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玲
摘 要:任務型教學法是指以學生為中心、以任務為教學主線的一種授課方法。具體到英語教學中,就是教師通過設置不同的任務內容,把語言教學更加生活化,且各任務與每單元的教學主題相結合,從而引導學生們融入到真實的語言情境中,完成課程的學習,達到更好的能力培養(yǎng)目的。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任務型教學法
隨著當前教育改革的快速推進,新課程標準也指出教育改革的核心就是課程改革。那么要充分實現(xiàn)教育改革目標就必須以課程教學改革為主要載體,全面認識基礎教育存在的不足,大膽革新傳統(tǒng)教學模式。基于此,很多教師通過分析當前初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創(chuàng)新性的提出任務型教學法。所謂任務型語言學習(Task-BasedLanguageLearning)就是將語言運用的基本理念轉化到具體的課堂實踐教學。任務型語言教學是指要讓學生在無意識中得到語言技能鍛煉,而不是傳統(tǒng)的學習語言知識和技能。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充分調動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的思維精神,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任務型英語教學體系的構建
任務型教學的教學體系分為三個方面,第一是教師介入引導、第二是任務循環(huán)交流、第三是英語語言聚焦,這三個關鍵因素形成了具體的任務型英語體系,首先從教師介入引導入手,這是任務型教學的關鍵,初中學生還處于模仿學習的階段,對于語言詞匯的記憶能力雖然超過其余年齡段,但是對于語言架構的理解并不強,再加上我國不是以英語為主要語種的國家因此沒有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這就導致學生在面對英語語言與漢語語言沖突是產生了錯誤的理解,因此這一過程需要教師的敦敦教誨,需要教師在不一旁進行引導介入,但任務型教學更注重對學生自身能力的開發(fā),因此教師再介入過程中需要時刻注意自己引導的深度,必須以英語交際為核心,同時還要考慮學生的理解能力;其次是任務循環(huán)交流,任務循環(huán)是任務型教學的代表,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教師布置的任務自主完成交際學業(yè),但要注意這樣的任務必須循環(huán),如此才能夠讓學生在循環(huán)任務中活動鞏固知識的時間,但這樣的循環(huán)也要注意“度”,既不能簡單機械的無限制重復,又不能脫離現(xiàn)實實際進行單項重復,這就考究教師對于教案設計的把握程度,激發(fā)學生最大的興趣。英語語言聚焦的范圍較廣,具體來看應當注重對重點詞匯的聚焦、對重點語法的聚焦、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對教師教案設計的設定等,這些時構成這一要素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但在聚焦過程當中應當做到與前兩點相互串聯(lián),用前兩種因素帶動第三種因素,促進全方位對應于英語的聚焦。綜上所述,英語教學體系的構建并非是單純的教學形式轉變,而是針對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的各種要素進行教學分析,在任務型教學的過程中,把握好各個要素之間的聯(lián)系至關重要。
二、任務型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實踐
1.設置任務
任務型教學法的核心是對任務的設置。首先,任務的設置要具有目的性和操作性,且要圍繞一個主題進行,從而通過任務的設置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師要在充分分析英語教材內容和教學目標的基礎上進行任務型教學的設計。比如“Going shopping”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超市購物作為具體任務,組織學生分別擔當不同的角色(顧客、售貨員)進行購物,在進行商品的購買和討價還價時,要求學生采用英語對話的形式來溝通。并且,在超市購物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對一些詞語和短語進行應用,從而在輕松的氛圍中掌握英語學習內容。
任務的設計一定要有明確的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的能力是英語教育的總體目標。而語言的綜合運用的基礎是對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的熟練掌握。因此,讓學生積極地參加教學活動,從而將基本的言語知識和技能進行熟練掌握是英語教學的主要目標。那么,教師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就要對學生必須要掌握的語言技能進行明確,然后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適當?shù)难由臁?/p>
注意任務設計要同學生的認知水平相符合。初中生容易對新鮮的事物產生興趣,所以教師在進行任務設計的過程中,要遵循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進行多樣的教學活動,讓學生的眼、耳、口都能參與到學習活動當中。除此之外,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也是初中生的一個特點。所以開展形式多樣的英語教學活動,能夠對學生的注意力進行吸引。在進行活動設計的過程當中,要注意由易到難,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開始喜歡學習英語。
2.完成任務
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因此,教師在英語教學中的任務型教學法也要尊重學生的個體性差異。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合作來完成任務。將基礎好的和基礎不好的學生安排在一組,通過基礎好的帶動基礎不好的,讓他們在合作中一起去完成任務。其次,教師要為學生完成任務準備充分的條件,為學生提供真實的教學活動情境,保證任務型教學的完成。
3.結果評價
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是以考試的形式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比較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但是,英語作為一門實用性學科,除了要掌握基礎知識技能,還要加強對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知識和技能等方面的評價。
三、提高教師自身素養(yǎng)
創(chuàng)新的觀念以及新的任務型教學方法的應用,勢必對教師的自身素養(yǎng)有了更高層次的要求,目前我國英語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雖然不容質疑,但與任務型教學的要求還是有一定的差距。因此,老師在探討教學方法之前,應該先行加強自身能力的培養(yǎng),當然,學校也不能置身事外,要支持教師的深造,并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給教師提供更有意義的培訓。
總之,任務型教學法應用的目的在于提高學生自學能力及幫助初中學生盡早找到適合于自己的學習方法,因此教師應以靈活運用的手法,從思想觀念、自身素養(yǎng)、方法整合、課程優(yōu)化等多方面完成初中英語的創(chuàng)新教學。
參考文獻:
[1]成娟.任務型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1(26)
[2]李丹桂.任務型教學小組活動在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程中的應用[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