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安全生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命關天,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這必須作為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新修訂的《安全生產法》確立了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的指導原則,強化了生產經營單位和主要負責人的安全主體責任,既是全面依法治礦、從嚴治礦的有力支撐,也是確保煤礦企業安全高效、穩健有序發展的堅強保證。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和煤礦企業發展現狀,不折不扣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就要從思想認知、安全責任、創新舉措和發揮黨群組織優勢入手,扎實穩步推進,形成管控合力。
一、對新《安全生產法》的認識與理解
新《安全生產法》是煤炭安全生產的行為準則。新《安全生產法》是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基礎上,從強化安全生產工作的擺位、進一步落實生產經營單位主體責任、政府安全監管定位、強化安全生產責任追究等四個方面入手,著眼于安全生產現實問題和發展要求,補充完善了相關法律制度規定。進一步明確了從業人員安全生產的權利和義務,對規范煤炭企業安全生產,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促進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新《安全生產法》是企業措施編制的技術支撐。新《安全生產法》是煤礦安全法規體系中一部最重要的安全技術規章,是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具體化,更是煤炭企業各項安全技術措施編制的基礎和準則,具有強制性、科學性、規范性、穩定性、可操作性的特點。去年年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正式公布,這是首部以中共中央、國務院名義印發的安全生產文件,將安全工作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具有里程碑意義,為我們今后做好安全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確要求。
新《安全生產法》是適應當前形勢的迫切需要。當前,煤礦企業無論是扭虧脫困,還是二次創業,沒有安全作保障一切都無從談起。尤其是在安全生產全面納入法治化軌道的背景下,對于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煤礦主要負責人實行“黑名單”制度,終身行業禁入,情節嚴重的依法入刑追責。煤炭安全生產相關法律法規,確立了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的指導原則,強化了生產經營單位和主要負責人的安全主體責任,既是全面依法治礦、從嚴治礦的有力支撐,也是確保煤礦企業扭虧脫困、二次創業的堅強保證。
二、新《安全生產法》在煤礦企業的應用探索
一是以最清醒的頭腦,全面提升安全認知。思想隱患是最大的隱患,新《安全生產法》首要解決的是思想認識、安全重視問題。當前,煤礦企業無論是克難攻堅,還是深化改革,沒有安全作保障一切都無從談起。尤其是在安全生產全面納入法治化軌道的背景下,對于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煤礦主要負責人實行“黑名單”制度,終身行業禁入,情節嚴重的依法入刑追責。要站在政治高度看安全,牢固樹立法治思維,大力宣傳貫徹《安全生產法》,持續增強“紅線”意識、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真正把“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作為抓好安全生產的理論基礎和行動指南,始終做到任何時候安全工作都不能沾沾自喜,任何時候都不能高估干部職工隊伍整體安全意識和素質,任何時候都不能樂觀看待的安全基礎和保障能力,始終做到敬畏生命、敬畏責任、敬畏制度,進一步凝聚起“越是困難時期越要抓好安全,抓不好安全會更加困難”的共識,以更深刻的認識、更有效的措施,持之以恒抓好安全工作。
二是以最堅決的態度,健全安全責任體系。安全是煤炭企業扭虧脫困的生命線。要立足科學發展、安全發展,清醒認識煤炭市場持續低迷給安全帶來的影響和沖擊,不管形勢如何變化,認真落實國家依法治安等系列安全生產指導方針和要求不動搖,把安全工作納入企業安全發展戰略中去思考、貫穿于扭虧脫困大局中去推動,做到安全工作第一時間部署、安全問題第一時間解決。要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的工作要求,健全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度,構建安全生產決策、執行、監督、考核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鏈條。
三是以最開闊的視野,創新安全工作思路。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煤礦企業也不例外。在認識上創新,緊跟新《安全生產法》及相關安全政策要求,適應新形勢、新變化,圍繞“一通三防”和防突、隱患排查、風險預控、質量標準化常態化管理、隊伍建設等重點難點,全面分析、系統思考、認真審視當前我礦安全生產方面的現狀和問題。在制度上創新,完善安全評估評價制度,健全技術措施隨機抽查和閉合管理制度,適應“四不兩直”檢查抽查制度,適時調整安全工作思路方法。立足問題導向和效果導向,堅持崗位隱患排查和安全風險預控相結合,找出問題點,把問題點作為改進點,把改進點作為創新點。堅持走出去、引進來虛心學習外部和兄弟單位先進安全經驗,結合我礦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在管理上創新,堅決破除慣性思維和經驗主義,創新培訓管理平臺載體和質量標準化過程管控模式,提高信息化網絡化管理水平;完善安全質量標準化考核獎懲機制,大幅提高正向激勵標準。
四是以最得力的舉措,發揮黨群組織作用。面對安全新常態,要更加注重發揮政治核心作用,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群眾工作優勢轉化為企業的安全發展優勢。在組織領導上,突出安全發展戰略,將安全生產納入黨委重要議事日程,做到黨建與安全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考核,推動安全生產與改革發展相協調。在宣傳引導上,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優勢,更加注重理念貫徹,打造特色安全文化,創新安全宣教形式,筑牢安全發展的思想基礎。在群策群力上,廣泛開展群眾性安全實踐活動,發揮安全“八條線”群防群治保安全的作用,形成全員全方位全過程抓安全的濃厚氛圍。在干部任用上,把安全工作實績作為選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條件,將安全生產的優秀人才配備到重要管理崗位上,為安全戰線的同志成長進步創造良好條件。在作風轉變上,大力倡導務實求效之風,強化執行力建設,做到干部指揮在一線、決策落實在一線、問題解決在一線。
三、幾點體會
安全意識是煤炭安全生產的前提。思想隱患是最大的隱患。事故都是在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發生交叉時發生的,從某種意義來說,在人和物的關系上,人是第一因素,物是第二因素。物的不安全狀態可以由人去改變,而人的不安全行為卻不能被物所支配,只能通過人的思想去糾正。因此,煤礦安全生產關鍵是“人”的因素,抓住了“人”的問題,安全工作也迎刃而解了。
干部作風是煤礦安全生產的關鍵。領導帶班下井是推動法規趨向完善的動力,充分體現了制度的善意和政策的溫情。對領導干部而言,嚴格執行帶班下井制度,就是要以作風轉變推動各項制度的落實,始終保持與職工保持血肉聯系,察實情,聽實話,辦實事。
科技支撐是煤礦安全生產的保障。隨著煤炭工業的高速發展,生產工藝的進步、科技裝備創新提高、“四新”(新工藝、新技術、新裝備、新材料)技術的大量采用,在井下某些地點甚至是重要地點,推廣無人值守、減人提效技術已經成為很多人的共識。安全生產科技先行,加快機械化、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礦山建設,離不開科學技術的支撐和裝備水平的升級。
作者簡介:田野,1989年10月出生,男,漢族,河南平頂山人,本科學歷,畢業于河南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