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長江
新課程改革對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帶來的影響
文/程長江
數學在高考中是十分重要的學科,在以往的觀念中如果數學學不好就意味著將來面對高考時難免會感到吃力。可是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并不是毫無缺點的教學模式,本身對學生來說數學這種邏輯性、思維型很強的學科就是學習的難點,而教師的那種已自我傳授為主不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作用的教學手段、方式,調動不了學生的積極性,更加的不利于學生對數學的學習。再加上應試教育下本身高中階段面臨的課業壓力就大,學生又很難提起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導致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可仍然收不到相應的教學效果。而新課改的實施不僅確立了學生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調動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還適當的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考生面對高考時的壓力,因此可以說新課改的實施有利于提高學生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效率。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飛速發展,人們不僅看到了我國在教育事業中取得的突出成就,同時還發現了許多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數學這一學科在高中課程中無疑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在其教學過程中還是存在許多問題,例如教師與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主體不明確等,這都不利于數學這一學科教學工作的開展。在這種情況下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正好可以解決相應的問題。新課改可以提高高中數學的教學質量,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下枯燥呆板的課堂氛圍,但凡事必然利弊相伴而生。新課改的實施必然也會為高中數學的教學帶來新一輪的問題。
1.1 教師處于主動地位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與學生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在多數人眼中教師的地位是高于學生的,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一直起積極的主導地位而本應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處于被動的被指導的地位。以往的教學過程中,大多數的課堂教學都是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只負責認真聽并不參與教學過程甚至可以說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只是在課堂教學尾聲階段,教師帶領大家做題型練習時,參與到課堂中來,而在其他時間段都是處于一個被動的聽課地位,主要的職責就是理解老師所傳授的知識點并做好筆記。在這種模式的數學教學中根本不能充分的發揮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根本上來講是沒有認清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極其不利于數學教學工作的開展,長此以往也收不到想要的學習效果。
1.2 教師資源的分配存在差異
由于我國國土廣闊,雖然經濟發展迅速但地區之間并不平衡,目前還是有許多偏遠地區經濟落后。經濟落后必然導致教育事業的相對落后,本來經濟狀況就不充足更不可能抽出大量的資金投入到教育事業中。而面對我國教師資源本就不足的情況,這些地區提供不了有力的條件來吸引高素質教育人才,必然就對教師的選拔放松了條件,導致大多數偏遠地區的教育工作者的從業素質相比較與其他的發達地區普遍偏低。而作為歷年來較為熱門的數學專業這種狀況更為嚴重,這就導致了我國地區之間的教育差異,許多偏遠地區貧困地區的學生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教師資源分配地區差異的存在,這本身就是一種教育的不公平現象。
2.1 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相對于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中老師作為主導的教學方式,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彌補了許多教學中的漏洞,明確了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處于主體地位而教師處于輔導地位。摒棄了傳統數學教學中老師負責講解傳授而學生只負責聽課和記筆記根本不用思考的模式。在新的教學模式下老師不再處于主導地位,而是將更多地課堂權力分配給了學生,讓學生自由發揮,嘗試自主解決數學問題。充分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提高了課堂效率。例如:新課改中推行的小組學習模式將每個班的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進行自主學習。遇到問題先組內討論解決,最后將沒有解決的問題匯總提出,再由任課教師解惑。這種教學模式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確立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教師的輔導地位,還提升了數學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將本來枯燥無味的知識轉變成了一種提升同學情的最好方式。有助于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2.2 國家加大了對教育事業的支出
面對我國教育事業從業人員嚴重不足的狀況,在新課改推行的基礎上還加大了對教育事業的支持力度,許多學校的教師專業實行免補政策吸引更多的人才投入到教師的行列中去,彌補教育從業人員的空缺。并且積極宣傳支教活動,鼓勵更多的人才尤其是類似于數學這種高中階段重要學科的教育人才投入到偏遠地區的教育事業中去。還有許多大學組織“三下鄉”的支教活動,增強當代大學生對支教事業的信念。使更多地大學生愿意長期從事貧困偏遠地去的教育工作,以此來改善地區之間教育的不平衡現象,促進教育的公平化。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數學的課堂教學存在很多弊端,整堂課基本都是教師在講學生很少參與其中,這樣不僅教師在教學活動的實施過程中工作量過大易產生疲勞倦怠的情緒,學生們完全參與不到教學活動中,也提不起學習的興趣,只是記記筆記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再加上本身學習壓力大休息不足等狀況很容易感到昏昏欲睡,達不到預想的教育效果。而當下新課改的實施使學生參與到了教學活動中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潛能和積極性,更多的是讓學生自主學習,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之處,提高了學習效率,有利于數學這一學科教學的開展。但并不是說新課程改革沒有一點不足之處,只是目前來看利大于弊因此在這里我們暫且不提。
(作者單位:紫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