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建軍
誰來助推共享單車一路暢通?
文/李建軍
曾幾何時,居住在城市的每一個人都有出行的苦衷,坐完地鐵、下了公交后“最后一公里”到達目的地的路程咋辦?
時過境遷,此問題已迎刃而解。放眼大中城市,一時間到處都是共享單車的影子,而所有人都欣然地接受了這些好騎的單車,拿起手機,對準二維碼,即掃即用,非常方便。騎到地方,順手停在路邊,多么好用。這種解決用戶痛點,給用戶帶來方便的舉動無疑是讓所有人都樂見其成的事情,所以,在不經意間共享單車“火”了。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一輛輛黃、橙、藍、綠等各色單車出現在城市里大大小小的停靠點,成為城市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如果說之前的滴滴等網約車平臺解決的是打車難的問題,那么共享單車不僅改善了人們的出行結構,還可以進一步緩解交通擁堵,改善城市空氣質量。共享單車何以一時間風靡全國?這種模式又面臨哪些問題,是否能真正解決出行難題?

研究發現,即使居住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我們的生活圈其實也都在自己身邊的三公里范圍之內。地鐵站與地鐵站之間的距離大概也就是兩公里,而這兩公里正是城市人永遠的痛。地鐵站與公交的最后一公里,在擁堵的大城市里,這是腳步丈量嫌慢,交通工具卻無法替代的距離,很顯然,共享單車們掌握了這個痛點,而且是一擊必中。
共享單車的興起,也重新燃起了自行車產業。自2016年無樁單車租賃大戰開啟,天津就成為了這一熱門產業的“起點”之一。摩拜、ofo等共享單車運營商,均有大量自行車訂單發往這里的代工廠。
天津富士達是“小黃車”ofo的一家主要代工廠。這家位于天津市東麗區的自行車廠,在2017年收獲了ofo在天津產地的最大訂單——1000萬輛。在天津市靜海區八號路,被稱為“中國第一車”的飛鴿自行車廠也在加班加點,趕造ofo的生產進度。由“飛鴿”生產的“小黃車”月產量已達到40萬輛,訂單總量占據“飛鴿”全年產能的1/3。此前《人民日報》曾撰文稱,ofo小黃車讓“飛鴿”騰空又起。離飛鴿廠址不遠的地方,則是另一家較大的共享單車品牌——摩拜單車的代工廠“天津愛瑪體育用品有限公司”。這家公司在2017年接到了500萬輛來自摩拜的訂單。共享單車熱潮使得對單車的需求在短時間內大增,代工廠產能無法滿足,導致曾處于業績低谷的自行車廠又在一夜之間回到波峰。
提起共享單車,大家自然對市面上眾多的共享單車品牌脫口而出。ofo小黃、摩拜小橙、小藍、小綠等眾多七彩紛呈的共享單車。那么,這些眾多的單車品牌里,究竟隱藏著哪些設備方面的“黑科技”呢?
ofo小黃車公司已正式宣布,日訂單近期已突破1000萬,成為繼淘寶、滴滴、美團之后,中國第四家日訂單過千萬的互聯網平臺。
ofo 是全球首個無樁共享單車平臺,首創“無樁共享單車”模式。自2015年6月上線以來,已成為國內規模最大、覆蓋最廣、市場占有率最高的共享單車平臺,連接單車超過220萬輛,覆蓋全國43個城市,為超過3000萬用戶累計提供超過4億次出行服務。
此前,ofo宣布和中國電信、華為達成全面合作,共同開發全球首款NB-loT物聯網共享單車,以成本低、容量大、網絡覆蓋廣、功耗低的窄帶物聯網智能解決方案,引領全球共享單車行業標準。
不僅如此,據ofo官網最新消息,日前ofo小黃車定位再升級,已與北斗導航達成了戰略合作,將配備北斗衛星導航定位智能鎖,進一步優化其電子圍欄定位技術,利用定位和大數據技術智能劃定虛擬的規范停放區域,實現車輛更精細化的運營管理。
在資本運作上,ofo宣布獲得4.5億美元D輪融資,創行業最高融資記錄,成為全球估值最高的共享單車平臺。3月9日,ofo和700Bike聯合發布新一代低運維共享單車ofo Curve。新車重新定義了共享單車行業”低運維“的產品和運營標準,打造出最適合用戶騎行,同時運維成本最低的共享單車。3月16日,ofo宣布與芝麻信用達成戰略合作,引領共享單車行業開啟“信用解鎖”時代。
不僅如此,ofo還率先在美國、英國、新加坡開啟了運營,并在新加坡確立市場地位,市場占有率遙遙領先,成為中國互聯網公司出海的代表之一。
ofo 創始人兼CEO戴威表示:“ofo致力于成為影響世界的公司。感謝用戶的使用和認可,我們將繼續引領整個行業快速、良性的發展,為全球用戶提供便利的短途出行服務。”

綜合各方觀點,摩拜單車的性能可圈可點。
一是GPS定位找車更方便。摩拜車體自帶GPS定位,找車預訂一目了然。在摩拜單車APP上可以清楚的看到地圖上的車輛位置,多少輛車在這里,選定后直接跟著導航地圖就能找到。
二是提前“預約用車”不跑空。摩拜考慮到用戶在發現車輛與找到車輛中間存在時間差,可以直接在APP上進行預約車輛,以免找到這被他人“先掃一步”,這樣貼心的“黑科技”設計讓人對摩拜的好感瞬間提升。
三是一鍵掃碼智能開鎖。掃碼直接開鎖的快感相信很多人都體驗過的,相對一些單車才用手動機械鎖的體驗要好得多,它的原理是當我們使用摩拜APP掃描車輛二維碼時,APP將會把這個二維碼信息通過手機的網絡傳送給云端,云端收到后識別該車輛,并通知該車輛的車鎖打開,這一系列運行,讓用戶開鎖騎車一氣呵成。
四是飛機鋁的車身材料。懂汽車的朋友都知道,高端汽車品牌往往采用更多的鋁材車身,不僅耐用性好、安全性好,車身也會更輕便。摩拜單車從騎行安全因素考慮,車身采用飛機鋁材質,這種材質可以讓單車的使用壽命達到 20 年之久。另一方面考慮到戶外的使用環境惡劣,飛機鋁的材料車身不易被腐蝕,不易被人為破壞等。
五是百度云助力摩拜用車智能停車。百度云“勾搭上”摩拜,百度云宣布即將利用“天工”智能物聯網平臺技術,為摩拜單車提供精準定位的服務,首項合作測試已經在北京百度大廈園區展開,百度云助力摩拜的行為可以讓摩拜的運營更加高效,直接推動了“文明停車、綠色出行”。
六是邊騎邊充電能量不間斷,環保再生能源。自行車也能邊騎邊充電,摩拜通過用戶踩動單車,獲得能量轉化為電能,源源不斷的為蓄電池充電,保證了智能鎖能夠持續與云端鏈接。
七是無鏈條傳動不掉鏈子。與大家常見的鏈式傳動自行車不同,摩拜采用了“圓錐齒輪-傳動桿”的方式,雖然這導致組件多、結構復雜、成本高,但最大的優點在于,耐用性久,沒有外部鏈條的設計,有效的防止了這方面的損壞。
八是實體輪胎省去充氣。摩拜實體輪胎的設計有效的防止了爆胎的情況出現,此外在后期的維護運營中節約了工作人員時間,實體輪胎的壽命是好幾年的時間,跟摩拜單車的壽命相當。
九是一個小程序搞定,微信掃一掃開鎖。騰訊微信掃一掃直接接入摩拜車身二維碼,微信擁有九億活躍用戶,給摩拜帶來了巨大的潛在用戶。此外,掃一掃進入摩拜小程序拓展了摩拜的使用環境,在網絡不好的情況下直接掃一掃使用摩拜單車。
十是APP可計算數值,環保數據可視化。摩拜單車擁有人性化的APP操作,其能顯示準確的公里數和換算的減排量,讓綠色出行更加的直觀化,也便于大家分享給朋友。
不只如此,摩拜單車在一年多的時間里面積累了50余項專利,產品的優越性成為摩拜單車獲得市場第一的地位基礎。正如摩拜單車公司負責人所說的,摩拜沒有浪費時間去關注對手,而是在好好的打磨產品。這么多的新技術應用在了摩拜車身上,你騎上摩拜就能感覺到它的“黑科技”。摩拜在產品上已經越走越遠,用戶體驗也越來越高。小藍單車bluegogo Pro等異軍突起
采用了變速功能的共享單車。在市場上投放了更多的、實際可用的變速車。bluegogo Pro確實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bluegogo Pro采用了禧瑪諾內三變速器,采用藍白色涂裝,擁有雅米級別的定位系統,將誤差控制在0.5米以內。套用官方的說法,這款產品更好騎,比如踩踏力度減輕了27%,座椅更舒適等,是一款講究產品體驗的產品。
此外,他們還推出了Pro2概念車。雖然Pro這款產品已經會讓人眼前一亮了,小藍單車還在發布會上公布了概念產品bluegogo Pro2。這款產品被官方宣傳為iF、RedDot、IDEA大滿貫設計作品、輕量級高強度的碳纖維車架、意大利SelleRoyal 3D人體模擬坐墊、內三變速、注塑車架……又是高科技材料,又用上了知名的設計團隊,看起來是一款拔高品牌的產品。

如今,共享單車市場倍受資本青睞,眾人對共享單車的前景是積極看好的。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前景好不一定發展就好。就目前而言,共享單車市場還存在著諸多亂象,急需出臺相關監管及發展政策,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單車數量飆升的同時,停車問題也日益嚴重。據《人民日報》報道,在北京一些地鐵站周圍,共享單車“任性”停放現象明顯:有的橫亙在人行道上,妨礙行人走路;有的無序擺放,讓本來就狹窄的非機動車停車區域更顯緊張;有的直接停在出入口臺階下,擋住進站通道;有人甚至將車塞進綠化帶里、鎖在欄桿上、靠在大樹邊。
根據《新京報》記者的搜索統計,北京僅12月就有7起共享單車損毀事件,出現在亮馬河畔、宋家莊地鐵口、管莊地鐵口、金臺路等地。在南京,共享單車進駐才半個月,僅是鬧市區新街口一處就有近600輛單車因違章亂放被管理部門拖走。
除了停放無序的問題之外,單車的破壞事故也層出不窮。騎過車的人都知道,自行車是一種需要很小心養護的東西,經常不少人一年花費的修車錢都甚至超過自行車的成本。但是,一旦這種自行車不再歸個人所有,而是大家所共有的東西,那么就沒有人去花時間養護這些自行車,每個人只有那一小段時間的使用權,也就不會有人去真正愛護這些共享單車。
雖然,類似于摩拜單車這樣的單車廠商通過取消鏈條,使用實心輪胎等手段盡可能的降低自行車的磨損率,但是隨著自行車的不斷磨損變舊,共享單車的使用壽命將會成為單車的硬傷。到底是安排專門的人去養護這些單車,還是任其發展最終用新的單車替換掉舊單車,這將是擺在所有共享單車企業面前的大難題。
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共享單車迅速席卷了北上廣深等一二線大城市。由于迎合了人們對短途出行的需求,以摩拜、ofo為代表的共享單車創業公司也被資本爭相競逐。
據有關統計:摩拜單車宣布完成新一輪(D輪)2.1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億元)的股權融資,摩拜單車累計融資額已超過3億美元,加上去年超過2億美元融資,粗略統計摩拜單車手握資金超過5億美元。
而ofo也進行了5輪融資,分別有經緯中國、金沙江創投、唯獵資本、滴滴、小米等投資機構和企業的約2億美元融資。
其它的幾家共享單車公司也不甘落后,如小藍單車的公司負責人,在最近隨同國家領導人出訪時,還專門與外國車客商簽訂了大訂單,為占據外國共享單車市場打下了堅實基礎。
共享單車現在競爭這么火爆,各路群雄又烽煙四起,假如目前共享單車再增加一些更加迷人炫彩的“黑科技”,是不是會“轟動”全球,到時候大街小巷出現的都是“身穿黃金戰甲,腳踏鳳鸞風火輪”的人們,想想都好有畫面感。
除了各大城市自身推出的基于公共自行車端的解決方案之外,各大城市還結合自身實際,針對市民“最后幾公里”的出行難題,借助城市公交、小區巴士、公司包車等手段來解決市民的出行難題。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一些城市已經建立起一個立體的城市公交服務網絡,在這個網絡的共同作用下,市民們“最后幾公里”的出行難題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地解決。
共享單車同樣解決的是市民“最后幾公里”的出行問題,借助共享經濟的理念來解決市民出行難題的理念并沒有錯,而如果從這個角度來切入一個相對較為成熟,市場壁壘較高的領域對于共享單車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
一些評論家分析認為,可復制性較強的商業運作模式最終讓共享單車面臨慘烈的市場競爭。共享單車之所以能夠以如此快速的發展速度進入人們的視野,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商業模式的可復制性。極強的可復制性最終造就了其進入到共享單車市場的企業會越來越多。可以預見的是,或許未來的共享單車市場的競爭將會比當年的滴滴、快的、Uber的市場競爭還要慘烈。
我們期待經歷“涅盤”后的洗禮,共享單車必定迎來一個更加美好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