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柴瑩
《衛星運行時間》的教學設計
文/柴瑩
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并樂于與同伴交流算法,并且能結合具體情境估計兩、三位數乘法的積的范圍。培養積極計算的興趣和良好的計算習慣,提高利用乘法運算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第30-32頁。
教學重點: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算理并掌握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因數中間有0的乘法豎式計算,并能在交流中理解豎式的算理。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情景導入
師:(我國成功發射的各類衛星圖片,邊出示邊簡單進行介紹,以及現在我國衛星發展處于世界上的地位)
看了這些介紹你們有什么感想?自豪嗎?
師:下面我們要觀看一段視頻,要求:邊看邊注意收集數據信息。
問:你收集到了哪些數據信息?其實有關衛星的信息還有很多,有興趣的同學,課后可以繼續收集。這節課我們就來探討有關衛星運行時間的問題。
師:那根據東方紅衛星繞地球的運行時間,你能提出數學問題嗎?誰會列式?114×3=
師:老師也想提一個問題,可以嗎?東方紅衛星繞地球一周需要114分鐘,繞地球21圈是多少時間呢?(課件出示題目)
問:仔細觀察,114是幾位數,21呢?
以前我們學習過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今天這道題是什么樣的乘法呢?
師:說的非常好,這節課我們就通過解決這個問題來探討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設計意圖:各類衛星圖片的欣賞介紹和視頻東方紅衛星發射盛況在課堂上滲透愛國主義的教育,讓學生了解祖國的強大,同時也激發了學習興趣。另外,通過對舊知的復習多位數乘一位數,強調計算過程中的算理為新知做好鋪墊。
新課
師:誰愿意先來估一估繞地球23圈大約需要多少時間?可以獨立思考一下然后和同桌交流。
可以說一下是怎么想的嗎?
1 1 4≈1 1 0 2 1≈2 0 110×20=2200 大約需要2200分鐘。
問:那實際的結果會比2200多還是少呢?為什么?
小結:如果把兩個乘數都看小,那么估計的結果就會比精確計算的結果小,也就是精算的結果會比2200大。
師:的確,估算的結果不夠準確,那么114×21的結果究竟是多少呢?
師:我們可以利用以前的知識解決這個問題嗎?同學們試著把你的計算過程寫在本子上。(同桌交流、四人合作都可以)
預設:


教師巡視,指導幫助個別學生。請幾位不同算法的學生板演,筆算的放在后面。
師:仔細觀察,思考一下每種算法。請這幾位同學介紹算法。(最后講解列豎式的算法)
問:這位同學已經通過列豎式計算出正確的結果了,剛才他說的時候我發現有不少同學
點頭,看樣子是同意他的觀點了,對嗎?
師:可是老師還是不太明白,誰能再詳細的說一下計算過程?
問:那在乘的過程中還要注意些什么?誰來補充?
師:對,相同數位要對齊。既然是這樣那還有一個地方我比較疑惑,明明114×2積是
228,應該同個位對齊,為什么就和十位對齊了呢?
(生:因為2在十位上表示2個十,114×2其實是114個20相加)
設計意圖:通過利用舊知來得到精算結果其實也是筆算分解過程,為下一步理解算理埋下伏筆,也有少數學生已經在學過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基礎上獨立完成了筆算,可以在這里進行質疑,然后帶領全班釋疑并逐步掌握計算方法和筆算的算理。
引導發現預設a和c,b和d之間的聯系,其實a就是c的分解,c更簡便快速。b和d也是如此。
總結歸納三位數乘兩位數的注意事項:
相同數位要對齊
先乘個位,再乘十位,結果寫在橫線下面,同時要和兩個乘數的數位對齊。
結果相加,不要忘記進位。
嘗試解決408×23=
師:通過解決剛才老師的問題,我們已經找到了三位數乘兩位數的方法,請用喜歡的方法算一算吧!
(用實物投影演示學生的計算過程并說一說,也找出幾個典型錯誤共同分析原因,避免再次犯錯。)
師:剛才的計算同學們幾乎都用了豎式計算,這次比一比誰算的又對又快!
54×312= 207×47=
寫完的同學選一題和同桌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設計意圖:練習的安排是層層深入的,雖然用不同的算法都能得到精確結果,但是筆算既快又簡便,通過經驗的積累使學生明白想算得又對又快筆算是最好的選擇。
15世紀意大利的一本算術書中介紹了一種“格子乘法”你能仿照下面的例題算出“357×46”積嗎?
設計意圖:你知道嗎?是人教版教材的內容,在此處補充是為了讓孩子們體驗計算的趣味性,不僅能更進一步體驗筆算的算理也能了解古人的聰明。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的收獲嗎?
(作者單位:淮南市田家庵區淮師附小洞山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