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祥雄
摘要:指出了油茶在我國有著十分悠久的種植歷史,是一種經濟油料。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逐漸提高,茶油作為一種天然食用油逐漸受到人們的青睞。從林地選擇、合理定植、整修修枝、種植技術等方面對油茶樹的種植進行了闡述,實踐表明:油茶樹不僅能夠增加收入,還能保持水土。
關鍵詞:油茶;種植;管理;要點
中圖分類號:S79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7)07-0177-02
1 引言
油茶樹的主要產品茶油是高檔次的食用油,不僅容易被吸收,還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因此油茶樹的種植規模逐漸擴大,產量也獲得了一些提高。但是,由于缺乏科學的技術指導等原因,油茶樹的種植與后期管理之中存在很多問題。
2 油茶的種植技術
2.1 苗木規格
廣西種植油茶的歷史悠久,物種資源豐富,主要有普通油茶、越南油茶、小果油茶、廣寧紅花等。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產量高、適應性強、能夠在廣西大面積種植的品種。在進行選苗時,要嚴格按照國家標準進行,一年生優良品種軟枝油茶實生苗,根系要發達、頂芽飽滿、無病蟲害、長勢旺盛、外形完整。苗高大于15 cm,地莖大于0.2 cm。
2.2 林地選擇
選擇林地之前務必了解油茶的生長特點。油茶為常綠灌木,起源于中國,重點分布區域為長江以南地區。油茶樹在溫暖的地方生長勢頭良好,適宜的溫度為16~18 ℃,在花期適宜氣溫為12~13 ℃,若在花期與果期忽然遭遇霜降或者低溫,一般情況下花朵與果實就會掉落。另外,在整個生長期中對陽光的要求比較嚴格,只有接受充足的陽光照射,才能在枝葉生長的同時進行坐果,反之,果實數量就會偏低,出油率也會低,影響整體的經濟收益。油茶樹需要較多的水分,但是若花期遇上連綿不斷的降水,油茶花的授粉就會收到影響,結實率就會降低。相較于日照與需水量,油茶樹對土壤的要求不是特別嚴格,一般在偏酸性的土壤中生長較好,在板結嚴重、瓦礫較多的土壤中生長會受到影響。適宜的土地是油茶樹達到良好種植效果的前提。多年的油茶種植實踐表明,種植林地應該選擇在海拔低于500 m的地區種植;由于油茶樹喜陽,需要種植在山的向陽面,為了保證每一部分都能接觸到充足的陽光,山的坡度不宜過大;研究表明,油茶樹在紅壤以及紅黃壤山地上的生長情況良好,因此油茶樹適宜在偏酸性的肥沃土地上種植。廣西屬于亞熱帶地區,氣溫高,降水量豐富,因此土壤大多為酸性,肥力不高且土層深厚,具有明顯的脫硅富鋁化特征,十分適合油茶種植。
林地選擇與林地整理對于油茶樹的生長具有重要作用。在選擇好種植林地之后,要在秋冬季進行挖坑,若在山區種植,在整地之前要對山區進行清理,將其中的碎石塊去除。在整地時要因地制宜,先挖好樹坑,再放置基肥,再將土回填。
2.3 合理定植
在選好林地之后,要進行合理定植。選擇油茶樹品種時應注意因地制宜,選用經過審定、認定的優良品種,嚴格限定栽培區域。優質的油茶品種畝產能夠達到25~50 kg,油酸含量比一般品種高1/5左右。油茶閩43、龍眼茶、油茶閩48等都是比較優良的品種。定植時選用粗壯挺拔、根系發育良好、無病蟲害、長度達到3 cm以上的樹苗;在冬季末尾以及春季初期要做好定植的前期準備工作,去掉多余的根系并修剪平整,將定植所需要的材料準備完備;在栽培苗木時盡量垂直放置,保證根系的充分舒展;定制完成后,及時補充肥料,澆水根據天氣情況而定;用遮陽網與塑料布覆蓋在苗木的上方,并用具有一定重量的土塊或者石塊將周圍壓緊,為苗木搭建溫暖、濕潤的環境,以免被外部的極端天氣傷害。
2.4 整修修枝
為了提高油茶樹的產量,在油茶樹成年之前一定要對油茶樹枝進行科學的整修。在油茶樹的幼苗期,一定要注意對生長速度進行控制,生產速度過快,則養分分布不均,側枝的發育受到影響,定期修剪高度能夠幫助側枝發育。為了提高接受陽光的面積,經過修剪的樹頂要形成冠狀,通常的做法為形成“一桿三枝九條梢”[1]。在對成年的油茶樹進行整修時,要在采摘果實之后、春梢萌發之前進行。
2.5 種植技術
科學的種植技術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油茶樹種植的最佳時期一般在當年的11月份以及來年的2~3月份;為避免陽光暴曬盡量選擇陰沉或小雨天氣進行;在種植過程中要用細土進行回填,采取分層的方式進行,并且種植深度要適宜,既不能露根,也不能埋葉,而且根系與肥料不能直接接觸,防止細胞失水;在種植過程中應保證合適的間隔,有效控制行間距,提高坐果率。
2.6 科學嫁接
嫁接是繁殖油茶樹的重要方式,采用這種方式能夠將上代的優良性能較好地保持下來,所以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嫁接的方式受到廣泛的青睞。一般情況下,對小苗進行嫁接時要在1~4月或者11~12月進行,在幼芽高于土層5 cm即將展開葉子時為最佳嫁接時間。嫁接的最佳工具為專業的嫁接刀。
在嫁接之前,應該先將穗1/3~1/2的葉片切除,若外界氣溫較高,要將全葉進行保留,再用左手拇指與中指進行倒拿,在距離芽的0.2 cm位置處斜切一刀,傾斜角度為30°,長度為12 cm,在切削時要注意削面一定要光滑、平整。最后在距離芽尖上部位置3 cm處再進行斜切,將接穗切斷。在嫁接后,要注意種植的密度適宜,不能過密也不能過疏,種植在十厘米左右的淺溝中最佳。栽種完成后要進行濕潤處理。
利用嫁接方式培育成的苗株通常在第二年即可進行栽種,時間在1~3月份為佳。在栽植完成后,要將雜草拔除干凈,并且進行合理施肥。若此時苗株發生一些病害,要根據具體的癥狀進行合理施藥,定期噴灑農藥能夠起到很好的預防效果。
3 油茶的管理對策
3.1 科學施肥
施工工作要選擇合理的時機,造林前的一個月要做好相關工作;肥料的主要成分應該以有機肥為主,碳磷鉀等無機元素的含量應該根據具體的土地墑情來決定,保證苗木生根坐果時能夠有足夠的肥力;將表層土回填到定植穴中,能有效抵擋雨水的沖刷;栽種的第一年間可以不必施肥,第二年起每年追肥即可;追加的肥料種類主要為復合肥,適宜在春季進行;如果人力條件允許,可以采用每次施少量的肥料、多次施肥的方式進行,能夠很大程度地提高肥料的吸收率。
3.2 撫育管理
在種植完成后應該及時采取撫育措施,1年至少要進行2次。由于冬季天氣比較寒冷,油茶樹生長需要大量的肥力,要及時進行深耕,并且加大施肥力度;油茶不喜濕度高的環境,因此在雨水充足的夏季應該及時將積水排出;干旱時節,要及時補充水分;在油茶樹剛剛結果時,要進行雜草清理;定值完成后,每隔3年就對土壤進行1次深翻。注意將茂密的樹枝以及弱枝清除掉,以保持林間良好的通風性,并且及時進行補植,保證疏密均勻;在油茶樹幼林,可以在林間種植其他的經濟型作物或者進行養殖畜禽,不僅可以合理利用資源,提高經濟效益,生物的多樣性還能改善土壤結構,提高抗病能力,畜禽還能為油茶樹生產提供天然的有機肥料,可謂百利無一害。
3.3 病害防治管理
在對油茶樹的病蟲害進行防治的過程中要以預防為原則。油茶樹的主要病害一般有炭疽病、根腐病、軟腐病等,在病蟲害高發期可進行撒藥來預防;在春季初期及時將油茶樹患病的果實與枝條除掉,防止病患繼續傳播;若植株患病情況比較嚴重,應該用新樹進行替換;農藥應該在油茶樹長出新枝之時;有關部門要以油茶樹的生長特點以及病害發生規律為依據制定科學、合理的病蟲害防治措施。
油茶炭疽病。該病主要對油茶樹的葉片以及果實產生較大的危害,造成葉片脫落,果實腐敗。在防治時應與油茶林的撫育相結合,將患病的樹枝、果實清除,用波爾多液與炭特靈進行噴灑。
油茶天牛。這種幼蟲主要侵襲枝干的木質部,導致枝干干枯。具體的防治措施包括:與油茶墾復相結合,將根莖進行培土,避免成蟲產卵;在成蟲出現之前,對主干進行涂白,減少產卵數量;對于已經產出的蟲卵,要在幼蟲進入木質部之前,將成卵與幼蟲用小刀刮除;成蟲期采取人工捕捉的方式除蟲;將蚍蟲林稀釋注入蟲孔,再用黏土團將洞口堵住。
3.4 適時采摘
在油茶果實成熟過后即可進行采摘,應該在霜降之前進行,這個時候的油茶果實含油量比較高,經濟效益最好;在采摘時應該按照具體的指標參數來進行選擇,果皮表面光滑、顏色透亮的為佳;果實內部應該呈現蝦肉色,并且有粘稠感;摘下的果實應該在陽光下進行暴曬,取出的果仁即可用來獲取油脂。
3.5 保花保果
油茶樹壽命很長,一般有七八十年,久的能至上百年。盛果期一般持續20~30年。油茶樹坐果時間和品種是有關聯的。油茶樹良種苗種植5年后就開始結果,7年左右進入盛果期。保花措施:11月初至中旬是油茶盛花期,噴3%的硼砂與2%的尿素或30 mg/L的赤霉素,可有效控制落花。保果措施:在花謝后的7~10 d,噴施1~2次云大120等植物生長調節劑或專用葉面肥。
4 結語
油茶是我國一些地區重要的經濟作物,能否采用科學的種植方式進行種植直接關系著油茶樹的經濟效益。廣西的油茶種植量在全國范圍內遙遙領先,促進了廣西農業經濟結構的優化,增加了收入。種植者一定要提高對油茶樹科學化、產業化種植的重視,采用科學的種植技術,才能保證油茶樹的良好生長。
參考文獻:
[1]陳可麗,陳 輝.探索油茶的發展前景及其種植要點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10):132~133.
[2]劉 芳,羅 軍,陳梓蓉,等.廣東省油茶產業垂直協作方式分析:基于油茶種植戶視角[J].廣東農業科學,2015,42(8):182~187.
[3]黃志偉,曹 劍,袁德梽,等.基于主成分聚類分析的中國油茶栽培區劃[J].西部林業科學,2016(3):155~160.
[4]鐘志成,鄭應強,羅天福,等.廣寧縣白花油茶種植的氣候條件分析[J].廣東氣象,2014,36(3):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