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朝暉
摘要:多媒體教學是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一種重要形式,能很好地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隨著教育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越來越普及。如何合理有效的應用多媒體課件,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和效率是一個新課題。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多媒體;應用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以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為核心的現代化教育方式得到了教育界的廣泛應用。多媒體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輔助教學工具,實踐也證明,多媒體教學相對于傳統教學模式有著顯著的優越性,起到了推陳出新的效果。因此,掌握多媒體運用技巧,優化教學結構,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提高教學效率是我們教師的責任和面臨的挑戰。
一、巧妙運用多媒體,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無數實例也證實了這一說法的正確性。所以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勢在必行。課堂上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是教師在講臺上講得滔滔不絕,繪聲繪色,而學生在講臺下則是聽得昏昏欲睡,流露出非常消極的情緒,更有甚者在悄悄做別的事情,根本就沒有認真在聽教師的講課。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就是學生對教師所講的內容不感興趣,教師激發不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沒有學習的動力。數學知識本身就比較抽象、枯燥,如果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無法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的積極性沒有被調動起來,學習效果自然就不高,更談不上學生創新能力等方面的發展與提高了。如果有效運用多媒體,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改變這一局面,解決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困難。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給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或者是把學習中的一些抽象的內容通過多媒體變成直觀形象的內容呈現給學生,或者是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一些事物,這樣都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比如,教師在講解幾何圖形時,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讓學生形象、直觀地了解知識的形成過程。興趣對學生學習的影響遠遠超過教師的督促和說教。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的首要任務是激發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興趣。多媒體為學生傳遞信息,使學生在愉悅的狀態下主動地獲取知識。
二、化靜為動,提高學生學習自主性
現代教學論要求:教師在教學時要做到精講多練、要有趣味、要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在實際教學時,可以利用多媒體圖、文、聲、像并茂的特點,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設計制作教學課件,在教學中化靜為動,動靜結合,使靜態的知識動態化,讓教與學之間充滿了生機與活力。利用形象生動的畫面,聲像同步的情境,言簡意賅的解說,悅耳動聽的音樂等,將知識一目了然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刺激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例如,在講授立體幾何圖形,如棱柱、棱錐和棱臺的平面展開圖時,可以借助多媒體展示它們側面展開的動態過程。通過“展”與“收”的演示,使學生把平面展開圖的各個部分與相應的幾何體的各個側面聯系起來,空間立體感受明顯,形象生動,它所帶來的效果是靜態二維圖形所無法實現的。同時,在講到點、線、面、體之間的關系時,即“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又如,學生用電腦自己操作、實踐,探究正方體的不同展開圖,親自感受到對正方體不同的拆法會得到不同的展開圖。
三、合理有效,提升初中數學多媒體教學效果
為確保多媒體技術的有效性與合理性,使之能夠切實提高多媒體的教學效果,應從以下幾方面予以加強。①深刻領會、切實把握多媒體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作為數學教學的輔助手段,多媒體技術應與數學課程有機整合。這種整合要在充分尊重教育規律及教學基本原理的前提下使用多媒體,而不是簡單地把多媒體技術作為輔助教師教學的演示工具。實際教學中,對于多媒體的應用要堅持有必要才用,不是必須就不用的原則。一旦使用了多媒體,則必須始終堅持以教學內容為中心,多媒體的聲像、圖片、場景等形式,應主要用于對教學重點、難點、疑點等問題的表現上。只有這樣,才能既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優勢,又有效避免其不足。此外,對教師的考核評價要與時俱進,注重其質量而非數量,是否抓住了數學教學的本質,是否使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養,而不是看教師是否應用了多媒體,或用了多少多媒體。②精心準備、認真制作高質量的多媒體課件。多媒體授課的重要一環便是課件的制作。課件制作的質量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的好壞。因此,要使學生在多媒體授課的背景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教知識,教師必須在繁忙的傳統備課之余,針對授課學生的特點,潛心研究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技巧,設計出符合數學教學規律的優秀課件。在設計多媒體課件時,教師要力避一些常見的誤區,如照本宣科,變相填鴨;追求極致,忽視學生主體地位;一味運用,忽視數學解題教學特點等。真正高質量的課件不在于它絢麗的外表,而在于它本身所包含的內容;不在于它移植課本內容的全面,而在于它詮釋課本內容的啟發性設計;不在于它容量的豐富,而在于它數學思想的融入。③適時適度、恰到好處地采用傳統板書。傳統的板書式教學不應被多媒體教學所排斥。一個好的板書具有計劃性、規范性、啟發性及邏輯性等特征,適時適度、恰到好處地傳統板書能使多媒體教學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因而,教師可對照這些特征,根據數學學科邏輯推理過程較多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多媒體技術難以實現、或實現不好的內容,運用傳統板書進行教學,以便使二者形成互相配合、互為補充的良好局面。
總之,隨著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廣泛應用,教學空間得到了有效拓展,教學資源和教學方法也不斷豐富和完善。但是,我們要清楚地認識到,多媒體技術不管如何發達、如何完善,它都不可能完全代替傳統的教學方式,這就要求廣大教育工作者不斷充實自身的專業知識,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實現多媒體和傳統教學手段的有機結合,優化課堂教學環節,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賈雪梅.多媒體輔助教學急需處理好的幾個關系[J].電化教育研究,2010,(3):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