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俊鵬
摘要: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指出:體育與健康課程關注的核心是滿足學生的需要和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課程設計到評價的各個環節激發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熱情,發揮教學活動中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展他們的體育學習能力。在新課改的今天,如何改變原來的體育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課堂興趣,從而使體育課堂變得高效,是每一位體育教師面對的共同課題。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談談我的粗淺認識。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新課改;教材
在新課改被大力推進、實施的環境中,初中體育的課堂教學也受到了新課改所推廣的教學新理念的沖擊、洗滌,即以初中體育以自身獨特的課堂教學特點,向學生傳授著基礎的體育知識,以自身實踐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掌握體育的基本技巧,使得學生可以符合現今素質教育對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課堂是初中體育教學的主要場所和途徑,因此,對于初中體育的改革,其重要的內容和方向就是對于課堂教學結構的優化,增加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將教師從課堂指揮者轉換成課堂參與者,從而增強初中體育的教學效果。
一、根據教材特點組織教學
同一教材的組織教學。在體育課中,同一教材在不同課時重點練習的難度要求是不一致的。如初二年級的實心球投擲的教學,第一次課的要求是教會學生投擲方法。第二次則要求學生初步掌握投擲方法,通過多次重復練習,讓學生找到掌握正確技術動作的感覺,才能進一步掌握投擲方法等,每一次重復練習的難度都有所提高,最終達到合格標準。對此,對于同一教材的重復練習,如果每次都采用同樣的組織教學方法,學生自然就會感到枯燥無味而分散注意力。不同教材的組織教學有其不同的特性。因此,要改變傳統的單一的千篇一律的組織教學形式,變學生的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從而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增強教學效果。如田徑教材的“跑”,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跑的特點,運用競賽、奔跑游戲等增強教材的趣味性。
二、教學方法要多元化
新課程理念下的體育教學不局限于傳統的教學理念,重在學生是否喜歡和適應其教學模式。在新課程理念的體育學習中,主要注重學生的學習理念、心理理念,根據其特點教學生學會學習。在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上,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我們在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新上,要將體育新課程從設計到實施有效地運用到其中,促進學生學會學習。例如:在足球項目的教學中,我們要讓學生之間互相探討和交流學習,并總結出在其比賽中傳球的技巧和角度的把握,通過親自實踐、合作和自主學習的方式進行探索,打破在教學中傳統示范、講解方法,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要增強學生對體育學習方面的興趣和感性方面的認識,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充實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利用電視、錄像、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向學生展現其魅力和鍛煉方法及技巧,來實現體育新課程理念的目標。
三、課堂教學要融入創新教育
(1)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在實現教學目標上,不僅要對理論學習的主體性進行加強,還要加強培養多種素質的教學方式。教師要發揮自己的導向作用,啟發和引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主性、創造性。體育教學的內容,可以通過故事情節、角色、游戲等,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進來,進行學習、鍛煉,從而達成目標。在提高體育教學的效果和質量上,我們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通過啟發式、發現式的教學理論,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優化教學質量,使教學由枯燥型轉變為快樂型,使體育課在快樂的氛圍中進行。(2)在新課程理念中的師生關系與傳統的觀念不盡相同,其表現在傳統的觀念上呈現為“一朝為師,終身為父”的舊觀念,在課堂上一味地是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自主性和創新意識視而不見,而現在的老師在學習中與學生能夠進行有效的溝通,老師不是領導者而是指導者,不應是管與被管的關系,新的教學方式是老師引導學生,而學生根據自己喜好進行自主發揮,使學生對體育教學增加興趣。師生關系的和諧性、友好性,培養了其創新精神和能力的發展。
四、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教育的生機與活力,就在于促進學生個性的健康發展,馬克思早就提出了“讓每個人的個性得到充分自由發展”的觀點。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引導者、發展的領路人,而學生才是成長的主人、發展的主體。高中學生對某項體育運動已經具有了一定的認識和興趣,不需要教師啟發和誘導就能自覺地產生主動參與的意識,因此體育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自主自愿地參加自己喜愛的體育運動,讓他們通過自身參加體育運動的實踐,去體驗運動的樂趣和意義,培養起體育運動的愛好和興趣。如果教師再適時地示范、講解從事終身體育運動所需要的體育知識和技能,就會使學生不知不覺地學會提高自我鍛煉能力的方法,養成終身體育的習慣。
五、注重教學評價的多樣性
在以往的體育教學評份中,體育教師往往是依據統一標準來衡量每一個學生,這樣評價的結果是只有少數學生能夠獲得鼓勵,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大多數學生卻成了失敗者。十個手指有長有短,那么評價中就應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因人評價。在新課改中評價被視為促進學生更好發展的手段,強化了激勵和發展功能,注重教學評價的多樣性。如: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課堂口頭評價、學習態度評價、運動技能評價、進步幅度評價等都可以使老師對學生的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進行了解和分析,促使教師對計劃中的教學安排進行適當的調整,從而使每個學生都有發展的空間,都有成功感。
總之,我們體育工作者要認真學習《課程標準》,在教學中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大膽實踐,勇于創新,不斷提高體育教學效率。通過教學使學生懂得運動的快樂,懂得健康的重要,從而形成自覺、自主學習的態度,身體鍛煉能力得以提高,為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何峰.初中體育教學改革之我見[J].祖國:教育版,2013(08).
[2] 梁金筵.論新課改下初中體育教學方法探索[J].祖國:教育版,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