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孝根

摘 要:該文主要從養殖管理、螺螄、雜草發生情況與甲魚控害關系等方面對茭白田套養甲魚技術進行了試驗,以供養殖戶參考。
關鍵詞:茭白;甲魚;技術
中圖分類號 S645.2;S966.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7)08-0125-02
甲魚,學名鱉,俗稱水魚、團魚和王八等,水陸兩棲,雜食性,分布廣泛。近幾年,安慶市農委漁業部門積極倡導甲魚生態養殖模式探索,組織市內水產技術工作人員大力開展試驗示范。安慶現有高山茭白種植面積3 700hm2,經過多年的摸索、總結,現已形成了茭白田套養甲魚的一套成熟技術。利用試驗示范效應,向周邊輻射帶動,已取得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現就2015年茭白田套養甲魚技術試驗總結如下:
1 試驗材料和過程
1.1 試驗地點 試驗茭白田面積2.7hm2,集中連片,灌排水暢通,試驗田周圍用鋼絲網圍住,進出水溝用鐵絲網攔截。
1.2 品種選擇及數量
1.2.1 甲魚 選擇身體扁平、生存能力強、抗病性好、口寬、喜食肉食動物的中華鱉為放養品種,其中日本系1 100只600kg,黃河系1 200只750kg。挑選在溫棚中經歷稚鱉培育,生存能力強,抗病性好、身體勻稱、活動能力強、健康無病害的鱉種,每hm2投放825~900只。
1.2.2 茭白 選擇具有適應性強,對水肥條件要求不高,植株生長旺盛,管理方便,采收期集中等特點,適合本地的主栽品種。苗種來源自本地苗圃,每hm2栽種22 500株左右。
1.3 放養前準備
1.3.1 加高加固田埂 所有套養田塊的田埂都加高至50cm,寬40cm,堅實牢固,不垮不漏。
1.3.2 開挖養殖溝 茭白寬窄行栽植,在寬行中開挖溝寬1m,深0.5~0.8m的養殖溝,每hm230~45條。
1.3.3 進、排水口安裝防逃網 防逃網高70cm,寬50cm。安裝時上端高出田埂20~30cm,下端插入泥土15~20cm,以防逃和敵害進入。防逃網用鐵絲制作,網孔大小為5目。
1.3.4 外圍防逃設施的建設 選擇高速公路用防護欄,下端30cm埋入土中,70cm高出地面頂部壓沿內伸20cm,每隔1.5m用鍍鋅管加固最上部用竹片、鐵絲加固圈成整體防護欄。
1.3.5 曬背臺 在田塊中間或四周預留一塊高于田面的空地用于甲魚曬背。
1.3.6 茭白栽植 3月中旬前,按照行距1.1m,株距0.4m,每hm2栽22 500棵左右,以一個帶根的老莖為一苗,茭白栽植前每hm2施腐熟雞糞15 000kg,茭白栽植后保持淺水3~4cm。
1.3.7 消毒 甲魚苗放養前10d左右,每hm2用生石灰225~300kg,兌水攪拌后均勻潑灑茭白田消毒。
2 養殖管理
2.1 甲魚放養及管理 連續3d水溫達到20℃以上時方可放養甲魚,以保證幼鱉成活率。5月25—6月5日測試水溫與氣溫,此時平均氣溫達到了24℃,水溫達到20℃。第一批1 200只黃河系甲魚于6月6日晚放入后排田中,每hm2放養900只,規格為每只640g,全雄;第二批1 100只日本系甲魚,于7月17日放入前排田中,規格為550g。放養前甲魚苗用0.01%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消毒5~10min,至甲魚表皮微發黃,均勻放養到茭白田中。每批在入田后一個星期開始投喂甲魚專用飼料,投喂總量是0.5kg甲魚投0.5kg配合飼料。堅持每天巡田,檢查吃食、生病、逃跑、有害生物侵入等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堅持每星期換一次新鮮水,每20d進行1次水體消毒,日本系甲魚放入田塊后發生了癤瘡病,用癤瘡克星等藥物防治,及時治好,以后沒有其它病的發生。
2.2 茭白田間管理 甲魚放養期間,茭白按常規生產方式進行管理,包括施肥、擱田、施藥等。4月下旬視分蘗情況烤田一次后灌10~15cm深水控制分蘗,孕茭期活水灌溉加深水位到20cm但不超過茭白眼,茭白收獲后保持淺水3~4cm,追肥以有機肥為主,每hm2施腐熟糞肥15 000kg,物理方法防治病蟲害。
3 螺螄、雜草發生情況與甲魚控害關系
通過肉眼觀察比較,套養甲魚的田塊比純種茭白田的螺螄明顯減少,田里的草害也明顯輕于未套養甲魚的田塊。
4 收獲
甲魚在茭白田中養殖6個月后至11月上旬氣溫明顯下降時陸續起捕銷售。共捕獲甲魚1 610只,1 056.5kg;死亡49只,成活率97.8%,起捕率為70%,個體平均重量650g。平均每hm2收獲甲魚409.5kg,產值65 520元;茭白18 900kg,產值為79 380元。
5 效益分析
通過單純茭白種植比較,茭白田套養甲魚技術每hm2增加投入38 250元,新增產值69 900元/hm2(表1),新增純收入31 650元/hm2。
6 結論
茭白田套養甲魚利用茭白與甲魚各自生物學特性,充分挖掘水、土資源潛力,立體利用光熱資源,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
(1)茭白株、行距較寬,可為甲魚提供足夠的生活空間。
(2)盛夏高溫季節,茭白葉高挺且寬,叢生繁茂,是甲魚避暑度夏的天然遮陰棚。
(3)甲魚的活動對茭白田土壤的擾動效應,利于茭白生長。
(4)甲魚喜食水中細菌、底棲生物、寄生蟲等生物性餌料,極大增強了茭白植株的抗性,可減少茭白病蟲害的發生。
(5)甲魚的糞便又是茭白的優質肥料。茭白田套養甲魚在不影響產量的前提下,提高了茭白的品質,并降低了用藥成本,每hm2新增純收入31 650元,經濟效益顯著。
(責編:張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