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晗舒
摘 要:鑒于當前我國科技水平的不斷發展,大眾傳媒所具有的影響開始進入人們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廣泛而又深入地影響了人們的精神傾向,從而對青少年的成長環境造成極為深刻的變化。加強青少年群體的思想道德建設要依據當前新形勢的變化,充分重視大眾傳媒對青少年成長所產生的極大影響,從而在體制上積極創建有利于青少年人群成長的優異環境。文章對大眾傳播進行了概述,闡述了大眾傳媒對青少年思想道德產生的主要影響,并提出了新形勢下強化青少年思想道德工作的幾點措施。
關鍵詞:青少年;思想道德;影響;大眾傳媒
中圖分類號:D432 文獻標識碼:A
一、引言
大眾傳媒正在極大地影響著包括青少年群體在內的人們的精神價值,也對青少年的成長環境造成了非常大的變化。因為大眾傳媒的不斷發展,其覆蓋面也在持續拓展,從而為青少年群體了解當前社會與掌握相關知識、拓展自身視野提供了非常好條件,然而也會對青少年群體的成長造成不良影響。
學校一定要結合新形勢下的新要求,努力推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在理念與方法的改進,創設出有利于青少年群體健康成長的優質環境,進一步提升對這一群體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效,從而培養學生們的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及價值觀。
二、大眾傳播概述
大眾傳播主要是運用傳播組織機構,使用現代傳播媒體向還沒有組織起來的個人以及群體傳遞相關信息之過程。大眾傳媒主要涵蓋了報紙、廣播、電視、電影、網絡等。大眾傳播所牽涉的內容非常廣,主要涵蓋了社會生活之中的諸多層面之中,具備了傳導信息、控制輿論、實施溝通和大眾娛樂等多項不同的功能。
三、大眾傳媒對青少年思想道德產生的主要影響
一是大眾傳媒的開放態勢對傳統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造成巨大的挑戰。以往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往往是在封閉化環境下實施的。該模式的基本特點之一是將灌輸教育知識擺在最重要的位置上。這種教育模式落實的基礎使思想道德環境較為封閉,思想道德教育的信息環境十分單純,不良信息的干擾相當少。由于我國改革開放的持續深化,越來越多的不同形式的媒體出現,尤其是互聯網的快速普及,也迅速地推動了我國傳媒用更為開放之態勢來開展日常工作,導致了輿論傳播的內容變得更趨多元化。
二是大眾傳媒過于看中商業娛樂價值,極大地弱化了思政教育之成效。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大力發展的當下,各類大眾傳媒也進入到了市場化時代。為了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中生存與發展,大眾傳媒開始進行轉變自身的經營形式,從計劃經濟的主導體系轉為追求經濟利益的主導體系,其后果是報刊越來越注重于發行量,電視媒體越來越追求收視率,大眾媒體不約而同地將廣告收入視為衡量自身實力的有力標準。
為確保經濟效益,提升自身的發行量與收視率,傳媒逐漸步入了世俗化之路。因為面向大眾傳媒的監督、管理技術還不夠健全,造成部分受眾的審美觀念出現扭曲,這樣一來也會導致少部分青少年群體的價值觀偏差,從而削弱了道德教育之成效。
四、新形勢下強化青少年思想道德工作的幾點措施
1.全面整合全社會思想道德資源
隨著大眾傳媒時代的來臨,青少年群體的成長環境產生了極為深刻的變化。青少年群體的思想道德建設并不只是學校教育或家庭教育的問題,而是會問題。唯有社會各界均能高度關心與支持青少年群體的思想教育工作,才能推動青少年群體的身心發展。所以,一定要適應于當前時代的發展需求,利用各類思想道德資源,形成學校、家庭與社會彼此結合的新型思想道德體系。在此體系之中,學校始終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主要途徑與陣地,承擔著對青少年實施系統化理想信念、價值觀等教育。作為青少年群體接觸大眾傳媒的一個重要載體,家庭教育在指導兒女接觸大眾傳媒時發揮了重大作用。家長要與學校進行全面溝通,抓好細節,配合好學校實施家庭教育。社會一定要強化對文化產業之管理,落實青少年活動場所的創建工作,為青少年的成長創設優質社會環境。通過各方的彼此配合,才能夠在全社會產生尊重與關心青少年成長的良好環境。
2.發揮政府部門的政策引導與法制監管理作用
要以強化大眾傳媒從業者的職業道德教育抓起,不斷推動對大眾傳媒的監督管理,不斷改善當前的社會環境,從而為青少年群體的順利成長創設出一流的條件。要充分弘揚主流價值觀,運用宣傳主流觀念以創設出更好的輿論環境,不斷削弱因為商業文明而產生的不利社會影響。要從青少年群體的心理特點抓起,撰寫出更為貼近青少年群體的現實生活的作品,實現思想性與教育性、娛樂性的緊密統一,運用青少年群體十分喜愛的藝術形式進行道德教育。在符合條件的地區應當設置專業兒童頻道,同時切實減少部分成人節目對青少年所產生的影響。當然,政府部門還應當使用法律手段對傳媒加以監管,切實防止不良文化的入侵,培養青少年群體的遵紀守法意識。
3.不斷強化對青少年的媒體素質教育
當前,我國大眾傳媒正在加速發展,但是社會上各類信息真假難辨,青少年群體容易接觸到不好的信息。因此,要盡量控制不當信息對青少年的影響,全力引入媒體教育,培養與強化青少年對信息的鑒別能力。青少年教育者要運用大眾傳媒的影響力,將思想道德教育與傳媒教育聯系起來,指導青少年學生用來傳媒來掌握最新的社會動態,不斷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免遭不良信息之侵襲。
4.改進學校德育的方式與手段
學校教育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徑,一定要將德育擺在重要位置,并依據當前形勢的需要,對德育的內容與方式加以創新。在德育的內容上,應當將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民主法制等融入思想政治教學課堂,將理想信念教育視為中心內容,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將打造高尚的思想品質與道德情操為前提,指導青少年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從而培養青少年群體的進取、創造、創新、開放以及競爭意識。
五、結語
青少年思想道德工作應當適應于大眾傳媒環境,要與時俱進,創新教學。為此,應當切實改變以灌輸式為主的簡單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方式,更加關注青少年群體思想。在此基礎上,還應當全力引入現代課堂教學方式,變抽象為具體,切實改變思想教育形式較為單一、內容較為枯燥的狀況,不斷提升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效。學校還應當將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與實踐活動全面結合,實施豐富多彩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動,從而引導青少年對大眾傳媒的認識,提高直接了解國家歷史與社會狀況的機會,進而提升其社會責任感。
參考文獻:
[1]張男星,秦學智.媒體與青少年思想道德狀況調查研究[J].大學(學術版),2010(12).
[2]宗 晶.大眾傳播載體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實現——基于對道德模范典型宣傳的理性思考[J].蘭州交通大學學報,2011(5).
[3]盧 雷.媒體視角下的地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問題和對策——以江蘇常州為例[J].傳承,2015(8).
[4]陸洪標.青少年教育類媒體要做思想道德心田的守望者[J].傳媒觀察,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