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勛
摘要: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效果,一定要深入了解學情,優化教學設計;問題設計要講究藝術;追求大容量,快樂式歷史教學;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方法。本文探討了高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
關鍵詞:高中;歷史;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歷史學習中,提高學習效率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同時也是學習中的一項目標。在教學中,只有師生共同努力,發現并解決問題,采取多種方法才有可能實現高效率的教學,在歷史教學中實現好的目標。
一、深入了解學情,優化教學設計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能力起點,就是在歷史課堂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量的歷史知識,具備了相當的基礎,所學的知識是構成一定的水平的了。尤其是現在的學生,我們看到,他們接觸知識的媒介多了,道路寬了。學生在課前對知識的了解程度有時候超過了教師的準備范疇。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能夠鎮征地面對學生,面對學生的能力起點。這就要求教師不能用自己的感覺去估計學生,而是要真正的掌握學情。各位老師在上課前準備預習檢測小卷,來檢測一下學生是否已經掌握。如果班額較小,甚至可以當堂批改,進行教學導入,更加具有針對性。
二、認真安排教學計劃
1、合理安排教學進程。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時,首先要合理安排教學進程,要根據本學期的學習時間和傳授知識量來決定每節課所要安排的所講授的知識點量,同時也要看到存在的重點和難點,合理安排時間。這是構建高效課堂的保證,只有這樣,教師在教學中才能根據重點和實際進行授課,避免在課堂授課是匆匆忙忙或者輕松散漫。
2、梳理知識結構。教材改編后,內容發生了很大變化。從原來的線條狀學習變成了現在的板塊式,這對教師來說也是一項教學中的挑戰。教師要根據新教材的特點,梳理順暢知識點結構,在腦海里形成清晰完整的知識框架。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在課堂授課時發現各章節之間的聯系,幫助學生進行系統化的學習,避免了學習中雜亂無章情況的出現。
3、重、難點的講解。歷史學習中存在一些重點難點,教師需要采取一些方法來幫助學生更好地接受這些知識。在制定教學計劃的時候,教師要把這部分知識作為重點,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發現它們會從哪方面為學生帶來挑戰和疑惑,并結合學生學習特點和學習習慣,采用學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方法,幫助他們盡快理解這些知識。
4、有效備課。備課是一個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把學科知識轉化為思考如何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科教學能力。教師要從機械的教學轉化為“因材施教”,從總的教學目標著手,逐步拓展到每單元、每章節、每部分的知識點上。在設計教學時,教師要考慮到學生,為學生提供自我發揮的機會,從而進一步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1、尊重學生,傾聽學生的意見。學生是學習中的主體,教師在教學中要聽取他們的意見,根據他們的想法進行適當的調節和改進,讓學生更容易地接受課堂教學。
2、給予學生適當的評價。學生渴望得到教師的評價,肯定的評價能夠激勵學生前進,而教師提出的意見和建議也能幫助他們發現自己在學習中的問題,早日改進,實現進一步的自我提升。
3、課堂教學采取多樣方式。課堂是教師和學生互動的重要場合,也是學生學習知識和方法的主要場合。要培養學生歷史學習的興趣,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上下大功夫。在教學時,教師不應局限于一種方法,而應嘗試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幫助他們學習知識。歷史教學時,教師不要以為說教或者把書本上的文字再朗誦一遍,教師要在自己理解的前提下幫助學生理解,在這種過程中傳授給學生歷史學習的方法。
四、高效的習題訓練
1、避免習題誤區。在習題訓練時,教師不應注重數量,而要從質量和解題方法上入手,避免“題海戰術”,探索出最適合的方法,總結經驗。“題海戰術”是歷史習題中一項重要的誤區,學生練習了大量的習題并不代表學生掌握了相關的知識,如果沒有從根本上掌握知識,無法靈活運用,做再多的題也是無用功,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
2、習題和知識點結合。大部分習題都是根據書本上的知識點而來。教師要鼓勵學生在練習習題的時候從繁雜的習題信息中抽出主要內容,發現隱藏在其中的知識點,并把它們和課本上的知識點相聯系,考慮習題時從哪個方面對書本上的知識點進行考察的,這樣對癥下藥,一方面能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另一方面更有利于學生彌補自己在知識點上的不足,鞏固自己的知識。
3、通過習題豐富自身知識。習題中蘊含了豐富的知識,不僅包括書本上的知識,很多時候還有對課外知識的補充,學生在習題中只有不斷補充,將這些知識和所學的書本知識相聯系,進一步擴充自己的知識,才能不斷將眾多歷史信息想融合,最大程度地梳理出順暢的歷史只是脈絡,有助于今后的歷史學習。
4、總結做題方法。習題訓練中做習題不是目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相關的方法并且擁有解決習題的能力,訓練學生解決問題的思維。在習題訓練中,教師不應一味看結果,追究學生的成績好壞,而要深入發掘學生的問題,引導學生去探索總結解題的方法,只有這樣,學生才能避免做大量的無用功,真正從習題中得到收獲。
五、拓展學生的歷史知識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構建拓展性課堂,引導學生拓展歷史知識,已成為高中歷史教學改革的熱點問題。
要拓展學生的歷史知識,教師就應該充分認識到進行歷史知識拓展訓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點帶面,想方設法引導學生拓展歷史知識。拓展歷史知識,要求學生不能局限在書本知識上,而要善于從總結歸納從多個方面得到的信息,將它們化為自己所理解掌握的知識。歷史知識的獲得來自于多個方面,可以從習題中,也可以從課外閱讀中,也可以從現代化媒體運用中,教師要讓學生明白這些零星道德歷史知識對他們的學習也有很大的幫助作用,應該掌握了解它們。
總之,歷史學習不應該是讓學生背會知識,而應該讓學生在學習中掌握歷史學習的方法,明白歷史學習的意義,這也是課堂學習的主要內容。明確歷史課堂的重要性,發現其存在的問題并加以解決,只有做到這些,學生才有可能真正學到正確的學習方法。
參考文獻
[1] 陳敏.新課程下高中歷史教學理念的轉變[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9(03).
[2] 宋錦國.談談高中歷史教學的層次性[J].科學大眾.2009(02).
[3] 韓麗群.新課標下的高中歷史教學探索與實踐[J].網絡財富.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