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倪浩
中國國家統計局10日發布4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數據,其中CPI重返“1”時代。PPI數據同比上漲6.4%,連續第8個月同比正增長,但環比來看,卻出現了去年7月份以來的首次下降。
據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繩國慶分析,4月CPI同比增長1.2%,主要是受非食品價格上漲的影響。受清明節和勞動節影響,4月機票、賓館住宿、旅行社價格環比上漲,房租和裝修費用持續上漲,成為CPI上漲的主力。而食品價格因蔬菜和豬肉等價格繼續下降,帶動CPI向下約0.11個百分點。PPI環比下降,主要是由生產資料價格下降和生活資料價格下降所致。
對于消費者而言,4月份感受最明顯的是雞蛋價格的迅速下降,每斤不到3塊錢的價格創下10年新低。農業部的數據顯示,上周雞蛋周平均價格為每公斤5.22元,同比跌了27.6%。但因雞蛋在CPI中的權重不大,對CPI數據影響輕微。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司長唐珂分析說,蛋價之所以如此低,主要是因為階段性供大于求,養殖規模前期過快擴張所致。另外,春節后雞蛋消費進入季節性淡季,飼料中玉米價格大幅下跌,也造成蛋價回落。
北京大學經濟研究所常務副所長蘇劍10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稱,4月份CPI數據表明,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效果漸漸顯現,經濟出現向好跡象但仍不穩,未來宏觀經濟的發展將呈現波動式向前,總體趨勢向好。而對于PPI環比出現下滑,蘇劍認為,主要是由鋼鐵、石油價格下滑,從而帶動化工、造紙等行業價格全面回調以及下游制造業價格顯著下滑造成的。蘇劍同時也稱,PPI環比下降屬于正常情況,“不會對宏觀政策決策產生明顯影響”。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下半年CPI同比漲幅隨著翹尾和新漲價因素的回調又將重新回落,預計全年CPI同比漲幅明顯低于3%的目標,全年通脹壓力并不明顯。▲
環球時報2017-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