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利率市場化是一把雙刃劍,在為商業銀行帶來挑戰的同時也為商業銀行帶來了機遇。本文立足利率市場化改革,分析了利率市場化對我國商業銀行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從而為商業銀行應對利率市場化提供參考。
【關鍵詞】利率市場化 商業銀行 影響
一、利率市場化的內涵
利率體制就是一國對利率管理制度,我國的利率體制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939~1983年,我國經濟金融市場十分薄弱,在計劃經濟體系下,我國實行的是高度集中的利率管制體制;1978年,我國開始進行改革開放,我國也開始放松利率的管制,在1983年~1996年期間,實施利率管制下的有限浮動的利率體制;伴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金融體系的完善與發展,對利率進行管制已經無法滿足我國經濟金融發展的需要,我國1996年以同業拆借利率為突破口,開始進行利率市場化改革。
所謂利率市場化就是指貨幣當局逐步放松對利率的管制,將利率的定價權交給市場主體,由市場主體根據實際情況決定利率水平的高低。但這并不是說貨幣當局完全放任利率波動,貨幣當局可以通過運用各項貨幣政策影響貨幣供求關系,并最終影響和決定市場利率水平的高低,并最終實現貨幣政策目標。
縱觀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在先放開貨幣市場利率和債券市場利率再逐步推進存貸款利率改革的總體思路下,我國已于2015年放開存款利率上限,這也成為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里程碑。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商業銀行在面臨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挑戰,如何利用機遇,化危機為轉機成為商業銀行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利率市場化對我國商業銀行的積極影響
(一)刺激金融創新,改善業務結構
長久以來,我國商業銀行利潤構成中,利差收入占比達80%以上,利差收入在我國五大國有銀行中營業收入貢獻率也超過了70%,即我國商業銀行的利潤和營業收入主要來源于存貸款利差,對比西方發達國家商業銀行的利潤來源,非利息收入是其主要利息來源,占比達60%以上。伴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商業銀行穩定的利差空間被打破,商業銀行為了吸引客戶貸款會在降低貸款利率的同時提高存款利率,即擠壓了商業銀行的利潤空間,在此背景下,商業銀行會積極進行金融創新,大力拓展中間業務和表外業務,從而使得非利息收入不斷增長,保證銀行利潤增長。就目前來說,我國商業銀行非利息收入持續增長,業務結構不斷優化,手續費及傭金收入不斷提高,以招商銀行為例,從2006年到2015年期間,招商銀行的非利息收入增長率總體超過了凈息差收入的增長率。
(二)差別定價,優化客戶結構
利率市場化的實質就是把定價權交給市場主體,即商業銀行可以根據客戶信用等級、收入狀況及資本成本等各方面的情況對客戶進行差別定價,對于信用等級高的客戶可以實行較低的貸款利率,反之則可以給客戶制定較高的利率水平,這一方面可以有效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較低的利率水平吸引優質客戶,從而可以達到有效優化客戶結構的目的。
(三)完善競爭環境,提高銀行經營自主性
利率市場化改革可以有效解決信貸配給、尋租行為以及資金黑市等扭曲資源配置的行為,隨著利率市場化的完成,商業銀行將根據資金供求關系以及客戶情況進行合理定價,引導資金合理流動并最終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在這個過程中,銀行經營的自主性不斷增強,競爭環境日趨公平。
三、利率市場化對我國商業銀行的消極影響
(一)擠壓銀行利潤空間,傳統業務萎縮
伴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商業銀行穩定的利差空間被打破,銀行僅靠利差收入就可獲得巨額利潤的時代已經過去。就目前來說,金融市場逐步完善,金融產品日益豐富,互聯網金融飛速發展,這大大拓寬了客戶的投資渠道以及資金來源。因此,商業銀行為了獲取充足的資金來源會提高負債資金成本,同時,為了吸引優秀的貸款客戶也會降低貸款利率,從而使得商業銀行的存貸款業務萎縮,并最終影響我國商業銀行的利潤水平。
(二)考驗商業銀行定價能力
利率市場化改革將利率的定價權由中央銀行交給了商業銀行,商業銀行的自主性被大大提升,同時,商業銀行大力拓展業務范圍,對中間業務的重視程度也在逐步提高,而我國長久以來的利率管制政策使得我國商業銀行定價能力普遍較弱,利率市場化背景下商業銀行能否對不同客戶進行合理有效的定價是商業銀行能否長效穩定發展的關鍵。如果商業銀行無法準確定價將會使銀行在競爭中逐步被淘汰,因此,在新的制度體系下,商業銀行的定價能力成為商業銀行發展的關鍵因素。
(三)風險管理能力亟待增強
2015年10月23日,我國放開存款利率上限,標志著我國利率市場化的基本完成,我國商業銀行具有了存款和貸款的定價權,各商業銀行一方面為了獲取資金來源會提高負債成本,另一方面為了取得優質客戶會降低貸款收益,從而使得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面臨著嚴峻的考驗,為此,商業銀行不得不大力拓展中間業務和表外業務,而表外業務雖然能給商業銀行帶來巨額利潤,但是高收益也面臨著較高的風險,而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能力普遍較差,近年來不良貸款率不斷提高,因此,商業銀行如何在獲得高額收益的同時有效規避風險就成為商業銀行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
四、結論
利率市場化改革是順應我國經濟金融發展的必然產物,為我國金融市場營造出了良好的競爭環境,商業銀行不斷優化客戶結構與業務結構,開展公平競爭,引導我國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健康發展,雖然在改革過程中以及改革完成的初期,商業銀行會面臨傳統業務萎縮、利潤下降,定價能力以及風險管理能力較弱等困境,但是只要商業銀行善于利用機遇,化危機為轉機,努力拓展業務范圍、提高定價能力和風險管理能力,商業銀行的綜合能力和國際競爭力將會不斷提升,我國的經濟金融市場也將日趨完善。
參考文獻
[1]徐睿.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的影響探析[J].中國市場,2016(4):87-88.
[2]李希方.利率市場化給我國商業銀行帶來的影響[J].金融·資本,2013(8):127-127.
[3]薛蘇燕.淺析利率市場化和商業銀行金融創新[J].時代金融,2013(6):148-152.
[4]臧昕.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的影響[J].現代商業,2010:20-21.
作者簡介:劉曉丹(1988-),女,漢族,專職教師,碩士研究生,湖南郵電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金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