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睿
閱讀是小學高段語文能力培養的關鍵環節,小學學生能夠在閱讀當中提升自己的語感和綜合能力,是小學階段語文基礎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往往不注重小學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導致在其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注意在教學中對小學語文閱讀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的解決和處理,幫助小學學生更好的學習小學語文知識,并且為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小學高段語文閱讀出現的問題
1.小學學生的主觀閱讀意識缺乏
小學學生在高段語文的閱讀當中常常表現出自身缺乏主觀的閱讀意識的缺點。在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對小學學生的閱讀教育經常著力于閱讀完教材,理解其中的意思。學生在其中只是像完成任務一樣進行閱讀,缺乏在課后和課堂中的主動閱讀的意識,難以發揮自身在學習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
2.小學學生受自身心理因素的制約
小學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也常常受到自身心理因素的制約。由于小學生還處在心理年齡較低的年紀,因此在閱讀的過程中表現出害羞和自卑的現象。不敢在同學和教師面前進行有感情和大聲的閱讀,這種下意識的自我保護行為也會影響到學生的閱讀效率。
3.小學學生往往不能堅持閱讀習慣
小學學生貪玩不好學的特點也會延續到閱讀習慣的養成當中。而閱讀習慣的培養需要每日不停的鍛煉和熏陶,因此小學學生往往不能長時間堅持教師安排的閱讀活動,對于閱讀習慣的培養自然有著不利的影響。
二、解決小學高段語文閱讀問題的策略
1.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貫徹閱讀思想
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閱讀的教學中要注意貫徹閱讀的思想。在教學中對學生傳達閱讀的好處,讓學生充分感受到閱讀對于自身能力的提高。語文教師還要在閱讀教學中使用更加生動有趣的方法,讓學生能夠積極的投入到閱讀活動中。進而達到更好的閱讀效果,培養小學學生的閱讀習慣。
例如,王安石的《泊船瓜舟》中的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其中的“綠”字,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稱道。言語分析法不僅應當說明這個字在描繪時令、狀態上的功能,而且還應該追溯詩人當年執筆行文為什么先作“又到”,又作“又過”、“又入”、“又滿”,但都認為不好,最后才換定了“又綠”,在讀者的眼前出現一片江南春草的景色。這樣我們就深入到詩人的執筆行文時的動態思考教程,更能夠理解詩人字斟句酌的匠心。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勾畫出自己閱讀時感覺到的美詞、佳句、重點段落、要點、疑點等等,再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進行言語分析,最后讓學生進行模寫。
2.積極鼓勵小學學生進行閱讀活動
小學語文教師還要注意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的心理體驗。注重小學學生的心理活動,打開小學生的心扉,讓小學學生能夠拋開自身下意識的自我保護行為,積極的投入在閱讀當中。只有當學生充分的放開心理的防線,才能體會到閱讀帶給自己的好處,進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3.教師以身作則,帶領小學學生完成閱讀活動
小學學生難以堅持日常的閱讀習慣則需要教師要其中充分發揮自身的教育引導作用。教師不僅是學生的教學者,更是優秀的引導者。小學語文教師如果能夠親力親為,在閱讀活動中以身作則的帶領學生進行閱讀,自然也能達到更好的閱讀效果,長期以外,學生的閱讀習慣便自然養成。
《語文課程標準》在第四學段的閱讀教學目標中明確提出:“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葉圣陶先生在《評<讀和寫>,兼論讀和寫的關系》一文中說:“閱讀首先要達到真正的理解。而達到真正的理解,自覺地注意思路的開展是重要的方法之一”。“思路是一個比喻的說法,把一番話一篇文章比做思想走的一條路。思想從什么地方出發,怎樣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達到這條路的終點,都要踏踏實實摸清楚,這就是注意思路的開展”。“我希望大家在練習讀和寫的時候,自覺地注意思路的開展。下一句跟上一句怎么連上的,某一句跟前面哪一句有關系,某幾段從前面哪幾段分派出來的,諸如此類,全都辨一辨,想一想,這就是所謂自覺地注意思路開展的具體辦法”。要讀懂一篇文章,必須先理清文章的思路,否則,讀多少篇都是糊涂的。
三、引導自主合作,提高閱讀質量
學生是學習和教學的中心,因而在閱讀教學中我們要充分調動學生自主閱讀和合作閱讀的積極性。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已有很大的改進,如教師在課堂上改教師講為引導學生讀書、看書,課堂上重視學生質疑,組織學生合作學習。但都因給的時間短,沒有真正放手讓學生討論。這樣的自主、合作學習只是流于形式,沒有達到學習的效果。
要提高合作學習的質量,首先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在建立合作學習小組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化特征、心里傾向、認知結構、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異,將全班學生分為不同層次,把不同層次的學生重新組合,分為多個小組。每個小組都是全班的縮影,即有利于優等生帶動中等生的“拔高”學習,又能幫助后進生的“達標”學習,有利于在小組中形成互幫、互促的學習氛圍。其次是分工合理、內容恰當。為了最大程度的提高學生的參與率,每個成員在小組里都要擔任一個具體的角色,使每個成員都能在合作學習中得到鍛煉。合作學習的目的是讓每個學生盡可能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從而掌握知識,提高能力。因此,選取合作的內容有一定的趣味性,具有合作的價值,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可評估性。科學的評價是合作學習有效開展的關鍵,為下一次開展合作學習打下了基礎。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不同的評價標準,給達標者予以鼓勵性的評價,同時還要引導學生進行反思,使其體會到自己的進步,消除后進生的自卑感,使其增強自信心。實施評價時,不僅要評價學生的成果,更要關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不僅要評價每個學生的參與情況,更要關注小組的整體情況;不僅要評價學生的學習水平,還要關注他在合作學習中表現出來的合作精神、投入程度、情感與態度。
四、結論
語文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難點,對于閱讀教學的策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不管采用什么樣的教學策略,最終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一切方法都應該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進行,以學生實際學到什么為依據,切不可為方法而方法,更不能只求形式的花俏而忽視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李云平.問是一門學問——談閱讀教學中的主問題設計技巧[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08)
[2]余彤輝.也談“創造性閱讀”[J].中學語文教學,2005(05)
[3]凌火元.閱讀教學的課堂調控[D].福建師范大學,2001
[4]馬英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D].延安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