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企業社會責任履行視角下的林業投資特點及模式

2017-05-15 22:42:35尹建平王建瓊閔連星

尹建平 王建瓊 閔連星

摘要:基于企業社會責任內涵和實現機制的分析,指出林業投資和社會責任履行的耦合性,體現在林業投資綜合效益和社會責任內涵及林業投資自身與社會責任投資的一致性上。分析了林業投資的特點和綜合效益,實例測算表明林業投資的生態和社會效益遠超經濟效益,印證了林業投資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可行方式。分析了社會責任履行視角下不同企業的林業投資模式,指出林業企業可結合戰略性社會責任和林業核心社會責任,參與與其能力相匹配的投資項目;非林企業可以基于社會責任投資理念參與商業性林業投資項目,基于回應性社會責任投入參與公益性林業投資項目。建議政府通過創新林業經營模式、完善社會責任制度建設和加強社會輿論宣傳,引導林業和非林企業加大林業投資。

關鍵詞:林業投資;企業社會責任;社會責任投資;環境社會責任;投資效益

中圖分類號:F326. 2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07(2017)03-0152-09

引言

林業在維護國土生態安全、促進可再生能源發展及社會與生態和諧方面所具有的特性及功能,對我國能源安全、生態環境、木質林產品安全與山區經濟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隨著林業在國民經濟體系中的地位與作用不斷提升,加快現代林業發展的現實需求愈顯迫切。為了促進林業產業平穩有序發展,中共中央國務院于2003年下發了《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對速豐林基地建設規劃、管理機構、資金配備、采伐管理以及稅費政策作出了明確規定。2008年,又頒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意見》(中發[2008]10號),文件提出以5年左右的時間基本達成產權明晰、承包到戶的改革任務,為集體林業發展構建良性的機制與體制,進而實現資源保障、環境優化、農民增收及林區發展的終極目標。2009年6月23日,國家又召開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中央林業工作會議,明確了林業在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態建設中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開發中具有基礎地位,在應對氣候變化中具有特殊地位的新時期林業工作四個歷史定位。2012年,中共中央進一步下發關于促進林業改革發展的八項措施,其主要包括林業重點工程政策、林業財政補貼政策、林業金融扶持政策、林業科技投入與扶持政策、林業改革扶持政策、林業產業扶持政策、林區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與政策、林業扶貧開發政策等八項政策的落實工作。同時,黨的十八大也明確提出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奮斗目標。林業則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首要任務,并將在生態文明建設中起主體作用,任務更加繁重,使命更加光榮。

綜上可見,促進林業投資和林業產業發展已成為應對當前一系列社會與環境問題的主要策略之一,其中健全林業良性發展機制、強化林業投資力度及活力是為當前林業發展的重點。而推進林業經濟發展不僅需要政府部門構筑體制機制、加大投入力度,更需要將社會資本納入其中,調動廣大企業投身林業經濟、加大林業投資、推進林業發展的積極性。與此同時,隨著社會責任觀念的增強,企業家越來越重視企業經濟效益目標之外的社會效益和環保效益,而參與林業投資成為企業家履行社會責任的潛在有效途徑。因此,本文基于企業社會責任和林業投資理論,對企業通過參與林業投資履行社會責任的可行性進行分析,并進一步對社會責任履行下的林業投資特點和不同企業的林業投資模式進行論證,最后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以期促進企業以履行社會責任的方式參與林業投資,進而推動林業發展。

一、林業投資: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途徑

(一)企業社會責任履行的行為機制

社會責任的觀念最早起源于美國社會學家阿爾比恩·斯摩爾在1895年《美國社會學雜志》發表的文章,其在文章中指出不僅政府機構擔負社會責任,企業家亦擔負著公眾期望。由此,企業社會責任理論開始興起。

目前主要通過對企業社會責任行為的觀測來評價企業社會責任的承擔情況。一方面,隨著社會責任理念的認知水平和政府監管水平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重視履行自身的社會責任。根據社會責任報告評級數據庫的信息,發布社會責任報告的A股上市企業保持穩定增長,從2010年471家上升到2014年的681家。但另一方面,從企業具體的社會責任行為來看,存在著極大的差異,這種差異性與企業所處的行業、經營類型有關。

不同的企業的社會責任承擔行為存在顯著的差異,但這種差異是如何產生的?這一問題的實質就是企業社會責任行為的實現機制,即企業如何選擇承擔何種社會責任?要回答這一問題,首先就需要對社會責任的驅動力進行討論。關于企業社會責任履行行為的驅動力主要包括“自愿說”“強制說”和“綜合說”三類觀點?!白栽刚f”認為企業具有履行社會責任的內在動力,其認為企業的社會責任與經濟利潤一樣,是企業與生俱來的一種追求[1],因而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行為并非出于外部規制壓力,而是與其自身經營戰略相結合的一種主動性戰略行為?!皬娭普f”認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所能帶來的收益并不足以彌補其成本支出,企業往往出于外部強制力量的作用,被動承擔社會責任。大多數企業以滿足法律最低要求的方式來應對社會責任履行的外部壓力[2]?!熬C合說”則認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既是企業發展的內在需求,也是外部約束力量的作用結果。內在利益刺激和外部約束共同影響了企業的社會責任行為[3]。整體上來看,“綜合說”,即制約和驅動力量的共同作用逐步得到了學者們的普遍認同[4]。從企業社會責任履行的具體影響因素來看,大量的實證研究也證實了公司治理結構[5]、利益相關者壓力、制度壓力和倫理領導[6]以及行業、資源稟賦、市場結構等公司特征[78]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起影響作用。

企業的社會責任行為與企業的社會責任認知密切相關。企業社會責任的認知包括對企業社會責任的整體認知和具體內容的重要性及價值認知。整體上而言,目前企業已普遍認同承擔社會責任的必要性,但對社會責任的具體內容并未形成統一的認識,不同經營狀態的企業對社會責任內容和價值的認知存在明顯的差異[9],但無可否認的,環境保護責任是每一個企業都應盡的社會責任。

另一方面,企業在明確了自身應承擔怎樣的社會責任之后,就需要考慮以何種方式來承擔相應的具體社會責任。一個明顯的趨勢是將社會責任與企業戰略相結合,強調企業利益和利益相關者利益的內在統一。根據具體的企業社會責任內容與企業戰略之間的關系,可以分為戰略性社會責任和回應性社會責任[1011]。前者指能夠為企業帶來可持續競爭優勢的社會責任行為,如消費者權益保護等;后者則指與企業戰略無關的社會責任行為,如慈善捐贈等。企業只有通過承擔更多的戰略性社會責任,才能在獲得社會效益的同時,取得更大的商業回報。但在實際情況下,由于外部規制的存在,很多回應性的社會責任也是企業不得不履行的強制性要求。整體上而言,企業應該結合自身的特點,通過對不同預期效益的社會責任內容進行合理的安排,以實現企業的整體效益最大化,即企業的社會責任戰略。

企業的社會責任戰略選擇決定了企業將承擔的社會責任具體內容和目標,但其具體的執行過程則與企業的經營活動密不可分,尤其是離不開相應的資源投入。與一般的項目投資不同,企業對社會責任項目的投資體現了其投資預期回報中對社會效益的重視。投資者有意識地將社會責任理念與投資行為結合,并催生了社會責任投資這一新的流行投資趨勢。社會責任投資強調將投資目標的社會、環境、道德和公司治理等效應和經濟效益結合起來進行考量。社會責任投資基金是目前國外主流的一種社會責任投資形式,我國于2008年批準了首只社會責任投資基金——興業社會責任股票型投資基金。實際上,社會責任投資除股票型投資外,還包括減排合約投資等其他金融工具。從更廣泛的概念來看,固定資產、專利、土地所有權等資產同樣可以成為社會責任投資的標的。從社會責任的投資策略來看,主要包括篩選策略、股東主張和社區投資三種策略。篩選策略是指投資者把社會責任作為投資組合的重要篩選指標,以選擇更具社會責任價值的投資標的,從而彰顯自身的社會責任追求,但現實中確定合適的篩選標準非常困難。股東主張是指公司股東利用自身的股權影響企業的經營行為,促使企業履行自己所期望的社會責任。社區投資是指投資者對經濟回報較低但對當地社區具有較強社會效益、以利潤為目標的投資者不愿意投資的項目進行投資。三種策略中,篩選策略和社區投資直接影響了企業的投資標的選擇,而股東主張則通過企業的內部治理機制作用于企業的投資過程,企業投資的結果最終反映了企業的社會責任履行情況。

因此,可以歸納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表現,即社會責任行為的形成機制(見圖1)。首先,企業社會責任的內外部動因和企業對社會責任的認知共同影響了企業社會責任戰略選擇,企業社會責任戰略通過企業的社會責任投資行為得以執行,并最終呈現為企業的具體社會責任行為。

(二)社會責任履行與林業投資的耦合性

企業通過林業投資履行社會責任的合理性的基礎是兩者之間存在耦合性,主要體現在兩個一致上:林業投資的生態和社會效益與企業社會責任的內涵具有一致性;林業投資和社會責任履行的關鍵活動——社會責任投資具有一致性。

社會責任要求企業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應承擔起環保、就業創造等生態和社會責任。環境責任是企業的核心社會責任之一,積極履行環境責任是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要選擇。而林業是實現人類與自然和諧關系的紐帶,關系到國家的生態安全,人與自然之間、自然與自然之間、自然與社會之間的和諧發展,具有重要的生態與經濟價值。對林業項目進行投資,則可兼顧經濟利益和生態效益,能保障企業獲得一定的經濟回報,又可體現企業的社會責任價值,可以幫助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因而,林業的預期投資效益和企業社會責任的訴求目標具有一致性。

如上文分析所指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需要一定的資源投入,構成企業的社會責任投資,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關鍵環節。具體到環境社會責任而言,要求企業遵守國家的環保法律法規,其生產過程達到當前生態文明建設的節能減排要求,建立內部環境管理制度,加大環保投入以及保護利益相關者的環境訴求。環境社會責任的實現需要通過環境投資來實現。從投資內容來看,包括內部的制度建設、環保設備購置、綠色生產技術開發、廢舊物品回收等項目投資,以及外部的環保相關產業項目投資。無論何種投資項目,都將以環境效益作為投資的重要目標之一。同時,林業的自然屬性決定其具有生態價值,是環境保護的重要資源。林業投資也被認為是社會環保投入的范疇之一。因而企業履行環境責任而進行的社會責任投資行為和具有環境保護投入特性的林業投資行為具有一致性。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社會責任投資作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環節,其核心理念在于將經濟利益和社會、環境、倫理、法律等多個方面因素共同運用于投資價值評價,作為投資項目選擇的重要依據。社會責任投資中的投資價值評價是一種綜合價值評價,但并不否認經濟利益是其價值構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林業投資來履行社會責任同樣需要遵循社會責任投資中投資價值評價的綜合性原則,需要對林業投資項目進行綜合價值評價。傳統的林業投資價值以經濟利益作為價值評價的核心,不能完全體現社會責任投資的綜合價值評價目標,因而有必要從社會責任的視角,結合其經濟價值、生態價值和社會價值,對林業投資項目的綜合投資價值進行合理評價。

二、社會責任履行視角下的林業投資的特點

(一)林業的產業經濟特征

林業是指保護生態環境和生態平衡,培育和保護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產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發揮防護作用的生產部門,在人和生物圈中,通過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手段,從事培育、保護、利用森林資源,充分發揮森林的多種效益,且能持續經營森林資源,促進人口、經濟、社會、環境和資源協調發展的基礎性產業和社會公益事業。

從產業特征來看,林業產業是一個涵蓋范圍廣、產業鏈條長、產品種類多的復合產業群體,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林業產業不僅為國家建設和人民生活提供包括木材、竹林、人造板、木槳、林化產品、木本糧油、花卉、藥材、森林食品、森林旅游等在內的大量物質產品和非物質產品,而且在促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解決山區農民脫貧致富,提供社會就業機會等方面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按照傳統的三次產業劃分標準,林業產業全面涵蓋了三個產業。以《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02)為基礎,根據林業活動對象與林業資源的直接關聯程度,將林業及相關產業分為屬于第一產業的林業生產、屬第二產業的林業生產輔助服務和林業相關活動、屬第三產業林業旅游與生態服務共4個部分13個大類37個中類112個小類。根據國家林業局近年來發布的林業三次產業的產值結構占比數據(見圖2),可以發現近五年來,第三產業的產值比重表現出明顯增長,第一和第二產值比重出現下滑。在內部產業結構變化的同時,各個產業的產值規模均出現大幅提升,經濟林產品種植與采集業在2014年產值也突破萬億大關,達到10 728.04億元。

從產業的生產技術特征來看,林業產業是以土地為基本生產資料,以森林(包括天然林和人工林)為主要經營利用對象,整個生產過程主要包括造林、森林經營、森林利用3個組成部分。從經營對象的開發屬性來看,從1998年中國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以來,中國的森林被劃分為生態公益林和商品林兩大類。生態公益林是指生態區位極為重要或生態狀況極為脆弱,對國土生態安全、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以提供森林生態和社會服務產品為主要經營目的的重點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商品林則是以發揮經濟效益為主的森林,以生產木材、薪材、干鮮品和其他工業原料等為主要經營目的的森林、林木,包括用材林、經濟林和薪炭林(自留山個人所有的薪材除外)。

(二)林業投資的結構和特點

林業投資資金來源有國家預算內資金、國內貸款、利用外資、自籌資金、其他資金等渠道,大體上可以包括為國家資金投入和社會資金投入。由于林業不同構成部分的開發屬性差異,其投資來源結構也存在明顯差別。生態公益林以發揮森林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為主要目的,禁止經營性采伐,其投資以國家投入為主。商品林則以發揮森林的經濟效益為主,其經濟效益的產生體現在森林培育、林木加工、森林旅游開發等一、二、三產業環節,其投資廣泛來源于國有、地方、集體等公有性質和民營等多種投資主體。從林業投資額的變化趨勢來看(見圖3),近年來,林業總投資完成額保持飛速增長,其中來自中央和地方的國家預算資金投入相對比較穩定,而以社會和民間資本為主的林業產業發展投資增長迅猛,在總投資完成額中的占比從19.84%增長到37.45%,表明社會對林業投資的重視在逐步增強。

在林業投資迅猛增長的同時,由于森林培育和開發的自然生態特征,林業投資表現出兩大顯著特點:

1.林業投資回收期長,投資具有不可逆性,投資直接經濟效益相對偏低。如以闊葉材桉樹、楊樹等為代表的短周期林木的輪伐期約為6年;以針葉材杉木、柳杉為代表的長周期林木的輪伐期約為25年。這就意味著企業所投資金在幾年甚至是幾十年時間內將無法創造現金流,因而林業投資企業將面臨較長的投資回收期及投資不可逆性。

2.林業投資風險大。林業投資風險分為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系統風險主要包括自然風險、社會風險、政策風險;非系統風險主要指林業投資者在經營決策過程中可以采取措施減少或規避的風險。自然風險是指來自與林業生產有關的非可控的自然界產生的意外災害性因素,是林業投資項目所有風險因素中最為重要的因素之一。社會風險指由于社會和市場環境的不確定因素造成的損失,主要分為人為風險和市場風險兩大類,市場風險包括林產品價格波動、市場供求失衡、經濟貿易條件變化等方面的影響。政策風險是指林業相關產業政策的不穩定性和不持續性帶來的預期變動風險。

為此林業投資者應采取多種措施控制風險,將各類風險控制在“合理”的水平,爭取最低的風險投入獲最大的風險收益,努力獲取商品林經營的正常投資回報。

(三)林業投資的綜合效益評價

1.林業投資的效益構成。林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產業,其產業發展對國民經濟的整體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林業的投資效益也是投資者進行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以基礎性的營林投資為例,其投資效益包括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三部分。

營林投資的主要目標為森林資源的創造。森林資源具有林業再生產的勞動對象和生產資料兩重身份,是林業生產的物質基礎,為社會提供木材、能源、食物、化工原料、醫藥資源及物種基因資源等木質產品和非木質產品,滿足工業生產、建筑建設和消費者的日常生活需求。

森林的生態效益主要表現在涵養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釋氧、積累營養物質、凈化大氣環境、森林防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方面。中國林科院發布的中國森林生態服務評估研究成果報告顯示中國內地31個省區市林地林木實物量和價值量的系統、全面核算,全國共有林地和林木總資產為133 535.94億元。我國森林生態系統的涵養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釋氧、積累營養物質、凈化大氣環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等6項生態服務總價值為每年10萬億元,中國森林植被生物量總量為157.7億噸、碳儲量總量為78億噸。其中涵養水源年價值量4.06萬億元;保育土壤年價值量0.99萬億元,年固土量70.35億噸;固碳釋氧年價值量1.56萬億元,年固碳量3.59億噸;積累營養物質年價值量0.21萬億元,每年林木積累營養物質量0.17億噸;凈化大氣環境的年價值量0.79萬億元;生物多樣性保護年價值量2.40萬億元。

森林的社會效益是指森林生態系統及其影響范圍內被人們認識且為社會服務的那部分效益。森林社會效益計量研究是林業經濟學中最復雜的課題之一。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難以截然分開。森林社會效益主要包括森林對人的生理與心理成長、健全及提升的效益;回歸大自然的森林游憩;森林為人類社會創造的凝聚力提升、社會參與及社會精神文明狀態改善等效益;森林給人類社會所帶來的諸如宗教、習俗、文化、傳統及知識;通過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給各有關部門帶來了超額的經濟效益,具體包括森林下游或附近的防護林范圍內的耕地及牧地的單位面積產量提高,單位產品的成本降低,從而獲得一部分超額利潤;使環境具有更大的承載能力,給下游地區的河道整治、交通、航運、水電、水產業以及相關工業部門帶來較大的經濟收益;環境有了更大的防災抗災能力,工農業、交通運輸業、通訊水利等產業部門的損失減少,節約開支,使這些部門實際獲得了很大的經濟效益;給農業生產中的其他行業帶來實際的經濟收入等。

投資造林產生了森林經營的三大效益,同一森林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互之間有密切的內在聯系,但也有區別。森林生態系統主要包括氣候、土壤、水質及林間生態環境四部分,這四部分分別在自然環境系統內部發揮出各自的生態效益,而在林業生態系統與人類之間則主要表現為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其次是為人類對森林生態系統開發與利用之產物,因而生態效益是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基礎。世界上許多國家的研究表明,森林的生態環境價值大約是直接生產木材和林副產品經濟價值的10倍以上。

2.林業投資綜合效益的實例分析?;谠炝滞顿Y的三大效益,以我國南方地區人工杉木商品林的投資營造為例,對投資造林的綜合效益進行實例測算與比較分析。

第一,經濟收益的計算。首先,根據《國家森林連續清查技術規定》確定人工杉木林采伐年齡為32年。其次,根據葉功富[12]等的標準,確定每公頃杉木人工林一個完整經營周期內生產的規格木材量。以杉木林2 505株/公頃的初植密度,根據杉木的生長特性,經過兩次間伐林分蓄積62.43立方米/公頃獲得原木50.17立方米/公頃(材積出材率為80.36%),保留1 200株/公頃到32年期林分蓄積為600.06立方米/公頃,采伐后獲得規格原木532.35立方米/公頃(材積出材率為88.72%)。即通過32年的投資造林,共獲得662.49立方米/公頃人工杉木林蓄積,生產規格原木582.52 立方米/公頃。再次,根據中國林業信息網上公布的中國近期人工林木材市場價格,綜合考慮杉木原木規格及各規格單價,確定杉木原木的綜合均價為1 250元/立方米。最終,計算獲得1公頃人工杉木林經營期木材總收入=原木銷售總收入=原木材積×平均單價=532.35立方米/公頃×1 250元/立方米=665 437.5元/公頃。

第二,生態收益的測算。首先,確定實際產生生態收益的年限,根據《中國森林生態服務功能評估》確定的森林生態效益的計算起點為人工幼林。由于人工杉木栽植到郁閉成林時間是3年,所以生態效益計算起點為栽植人工杉木后的第4年開始。其次,確定人工杉木林從第4年開始的各林齡階段的生態效益。同樣根據《中國森林生態服務功能評估》中確定的全國杉木林生態服務功能價值(見表1),以及杉木林總面積得到人工杉木林1公頃生態服務價值均價為4.04萬元/公頃·年,而且可以發現杉木幼齡林及中齡林面積和年生態服務價值是整個杉木林面積及年生態服務價值的50%以上。

進一步可計算1公頃人工杉木林經營期所產生的生態效益。經營期生態效益=生態效益計算年限×人工杉木林1公頃生態服務價值均價=(32-3)年×4.04萬元/公頃·年=117.16萬元/公頃。

第三,社會收益的測算。單個造林經營活動不能完全體現森林的社會效益,在此可以借用全國森林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關系間接計算1公頃人工杉木林在一個森林經營期內所產生的社會效益。

首先,在不計算全國森林防護效益的情況下,我國森林生態系統其他6項生態服務總價值為每年10萬億元。同時,森林的社會效益包含的內容多,計算標準也不統一,本文以2011年全國森林旅游總收入3 376.42億元作為全國森林的社會效益指標,進一步計算出森林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比例為3.38%。由此,可以計算出1公頃人工杉木林經營期所產生的社會效益=經營期生態效益×森林社會效益/森林生態效益=117.16萬元/公頃×3.38%=3.96萬元/公頃。

第四,林業投資的總收益測算。將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生態效益加總,可以得到1公頃人工杉木林經營期總效益=經營期木材總收入+經營期生態效益+經營期社會效益=66.54元/公頃+117.16萬元/公頃+3.96萬元/公頃=187.66萬元/公頃。

從計算結果可知:經營1公頃杉木林在32年后采伐獲得的森林總效益為187.66萬元/公頃,按照32年的采伐期計算來看,其年均總收益為5.86萬元/公頃,直接經濟效益為2.08萬元/公頃。從三大效益的比例結構來看,經營期生態效益占比62.43%,經營期經濟效益占比35.46%,經營期社會效益占比2.11%。實際上,由于生態效益中沒有計算森林防護所產生的效益,社會效益中僅計算了森林游憩因子,因此一個生產周期的經營總收益應更大,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比重還應該更大。

根據艾格農業數據庫的測算數據,2014年度我國單位面積糧食種植的產值為17 046元/公頃。相較上述算例的測算結果,可以發現林業投資具有較好的效益,僅其直接經濟效益就超過糧食種植的效益,而且還可以獲得更高的生態效益。因此,進行林業投資既可獲得良好的經濟回報,還可以獲得豐厚的生態和社會效益,從而具有較大的綜合投資價值,能夠成為良好的社會責任投資標的。

三、社會責任履行視角下的林業投資模式分析

本文探討的林業投資主要指社會資本參與的林業投資行為。社會責任履行視角下林業投資行為的核心,在于篩選出兼具經濟價值和期望的社會責任價值的林業投資項目。針對林業企業和非林企業兩類不同的投資主體,林業投資對兩者的具體價值和戰略意義不盡相同,因而需要分別進行探討。

(一)林業企業參與林業投資的模式

對林業企業而言,林業投資項目與其自身的經營活動關聯度高,任一主業內的投資項目,只要具有社會責任價值,都可以成為其履行社會責任的一種選擇。從利益相關者的角度,林業企業的社會責任可以劃分為環境、員工、社區、一般社會問題、消費者產品、政府、供應鏈、投資者和債權人、其他利益相關者9類[13],但由于林業企業對森林資源的依賴性特點,其利益相關者對林業企業的社會責任需求存在著一定的獨特性,環境責任是其社會責任的重點[14],研究發現林業企業的企業社會責任內容主要以可持續森林經營活動為基礎[15]。因而具有環保價值和有利于森林可持續發展的項目都成為其優先的投資標的。另外,從企業的自身發展看,在眾多潛在投資標的中,林業企業能夠優先獲得促進企業可持續競爭優勢的社會責任投資項目,即戰略性社會責任項目。對于不同的企業來說,其經營戰略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因而其戰略性社會責任所包含的內容也不盡相同,但Burke & Logsdon[16]提出的五維評估法和Bhattacharyya[17]提出的四層過濾方法為具體企業的戰略性社會責任的篩選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綜合而言,林業企業擁有大量的潛在社會責任投資項目可供選擇,但從資源稟賦和能力的約束出發,其應該選擇與自身資源和能力相匹配的社會責任項目。因而林業企業應該從其核心社會責任和戰略性社會責任相結合部分,篩選出優先社會責任投資項目(見圖4),這也有助于林業企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從而促進林業產業的發展。

(二)非林企業參與林業投資的模式

對于非林企業而言,林業投資項目與其自身的經營活動關聯性相對較弱,因而其主要出于財務投資或承擔回應性社會責任的目的參與林業投資。從建設內容來看,林業投資項目可以分為生態建設與保護項目;林木種苗、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等林業支撐與保障項目;用于林業產業發展項目和林業民生工程。從財務投資的角度看,非林企業投資林業項目應以林業項目的經濟價值作為核心目標,因而林業產業發展項目應成為其主要的投資標的,但這一類投資項目并不一定能夠滿足企業的回報率目標,因而應引導非林企業建立社會責任投資的理念,突出項目的社會效益,吸引社會資金參與,尤其是商業育林項目、森林休憩旅游項目等。從承擔回應性社會責任的角度出發,非林企業可以通過社會公益責任投入的方式參與生態建設與保護項目、林業支撐與保障項目和林業民生工程項目,如植樹造林、偏遠林區的精準扶貧等項目。

綜合而言,非林企業參與林業投資的投資標的范圍相對狹窄,可以通過樹立建立社會責任投資理念,參與商業性的林業投資項目和承擔回應性社會責任投入公益性的林業投資項目兩種模式來實現自身的社會責任,促進林業產業發展,見圖5。

四、結論和建議

(一)結論

履行社會責任是現代企業的一個必然趨勢。近年來隨著環境問題的日益突出,環保責任成為企業社會責任領域的關注熱點。環境社會責任的履行不僅是企業的一種責任,而且可以為企業帶來重要的價值回報。林業投資兼具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在為投資者帶來商業回報的同時,能夠改善自然生態環境,并創造良好的社會效益,可以成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途徑。

林業的投資價值是企業通過林業投資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決策依據。結合林業投資兼具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特點,通過營林投資的實例測算表明林業投資具有較高的經濟投資價值和更為豐厚的生態效益及社會效益潛力,進一步說明了通過林業投資履行社會責任的可行性和價值。

從企業社會責任行為的實現機制來看,社會責任投資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企業通過林業投資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步驟。從林業企業和非林企業兩類不同的投資主體特征出發,其通過林業投資履行社會責任具有不同的行為模式。林業企業擁有廣泛的潛在社會責任投資標的,可以圍繞自身的企業戰略和林業企業社會責任特征,結合戰略性社會責任和林業企業的核心社會責任,選擇與自身資源和能力匹配的林業投資項目;非林企業則可以基于社會責任投資理念,參與商業性林業投資項目,以及承擔回應性社會責任,參與公益性林業投資項目兩種模式來彰顯自身的社會責任,并促進林業產業的發展。

(二)政策建議

1.創新林業經營模式,提高林業投資價值。林業的綜合效益是企業選擇參與林業投資以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依據,由于生態效益在綜合效益中占比達60%以上,但這一部分卻難以轉化為投資者能夠感知的直接經濟效益,因而有必要轉變傳統的林業經營模式,充分利用森林的生態、經濟、社會、文化等多種功能,科學規劃和綜合開發,充分發揮森林的多種功能,優化森林的整體綜合效益;大力發展林下產業,豐富林產品產出結構;以森林休憩旅游為核心大力發展林業的綜合經營開發模式;轉變森林培育模式,從“重營造輕撫育”向“營造和撫育并重”轉變,提高林木的持續產出效率;推進森林碳匯交易市場建設,在不破壞生態環境的情況下,為森林的生態效益向經濟效益轉化提供機制保障;提高森林經營的綜合效益,吸引更多企業參與林業投資。

2.完善制度建設,引導和監督林業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制度環境是影響企業社會責任履行的重要因素,政府對經濟干預程度越低、法律環境越完善以及要素市場越發達的地區,企業的社會責任履行狀況越好[18]。因此從立法上,要從環境侵權責任向全面的環境保護責任的價值體系轉變;通過財政補貼等方式,鼓勵企業開展生態化技術創新,降低能源消耗,控制環境污染,發展循環經濟模式;推進林木產品的環保認證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引導林業企業提高林木資源的綜合利用水平;實行森林資源的適度開發和綜合開發規劃和監管,引導林業企業充分保護生態環境,發揮森林資源多重價值;推進生態補償制度,引導林業企業參與林業社區的建設,保障林地原住民的生活需求,減少亂砍濫伐現象,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3.加強輿論宣傳,吸引非林企業參與林業投資。對于非林企業來說,林業投資項目與自身的經營戰略結合度較低,難以形成戰略性社會責任。因此非林企業參與林業投資,更多以純粹的財務投資目標或承擔回應性社會責任出發。在提升林業投資項目收益性的基礎上,加強對社會責任投資理念的宣導,使企業將投資評價標準從以經濟利益為核心向經濟、社會和生態利益綜合效益轉變;進一步建立營林公益基金等方式,將林業投資項目和企業的慈善責任對接,將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意識轉化為林業投資,從而促進林業發展,實現經濟、社會、生態的整體協調、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Li N,Toppinen A.Corporate Responsibility and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Forestbased Industry: Complementary or Conflicting Goals? [J].Forest Policy & Economics,2011,13(2):113123.

[2]Ketola T.Corporate Responsibility for Individual,Cultural,and Biodiversity[J].Management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09,20(3):239254.

[3]賀小剛,陸一婷.公司社會責任與價值創造: 基于社會調查的數據分析[J].科學·經濟·社會, 2008(3): 6269.

[4]Juholin E.For Business or the Good of All? A Finnish Approach to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J].Corporate Governa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in Society, 2004, 4(3):2031.

[5]趙德志,白楠楠.社會資本視角下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績效關系研究[J].沈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5):385389.

[6]朱慶華,王維琦,趙鐵林.基于GreyDEMATEL方法的房地產企業社會責任動力因素研究[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2(4):812.

[7]馮麗麗,林芳,許家林.產權性質、股權集中度與企業社會責任履行[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1(9):100107.

[8]田虹,姜雨峰. 企業社會責任履行的動力機制研究[J].審計與經濟研究, 2014(6):6574.

[9]向陽,曹勇,汪鳳桂.基于消費者認知度的企業社會責任行業差異性研究[J].管理學報,2010,7(2):311316.

[10]李艷麗, 高嵐.林業企業社會責任:研究述評與展望[J].林業經濟,2015(6):117124.

[11]陳宏輝,王江艷.企業成長過程中的社會責任認知與行動戰略[J].商業經濟與管理,2009(1):5158.

[12]Porter M E,Kramer M R.Strategy and Society:the Link Between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6,84(12):7892.

[13]葉功富,涂育合, 林瑞榮,等. 杉木人工林不同密度管理定向培育大徑材[J].北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6(6):544549.

[14]李艷麗,高嵐.林業企業社會責任行為的內容、水平與影響因素分析[J]. 林業經濟問題, 2015,(4):323329.

[15]Brearton S,Gross R,Ranney K.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2nd Annual Ranking[R].Report on Business Magazine,2005:3768.

[16]Vidal N G,Kozak R A.The Recent Evolution of Corporate Responsibility Practices in the Forestry Sector[J].International Forestry Review,2008,10(1):113.

[17]Burke L,Logsdon J M.How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Pays off[J].Long Range Planning,1996,29(4):495502.

[16]Bhattacharyya S S.Exploring the Concept of Strategic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for an Integrated Perspective[J].European Business Review,2010,22(1):82101.

[18]周中勝,何德旭, 李正.制度環境與企業社會責任履行: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中國軟科學,2012(10):5968.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图区| 国产在线一二三区| 精品久久久久无码| 国产乱人激情H在线观看| 国产玖玖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7777| av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久久| 91精品人妻互换| 婷婷激情亚洲|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国产区在线看| a色毛片免费视频| 亚洲免费三区| 亚洲bt欧美bt精品| 欧美一级99在线观看国产| 丝袜国产一区| 亚洲毛片一级带毛片基地| 亚洲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看片基地久久1024| 欧美视频在线第一页|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丫丫一| 中文字幕第4页| 久久福利片| 亚洲婷婷六月| 欧美午夜理伦三级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日本不卡一区二区| 91欧洲国产日韩在线人成| 99久久人妻精品免费二区| 乱人伦视频中文字幕在线| 免费观看无遮挡www的小视频| 毛片基地视频| 国产中文一区二区苍井空| 亚洲成a人片| 91麻豆精品国产高清在线| 67194亚洲无码| 亚洲AV无码不卡无码| 不卡无码h在线观看| 小13箩利洗澡无码视频免费网站| 54pao国产成人免费视频| 伊人91在线| AV不卡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妇女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 女同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视频四区| 99热线精品大全在线观看| 午夜国产大片免费观看| 中国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 好紧好深好大乳无码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在线欧美| 手机在线免费不卡一区二|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 国产成a人片在线播放| 久久国语对白| 欧美午夜性视频| 综合色88| 欧美精品H在线播放| 欧美色综合网站| 久久性视频| 美女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 中文字幕免费视频| 久久一色本道亚洲| 亚洲欧美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男人的天堂视频| 97国产在线观看|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尤物| 欧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日韩美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蜜臀|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网站|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9丨情侣偷在线精品国产| 免费人欧美成又黄又爽的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成人码免费动漫| 久久精品嫩草研究院| 欧美国产精品不卡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 国产情侣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