,教師要豐富發展評價方式,使評價形式更加多樣化,這樣評價的效果才會更好。例如,教師可以綜合利用眼神、口氣、語言和肢體動作、作業評價和學期總結來對學生開展綜合評價,如果教師在評價中把口語表達能力作為重要的評價內容并且鼓勵學生不斷提高口語水平,那學生就會不自覺地建立起口語意識來,主動改進口語發音等。
第三,評價機制的完善與否還體現在考試的內容上。我認為當前高中英語口語教學應該在每次學期末進行口語測試,對學生的口語水平進行打分,引起學生的重視,這樣學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就會對這部分引起重視,從而慢慢獲得改進。總之,評價包括很多方面,甚至還有其他一些比較好的方式,希望教師能夠不斷進行改進,從而使學生的口語訓練意識得到提高。
再者,學生的發音規范還需要教師對學生的發音進行糾正和引導,當然這種糾正引導并不是刻意的,而是和日常英語教學融合在一起的,貫穿始終,因為口語能力的訓練本身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第一,教師要在學生步入高中的時候就教學生學會音標,借助于音標能正確讀出單詞的發音,而當自己忘記發音的時候根據單詞的拼寫就能讀出,或者記住發音之后能大體拼寫出單詞,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生單詞的時候注重講解。例如荒謬的,ridiculous,字母i在兩處的發音都是一致的,而這也是其經常出現的發音情況,所以通過音標的學習和發音規律的掌握,使得學生基本上能夠自主進行發音和記憶,那口語學習就能減小阻礙。
第二,教師在教授新單詞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先起來根據自己的預習發音讀一個新單詞,然后教師再讀一遍,這樣就能很好幫助學生進行自主發音糾正,并且使得其在課下多下工夫,提高口語發音水平。
最后,視聽說課在高中的實施是比較少的,因為這還沒有作為一個重要的考試模塊,但是我認為如果真的想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那就必須要開展單獨的視聽說課程,一方面需要學校給予設備的支持,在視聽說的課程資源方面準備好,不能吝嗇資金投入,而要為學生提供足夠的設備支持。另一方面,視聽說課并不能作為重點來開展,高中階段還是以培養學生的興趣為主,所以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加入視聽說課相似性質的一些交流溝通,每個學期舉行幾次這樣的課程,促進學生的興趣發展,使學生對于英語口語發音逐漸產生激情。
總之,通過以上幾點的論述,我們發現高中英語的口語教學始終要以學生的接受和主體性為中心,關注學生的發展需求和今后的學習,從而為社會培養出符合發展趨勢的最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