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軍
摘要:高考的成敗是中學生能否實現個人前途理想愿望的分水嶺。所以,每個學科的高考成績都牽動著學生及家長的神經。特別是數學這個公認為較難的學科,更倍受人關注。那么,如何提高學生數學高考成績呢?本文作者站在一定高度,從五個方面進行闡述。
關鍵詞:數學高考;提高成績;策略
在多屆的高考數學應試指導中,筆者發現,要取得較好的數學高考成績,首先學生要有扎實的基礎知識、熟練的基本技能和在長年累月刻苦鉆研中所培養起來的數學思想和解題能力,同時,也要取決于臨場考試的心理素質與答題技巧的發揮。下面,筆者結合多年的高考數學應試經驗,談談自己的心得體會供數學教學同仁參考和高三學生借鑒。
一、注意心理調節,提前進入角色
教師應教育學生以平常之心對待高考,不要自己為自己增加思想負擔或包袱。考前的那個晚上,不宜加班加點,一定要睡足八個小時; 考試當天,早點要吃清淡食品,按考試“清單”帶齊一切用具,提前半小時到達考區。這樣做,一方面可消除新異環境刺激,穩定情緒,從容進場; 另一方面也給自己留有時間,提前進入考試“角色”,讓大腦開始進行簡單的數學活動,進入單一的數學情境。如:
1、用心清點一下考試用具是否帶全?如筆、橡皮、作圖工具、準考證、手表等。如有缺漏,及時彌補。
2、注意把考前教師提示的一些重要的數學基本數據、常用公式、重要定理“過過電影”。最后看一眼“難記易忘”的結論。自己問問自己:“這些內容或知識,記住了嗎?
3、務必與一位平時相好的同學結對子,互問互答一些不太復雜的問題,互相啟發,活躍思維,增強記憶。
實踐表明:“過電影”的成功順利,互問互答的愉快輕松,不僅能夠轉移考前的恐懼,而且有利于把最佳的競技狀態帶進考場。
二、運用三種方法,保持心態平靜
最易導致學生心理緊張、情緒焦慮和恐懼的是入場后與答卷前的那個“臨戰”階段。此間,想要保持心態平衡,常用的有三種方法:第一,轉移注意法:避開監考教師目光,把注意力轉移到某次你印象較深的數學模擬考試的評講課上,回憶考試原則,有效得分時間等相關問題。第二,自我安慰法:“本‘帥哥(公主)經過的考試多了,這有什么了不起”,“這場考試,只不過是在老師監督下的一種獨立作業,無非是換一換環境”等。第三,抑制思維法:閉目而坐,氣貫丹田,四肢放松,深呼吸,慢吐氣,如此堅持到發卷時刻。
三、從容淡定答題,遵循如下原則
1、注意方式方法,堅持“兩先兩后”。
(1)先覽后顧。考試中,有的同學喜歡急急忙忙“偷偷”做題,從而加重自己的心理緊張程度,容易影響智力發揮; 正確的做法是:先統覽試卷,摸清“題情”然后答題。
(2)先易后難。數學試題的難易分布通常是按每一類題型從前向后,由易到難。因此,解題順序也宜按試卷題號從小到大,從前至后,依次解答。當然,有時也不能機械地按部就班。中間有難題出現時,也可先跳過去,最后才去攻它或放棄它。 要注意先把容易得到的分數拿到手,不要“一條胡同走到黑”,總的原則是先易后難,先選擇填空題,后解其它答題。
2、講究解題節奏,做到“兩快兩慢”。
(l)審題要慢,答題要快。“成在審題,敗在審題”。要咬文嚼字抓“題眼”,觀察分析抓“特征”,深刻挖掘題目隱含的內在聯系。
(2)計算要慢,書寫要快,平時練習就要養成這種習慣,否則計算失誤,就會造成“賠了夫人又折兵”的現象。
3、根據不同題型,注意區別對待。
(l)選擇題。要抓住選擇題的特點,充分利用選擇題中所提供的信息,決不能把所有的選擇題都當作解答題來做。首先,看清試題的指導語,確認題型和要求,包括答案標記方法與選答的方式、個數等。二是審查分析題干。確定選擇的范圍與對象,要注意分析題干的內涵與外延規定。三是辨析選項,排誤選正。四是要正確標記和仔細核查。
(2)填空題。要求熟記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實、數據公式、原理,復習時要特別細心,注意記熟,做到臨考前能準確無誤、清晰回憶。對那些起關鍵作用的,或最容易混淆記錯的概念、符號或圖形要特別注意,因為命題者想要考查的東西,往往就是它們。
(3)解答題。①仔細審題。注意題目中的關鍵詞,準確理解考題要求。②規范表述。分清層次,要注意計算的準確性和簡約性、邏輯的條理性和連貫性。③給出結淪。注意分類討論的問題,最后要歸納結論。④講究效率。合理有序的書寫試卷和使用草稿紙,節省驗算時間。
4、卷面書寫清晰,時間合理規劃。書寫清晰對任何一科的考試都很重要,尤其是對“精確度”較高的數學科,如字跡不清,讓人無法辨認,那就極易造成閱卷老師的誤判,特別是運用計算機閱卷的科目。如填空題填寫帶圈的序號、數宇等,如不清晰,就可能使本來正確的失了分。另外,卷面答題書寫的位置和大小也要計劃好,盡量讓卷面安排做到“前緊后松”而不是“前松后緊”。特別注意:只能在規定位置答題,轉頁答題是不予計分的。
四、注意分段得分,積少才能成多
“分段得分”的基本精神是:會做的題目力求不失分,部分理解的題目力爭多得分。
對于解答題中不能全面完成的難題,該如何分段得分?通常有兩種方法。
1、步解答。對難題,確實啃不動時,明智的解題策略是:將它劃分為一個個子問題或一系列步驟,先解決問題的一部分,能解決到什么程度就解決到什么程度,能演算幾步就寫兒步,每進行一步,就可得到這一步的分數。
2、跳步解答:解題過程卡在中間環節上時,可以承認中間結論,往下推,看能否得到正確結論,如得不出,說明此途徑不對,立即改變方向,尋找它途;如能得到預期結論,就再回頭,集中力量攻克這一過渡環節。如受時間限制,中間結論來不及證實,就只好跳過這一步,寫出后續各步,一直做到底;如題目有兩問,第一問做不上,可以第一問為“已知”,完成第二問,這都叫跳步解答。
五、重視復查環節,做到問心無愧
試題全部做完后要認真檢查:檢查試卷要求、檢查答題思路、檢查解題步驟、檢查答題結果。看看是否有漏題,答題所寫的字母與圖形是否一致,格式是否規范,字母、符號、數據是否抄錯。對解題結果常用的檢驗策略有:①回顧檢驗;②賦值檢驗;③逆代檢驗;④估算檢驗;⑤作圖檢驗;⑥多解法檢驗;⑦極端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