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惠英
摘要:初中階段是學生各項能力養成的關鍵時期,若教師能在此階段做好引導,必然會對學生今后的素質能力培養有較大的助益。本文主要介紹初中班主任的管理現狀,以及管理學生的有效方略,目的是讓學生在教師的“藝術”性管理中有新的體驗,進而完善班級管理的實效性。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學生管理工作;方略
一、形勢下班主任管理的現狀
1、新形勢下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問題。新的歷史發展形勢下,班主任在管理時會出現諸多問題。如,很多班主任比較看重事務性的工作,但是沒能重視思想類工作的重要意義,部分班主任比較缺乏管理的責任心,沿用的管理方式也十分死板,較難做到與時俱進。
2、初中班主任管理中遭遇的挑戰。第一,現在很多初中都極為重視學生的學習,但卻忽略了學生其他能力的培養,加之很多班主任還兼任其他學科的教學,這就在客觀上影響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一方面,學生組織的很多課余活動班主任無暇參加,因而就不能在活動中了解或認識學生;另一方面,學生有問題時,無法將問題直接反映給班主任,導致師生之間的溝通不暢,這些客觀因素的存在,給班主任工作開展帶來諸多困境;第二,現在智能手機的普及,為學生管理工作帶來新的調整,隨著網絡與手機的快速普及與發展,互聯網打開學生的視野,讓給學生了解外界,但網絡有優點也有弊端,網絡中出現的兇殺、色情、游戲等負面因素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甚至學生會因此荒廢學業,走上違法犯罪的不歸路。另外,學生獲取通過網絡獲取信息的渠道更為廣泛,導致教師已經失去了原有的信息資源優勢。
二、初中班主任管理學生的有效方略
1、自由、民主的班級管理模式培養學生積極心態。初中學生正在處于知識學習的關鍵時期,因而教師在班級管理時需運用良好和民主的班級管理模式,給學生更多的自我管理空間,不要通過制度限制學生的思維和行為,讓學生感覺管理很嚴格,不能適應,最終厭煩教師的管理。其實使用寬嚴并濟的管理方式能讓學生對管理有新的感悟,故此也能盡最大可能的調動初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為學生構建主動學習環境,讓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造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并推進我國初中學生的智育發展。另外,初中學習階段是一個社會規范學習和知識觀形成的關鍵時期,由于這一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成才的關鍵時期,學生在理論知識學習方面還存有虧欠,很多外在的觀念會對學生產生不良的影響。另外,在班級建設過程中自由、民主的班集體建立,能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社會觀和價值觀,繼而為學生今后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初中班主任為培養學生的主體課程參與意識,可給學生創設良好的表現機會,這是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有效方法,且可以在此過程中形成民主自由的管理氣氛,滿足初中學生的心理需求。同時,在班級管理中應做好分級管理,讓學生自己負責自己的日常性事物管理,管理中出現問題要求學生自己解決,如果實在解決不了再由教師出面處理,并設立分組值日組長,分管各個小組的衛生、學習和作業狀況。此外,還要要求課代表做好課程表率作用,積極負責各個學科的學習狀況,并輔助任課教師完成學習任務。基于此,才能更好的完成班級內的各項不同管理事物,保障管理工作能夠順利的推進和實施。與此同時在班級管理中做好分組競賽,可以通過比賽的模式,讓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幫互助競賽,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
2、“無為而治”中增強學生獨立思考意識。無為而治的管理,要求教師和學生之間做到以誠相待,出發點是和諧班級與和諧校園的構建,由于初中管理的主體是學生,但是管理者是教師,兩者從管理和被管理的角度探尋問題是對立矛盾的,并且長期以來學生和教師之間也確實有對立面存在。這種對立面的出現讓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出現緊張,加之初中學生正處于“血氣方剛”的年紀,對事件和人的看法主觀臆斷較多,教師的剛性管理會造成師生溝通間障礙,不利于教師的管理,故此運用無為而治的管理模式不但能夠為學生創設良好的空間環境,更能讓學生在整個過程中做好自我反省,深化學生的自我認識能力,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知識和能力,讓學生養成終生學習的習慣。除此之外,從其他角度探尋問題可以看到無為而治也能滿足當前事物的客觀發展規律,可以在培養學生認知能力的前提下,維護學生尊嚴,對學生的管理需從人性化角度出發,使學生感受到人文關懷,并將這種關懷傳遞下去,培養學生良好的個人素養,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發展能力。基于此可以獲悉無為而治讓學生具有自我管理和自我約束的能力,學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會有更多的選擇和誘惑,若學生能做好自我控制,相信學生會有著更好的發展選擇道路。
3、注重新生入學教育。新生入學后,學生很多時候要經過調整和恢復的過程,故此需在這一時期做好新生教學引導,這不僅有助于發揮柔性管理的效用,同時也能讓學生快速適應初中學習和生活環境。班主任可以做如下具體工作:第一,班主任要先了解學生的各方面狀況,比如學生的家庭情況、地域狀況。但關鍵是要重視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心理狀況,便于班主任在今后的管理中開展對應措施;第二,班主任要結合班級管理情況深入分析現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基于此,要開展相關的教學活動,力爭發揮教學活動中柔性管理的作用。
4、用關懷的心態管理班級。初中學生還處于青春期,逆反心理的存在十分常見,有時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難免會犯錯誤,但是在學生出現錯誤后教師若一味的批評指責,不但不能起到規范學生行為的效果,反而會讓學生的逆反心理加劇,這將不利于教學活動的進行。教師在管理學生時要從關懷學生的角度幫助學生改正學習中出現的錯誤和問題,然后遵循柔性管理細則進行管理。例如,初中一年級的學生王剛在班級里面是一個很難調教的學生,上課經常擾亂課堂紀律,與學生交頭接耳、吃東西、導致周邊的其他同學不能安心學習,在課下更是不安寧。面對這一狀況,班主任從關心學生的角度出發,在課下和王剛同學談話,通過了解班主任獲悉王剛同學的父母不在身邊,長期與爺爺奶奶在一起生活,因而感覺很孤獨,所以就喜歡在學校出風頭,調皮搗蛋成為他的習慣,他感覺這很快樂,有同學和他一起玩。基于此,教師結合柔性管理模式,讓王剛同學擔任班級的衛生監督員,并幫助教師收發學生作業,在參與班級活動中王剛同學更愿意服務好每一個學生,并且課堂擾亂秩序的情況也明顯減少,學習成績也有顯著提升。通過柔性管理這門技術,關懷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學生的重視,學生從主觀上會接受教師,繼而接受教師的教育,師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也將變得更加順暢,管理也會更為高效。
三、結語
班級是一個學校重要的組成單位,因而班級教學質量的高低與否是決定學校的教學層次和教學發展的關鍵要素。班主任作為整個班級的直接管理人員,就需扮演好“家長”的角色,可見,班主任在一個班級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參考文獻
[1] 祁燕.初中班主任的學生管理工作之我見[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02):3-5.
[2] 戚光輝.守恒法在高中化學試題解答中的應用[J].教育與職業,2014,(0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