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玉姣+顏兵文



摘要:指出了隨著城市人口激增,蔬果等農產品需求量增加,市場供應緊張。除了從城市郊區或周圍農村收購蔬果外,城市菜園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為了合理將城市中的閑置地和廢棄地改造成城市菜園,通過調查長沙市內多處住宅,對目前城市菜園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試圖了解市民的需求。綜合調查分析,提出了城市菜園的選址、設計施工、選擇作物以及后期維護的建議,以促進城市菜園健康快速發展。
關鍵詞:園林;城市菜園;住宅小區;綠色建筑
中圖分類號:S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7)07-0061-04
1 引言
隨著農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農村可用勞動力下降,大片耕地荒廢,而蔬菜水果這類生鮮產品,在人口高度集中的大城市供應緊缺狀況尤為明顯。由于城市用地緊張,缺乏耕地用來種植果蔬,造成城市對周邊城郊或農村的新鮮蔬菜等農產品的依賴度極高。遇到惡劣天氣或其他突發事件,容易形成農產品價格哄抬的情況。如果沒有良好可靠的途徑來改善解決問題,菜賤傷農、菜貴傷民的情況將會越來越嚴重。以此需要另辟蹊徑,尋求新的生產方式來解決新鮮蔬果的供應不足,而不是一味地依賴大市場的集體供銷。
城市菜園能減緩這一問題。城市菜園指在市區內利用空閑的屋頂或社區用地,以蔬果為主要作物的綠化方式。城市菜園合理的利用城市閑置的場地,調動市民的勞動積極性,能充分利用市民的勞動力收獲蔬果的同時有助于增進鄰里感情,減輕城市生活的高壓力,舒緩身心,陶冶情操。
2 發展現狀
世界上第一家屋頂花園農場坐落于加拿大蒙特利爾北段的一棟樓頂上,每周出產的蔬菜可以裝滿 2000 輛超市的購物車,農場由電腦自動化控制系統控制,可以根據不同蔬菜生長需要,設定溫度、光照和濕度,并配有雨水收集系統來澆灌菜園[1]。在德國,很多城市都擁有自己的“工人菜園”。德國科隆一個社區的居民就將附近的老啤酒廠改造成菜園。為了便于管理,還應運而生了“新土地俱樂部”。美國西北部地區多年前出現的“共享后院”[2]。
20世紀60年代初,成都和重慶一帶出現“屋頂菜園”的種植形式。當地的人們自發地在工廠車間、辦公樓和倉庫等建筑的屋頂空地開發空間、開展農副產業,種植瓜果、蔬菜等,一方面可帶來經濟方面的創收,另一方面也改善了南方城市建筑屋頂的隔熱條件[3]。目前城市菜園是一個新興的綠化模式,在許多城市的社區以及建筑屋頂都有出現,但是還不具規模,缺乏技術指導,有待進一步的開發。
3 城市菜園的意義
3.1 生產農作物
生產農作物是城市菜園最本質的意義。城市人口密集,對新鮮蔬果需求量大,有些季節氣候極端的時候,新鮮的蔬果有時甚至很難購買得到。這時候城市菜園能緩解大市場的一部分壓力,市民也能得到食用新鮮蔬果的保證。其次如今物價飛漲,尤其是在大城市,蔬果類產品價格居高不下,城市菜園也能分擔一些經濟負擔,能保證市民食用到物美價廉的蔬果。此外由于我國近十幾年中頻繁暴露出現的一些食品安全方面的問題,如毒韭菜、毒豆芽、毒生姜、激素染色的草莓等事件,導致市民不僅僅對市場上出售的加工類食品的質量產生了極大的質疑,甚至對柴米油鹽這些最基礎的農產品也失去了信心[3]。而自己種植可以自己控制少用甚至不施用化肥、農藥,從根本源頭上保證了蔬果的干凈和安全,自己種植自己食用,由此便能使市民食用得安全放心。
3.2 改善環境
城市菜園主要是利用一些空閑的、廢棄的場地進行蔬果的種植,增加城市綠化面積,改善城市環境,緩解城市熱島效應。檢測顯示,經過綠化的樓頂房間的室內溫度冬天升高3 ℃,夏天降低3~5 ℃[4]。例如,在建筑頂樓或墻面上建立菜園能夠吸收粉塵、二氧化碳,能降低太陽對建筑的熱輻射,降低建筑室內溫度,從而減少室內對空調的使用,以此節省能源、節約資源;另外可以充分利用雨水進行澆灌,減少雨水的蒸發,實現真正地對環境無害,能充分利用環境自然資源,并且在不破壞環境基本生態平衡條件下建造的“綠色建筑”。
3.3 身心需求
現階段的城市“空中菜園”需要具備一定的農作物種植和產出能力,同時還應當具備藝術觀賞價值和休閑娛樂價值,但高產量的農業化大生產并不是城市“空中菜園”現階段的主要功能和目的[3]。城市的快節奏生活讓越來越多的人期望能夠跳出這樣的高壓環境,回歸田園,追求返璞歸真的生活。因此相應而生了農家樂、休閑山莊這類型集合休閑、景觀、生產為一體的經營模式。相對比,城市菜園的建設能夠更加貼近人們的生活環境,更能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和認同感,打破都市里年輕人的單調生活節奏。同時,大多數老年人也期盼著能擁有一片屬于自己的菜園田地,尤其當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的生活品質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通過人性化設計,老人在使用現有城市菜園時能轉移心理方面上的孤寂感,使其生理與心理上得到更大的關懷[5]。此外,對于小朋友更是一件好事,既能了解更多生活常識,體會鋼筋水泥包圍著的城市中難以感受到的田園生活,也能進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從親身體驗中明白糧食的來之不易,自力更生的艱辛和收獲的喜悅。
4 長沙市城市菜園調查
為了了解長沙市現存小區內的蔬果種植現狀,隨機調查了長沙市內的中天佳園、上海城、楓林家園、錦湘國際、怡景民居、華盛家園、伍家嶺小區7個小區,其中有多層(3~6層)住宅小區3個,小高層(12層以下)3個和高層(12層以上)住宅1個。主要調查小區內是否有種植蔬果,主要種植區域分布、是否形成規模;通過這些基礎的調查來掌握居民們對在小區內種植蔬菜水果的態度和普通住宅區內是否有條件來開辟城市菜園。
根據住宅小區菜園建設現狀調查結果(表1),7個小區中有6個種植了蔬果類植物,這說明大部分的居民都有開辟自家菜園的想法。而在沒有種植的華盛小區中進行民意訪問,了解到多數居民有種植的意愿,但由于沒有合適的種植區域,缺乏時間和精力來管理菜苗,一些住在一樓有院落的人家希望院子景觀效果好,也更愿意種植一些觀賞的花草。
將蔬果的種植區域劃分為屋頂、陽臺和小區公共綠地;調查結果顯示4個建筑屋頂為平頂的住宅區中,楓林家園利用了其屋頂建成了初具規模的菜園(圖1~3),由于其是酒店住宅,沒有配套的公共綠地也是其種植區域局限的原因;錦湘國際小區中有一小部分屋頂種植了少量的蔬菜,小區內還有大量屋頂閑置;而其他兩個具有該項條件卻沒有居民將其利用起來。
小區公共綠地是最廣泛的種植區域,6個有公共綠地的小區中共有4個小區都將菜園建設在公共綠地。在怡景民居小區內,有居民將小區公共綠地原有的植物清除來種植蔬菜,但根據小區物業了解到,其實這是不允許的,既破壞了原有的景觀也是侵占了他人的利益。在伍家嶺小區調查中也有將花壇的基礎種植清除種植蔬菜的現象,了解到為了防止有人偷菜,有砌筑圍墻和門將菜園上鎖不讓他人進入的現象,說明居民對于菜園的防盜問題憂患,進入后發現小菜園已經初具規模,內部也比較整潔(圖4、5)。
在調查過程中,大部分居民表示在小區內開辟菜園是一項不錯的項目,既能吃到放心的蔬果,也可以節約家庭開支,另一方面能增加鄰里關系也能培養小孩動手能力。但是普遍擔心的是種植區域的劃分,因為并不是所有人都會參與該項活動,而部分參與者也不希望自己辛勤勞作的收獲被他人摘??;所以在劃分種植區上要注意公平公正,不要引起大家的不滿情緒。此外,大家也擔心一些安全問題和后期維護問題,所以在設計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安全性和盡量選擇一些維護成本較低的品種。
5 如何建設城市菜園
根據調查發現,目前長沙市內城市菜園主要存在幾個問題:用地零碎,不成規模;破壞原有景觀,占用公共資源;景觀效果差,無配套休閑設施。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從城市菜園的選址、設計、管理3個方面提出了建議。
5.1 選址
建設城市菜園的第一步就是要選擇一個合適的場地,根據城市菜園的特點和人們的需求,選址應滿足以下要求:選擇離日常生活近的安全區域。如住宅小區、辦公樓、學校的閑置屋頂;小區內公共劃分的種植專用區域;住戶的陽臺等都是建設城市菜園的最佳場所。在這些地方,人們每天的停留時間最長,也是距離人們最近的地方,令大家更加方便地參與到種植活動之中。選擇屋頂負荷力、屋頂防排水適合種植的建筑屋頂。這樣才能保證安全性,避免對建筑造成損害,影響工作生活。
5.2 設計
當確定好城市菜園的基址后,就要開始對菜園的整體進行設計規劃,雖然一般都是面積較小或者位置較偏僻的地段,但是為了實現建設后期的實用性與美觀性的統一,更加不能進行粗糙的設計,而需要更加深入地調查、周全地考慮、精致地設計,只有這樣的設計才不會成為擺設,才能應用于實踐。設計中需要考慮:①由于蔬果類農作物需要長期進行澆灌,在屋頂種植時要非常注重防水層的設計,以免樓板透水。②由于種植農業作物需要覆土,要注意樓板是否能承受覆土的重量,要控制土壤的厚度或者使用輕基質來減輕樓板承重;③要注意安排適當的休閑場所,可以供人們采摘完后休息。
5.3 管理
管理分為前期規劃管理和后期維護管理。前期需要對菜園歸屬權進行合理劃分以及列出相應的規章??梢杂晌飿I或居委會進行集中劃分工作,這樣更加便于管理;認領種植的市民應共同遵守相關的規章,不損害他人利益。后期維護需要考慮:①選擇合適的作物。選擇能適應當地環境、抗瘠薄干旱、耐寒淺根性的蔬果作物,減輕后期的維護管理。②選擇蟲害少的作物,一般生長過程中釋放芳香氣味或汁液比較苦的蔬菜不受害蟲歡迎,如回茴香、大蒜、芹菜、茼蒿等。③農藥、化肥的使用要嚴格按照規范要求,噴灑過農藥和化肥的蔬果要有提示;同時,農藥化肥等危險物品一定要妥善的保存,防止發生危險事故。④在樓頂建設菜園時要注意高空作業安全防范,必須設置安全護欄,既保護在樓頂的人的安全,也避免高空墜物。
6 結語
我國城市的蔬果供求需要除了市場采購這單一產業鏈以外其他的供給平臺,城市菜園可以作為最貼近人們生活的小型產業模式。城市菜園給予人們的不僅僅是溫飽,更有環境的改善和精神的充實。首先城市菜園的基本功能就是能夠生產蔬果,能滿足人們的部分飲食需求;其次,城市菜園能增加城市綠化面積,改善城市環境,降低建筑溫度,和屋頂花園有著異曲同工之用,但又比屋頂花園有著更具有實用價值。最后,能讓忙碌的都市人群隨時享受田園生活,返璞歸真,讓城市中長大的孩子增加生活常識,從動手勞動中了解到收獲的來之不易。通過調查長沙市內7個小區,了解到大部分小區都有居民自發種植一些蔬菜,不做盈利之用,只供自己食用;但是仍有很多閑置的區域無人問津,說明栽植并沒有全面的普及。同時很多種植區域占用的是小區花園或綠化的土地,管理粗放,有些旁邊隨意堆放著垃圾、菜葉等,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城市菜園建設進步空間非常大,一方面是規模上還有待提升,另一方面是設計和后期的管理。城市菜園作為一個將生產、生活、生態集合一體的新課題,還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探索,最終才能達到三者一體的和諧共存。
參考文獻:
[1]佚 名.加拿大屋頂農場盼豐收[J].CITIES AND TOWNS CONSTRUCTION IN GUANGXI,2011( 4):111.
[2]佚 名.“城市菜園”風靡全球[N].廣州日報,2014-11-05.
[3]高 楠.從“空中花園”到“空中菜園”:上海新型屋頂綠化設計研究[J]. 藝術與設計理論,2012(6):89~91.
[4]王云才.景觀生態規劃原理[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242.
[5]陳偉斌,趙 璧,陳錦溢,等.基于老年人心理關懷的城市菜園研究與設計[J].科學技術,2014(2):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