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仲文
摘要:數學計算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學習好數學計算在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受益匪淺,小學階段是我國教育的基礎性階段,小學階段的數學計算能力強,能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對個體早期全面健康發展,提高九年義務教育效果具有深遠意義。本文在分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計算能力培養的意義出發,探討了在教學中培養小學生計算能力的途徑。
關鍵詞:小學數學;計算能力;培養
計算教學是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領域,計算能力是數學領域的一項基本技能。傳統的數學計算在大量機械重復的計算中,難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計算教學中要以計算技能為重點的認知目標,同時關注以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核心的發展目標,這就對計算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還存在一定的弊端,對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造成了一定的阻礙。為此筆者對小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進行了具體的闡述。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計算能力培養的意義
計算貫穿于整個數學的學習中,可以說是學好數學的基礎。受傳統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影響,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尚未解決的矛盾。教育教學是一個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過程,摒棄傳統的教學方式中不符合時代要求的內容,創新教學方法,才能更好的傳道授業。小學教師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吸收傳統文化中的優秀部分,我國著名的數學典籍《九章算術》就是世界上最早的計算典籍,經過張蒼等人和歷代先輩的整理,最早提出分數問題,具有獨到的成就,所以說培養小學生計算能力是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輝煌成就,樹立學生愛國意識的重要舉措,也能夠激發學生探索、鉆研數學的興趣。一些反教育言論者認為教授書本知識是沒有用的,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小到上街買菜,大到航空航天,哪一項不需要數學計算?小學數學教育者需要重視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在教學實踐中平衡計算教學方法,使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得到切實的提升。
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小學生計算能力的途徑
1、培養學生計算的興趣。培養學生計算的興趣,是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第一步。這需要小學數學教師轉變枯燥乏味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注入更多的活力。在數學訓練中結合小學生的興趣點,導入情景教學,只有真正激發小學生對數學計算的熱愛,教學效果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目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因勢利導,激發自主學習的意識,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探究。比如,在班級里有兩位同學數學計算較差,很多計算題不能順利完成,為了提高他們的計算興趣,當在教學中遇到比較簡單的計算時,教師就叫他們來回答,這種簡單的計算他們一般能夠回答正確,此時,教師抓住機會對他們進行表揚和鼓勵,讓他們信心倍增。在以后的數學課堂上,他們的表現就會非常積極,爭先回答計算問題,從而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老師在隨后的教學中慢慢提高計算難度,在他們回答對了之后仍然進行表揚和鼓勵,并在對興趣點的把握下,制定每日一練的習題進行鞏固,經過幾個月的訓練,學生的計算能力就會有所提升,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進行錯題積累,不時反思自己的錯題,從而獲得更大的進步。
2、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良好的計算習慣能夠對運算結果進行有效反思,培養良好的計算習慣是培養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培養小學生養成計算后認真檢查驗算的習慣也是十分有必要的,比如,筆者在實際教學中就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有一次在復習課上,讓4位同學在黑板上進行四則運算104×9- 72÷,8結果四位同學的運算結果都不相同,他們在計算細節上都犯了不同的錯誤。這讓筆者意識到同學們的計算能力有多么薄弱,再與其他數學教師的交流中,也同樣發現了類似問題,由此可見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異常重要。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出現計算錯誤時不要直接告訴他們錯在哪里,而是要啟發他們進行自我檢查、自我反思。讓學生自己去發現或者小組合作互相尋找錯誤,并且告訴他們檢驗要做到耐心細致、逐步檢查。在檢查中堅持,一看題目中數字是否抄錯;二看計算過程和計算結果是否有誤,沒有必要把握不要口算。小學生的思維不夠縝密,口算容易產生誤差,同時有些基礎薄弱的同學還沒記熟乘法口訣,在出現錯誤之后由于多種原因不愿意及時糾正,這也是導致學生計算失誤的因素之一。因此,夯實基礎知識是不容忽視的,要想將數學計算運用的更加熟練,離不開大量的練習,在練習中也不是盲目訓練,而應該配合計算技巧,教師在數學計算的教學中還應結合教學內容教給學生準確有效而且快速的計算方法,如重算法、逆算法等,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3、注重錯題的積累與總結。要想將數學計算運用的更加熟練,離不開大量的練習,在練習中會出現一些錯誤,教師應該培養學生積極反思錯題,對錯題進行及時的積累與總結。有些計算的失誤,是大多數學生在計算時容易出現的,教師應該抓住這些共性和規律,優化解題策略,對易錯題進行及時的引導和矯正。但是在實際教學中也會出現一些個性化的問題,有的是因為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不到位,因此這些錯誤的理解在學生的頭腦中已經根深蒂固;有的是因為學生的基本功不扎實。所以說僅僅依靠教師在課堂上進行引導和糾正是很難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的。面對這一問題,教師要在平時的教學中引導養成學生收集典型錯題的習慣,在學生之間建立學習合作型小組,一起交流。同時,要求學生準備錯題本或錯題卡,將各類錯題記錄下來,利用課下時間重新分析糾正,在師生共同努力下,有效提升小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教育關乎到民族的未來,小學數學教育的水平尤其是計算能力,對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具有深遠影響。隨著經濟社會的進步,數學的計算能力作為兒童智力開發的一個方面受到家長和教育人士的廣泛關注。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要認識到學生計算能力培養的重要性,然后通過激發計算興趣,培養計算習慣,錯題積累反思等方式逐步培養小學生的計算能力,為學生的以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楊立榮.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與提高[J].學周刊,2016,08:199.
[2] 侯恩泉.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與提高探討[J].吉林教育,2016,2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