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燕燕 葉鵬
民辦高校近幾年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推動下得到了很好的發展,民辦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中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輔導員隊伍不穩定,這嚴重的制約了民辦高校輔導員職業化進程。本文從高校輔導員職業化視角出發,探討了民辦高校輔導員隊伍的特征,分析了民辦高校輔導員隊伍缺乏穩定性的原因,并提出了相應對策。
教育部2014 年3月27日印發的《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暫行)》,旨在推動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發展。許多學者也從不同角度對高校輔導員職業化做了研究。民辦高校輔導員隊伍不穩定的問題嚴重影響了民辦高校輔導員隊伍職業化的進程。
1 民辦高校輔導員隊伍的特征
1.1 承擔角色過多,工作任務繁重
根據對江西科技學院、南昌理工學院等民辦高校的調查和了解,很多輔導員認為輔導員的職責雖然寫得很清楚,但是做的最多的都是各個部門的瑣事,只要涉及學生的事,不管哪個部門都是直接找輔導員。這樣導致輔導員工作任務繁重,在工作過程中承擔了生活保姆、協調者、管理者、教育者、心理師、朋友、指導者等各種角色。
1.2 學生整體素質偏差管理難度大,工作壓力大
民辦高校學生生源相對較差,學生整體素質偏差,自控力和自覺性都欠缺,尤其是現在的00后在家什么事都父母包辦了,依賴性較強,但卻都很又有自己的個性,不喜歡被約束。因此,民辦高校輔導員對學生的管理上具有一定難度,導致工作壓力增大。
1.3 缺乏職業歸屬感,晉升空間小
調查發現,民辦高校輔導員呈現年輕化態勢,30歲以內的占到了70%以上,工作5年以內的占到了80%以上,工作3年以內的占到了40%左右,90%以上的輔導員選擇會或可能會離職,表示不會和沒想過離職的僅僅不到10%。可見,高校輔導員缺乏職業歸屬感,認為輔導員出路太窄,晉升空間小。
2 民辦高校輔導員隊伍穩定的意義
民辦高校輔導員隊伍的穩定其意義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有利于國家對高校輔導員相關政策的推行,有得于民辦高校輔導員職業化的推進,有利于民辦高校的長久發展,有利于大學生的成長和培育。
3 民辦高校輔導員隊伍穩定性問題及原因分析
3.1 民辦高校輔導員隊伍缺乏穩定性
從民辦高校輔導員特征可以看出,輔導員對其職業前途感到渺茫和不自信,極其容易離職,從而導致民辦高校輔導員隊伍的不穩定。
3.2 民辦高校輔導員隊伍穩定性問題原因分析
第一、政府財政經費極少資助民辦高校。民辦高校在財政上如同企業一般自負盈虧,很難享受到政府的經費資助,對于民辦高校來說,要從薪酬上對輔導員進行較好的給付是比較難的。
第二、社會對輔導員的認可度不高。社會上很多人認為輔導員就是管管學生,做些上傳下達的事,不需要太多專業知識和技術水平,人人都可以做,民辦學校輔導員尤其覺得自己沒有什么社會地位。
4 提高民辦高校輔導員穩定性的建議
4.1 政府采取財政鼓勵措施
民辦高校現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現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更好的推動民辦高等教育的發展,推行高校輔導員職業化政策,政府可以制定和落實民辦高校專項資金政策,尤其是針對輔導員這塊,無論多少至少也是一個態度和認可。
4.2 學校嚴把人才引進質量關,提高輔導員薪酬福利
學校在招聘輔導員的時候可以參照《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暫行)》里對于高校輔導員的文化程度、政治面貌、職業知識等方面的要求和規范來進行質量把關,把政治素養、職業素養高的真正愿意從事高校輔導員工作的人才引進來。同時也要加強對輔導員的重視,提高輔導員的薪酬福利,讓其價值得到更好的體現。
4.3 學校強化培養,提升輔導員的職業素養
民辦高校輔導員的職業素養的一個提升,不能光靠人才招聘時的一個把關,引進后也要注重能過組織一些培訓、舉辦一些活動、建立相應的組織等形式來進一步培養和強化。做到輔導員持證上崗,擁有一定的任職資格才可以上崗。
4.4 輔導員自身加增強學習,提升專業水平,培養職業榮譽感
民辦高校輔導員對自身職業的認知對輔導員隊伍的穩定性也是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的,如果其自身對輔導員工作沒有一個正確的認知,沒有將其作為一個職業和專業性強的個人事業來看待的話,那么他就不會有一種職業榮譽感,也就不會去努力學習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作長遠發展的考慮。因此,輔導員自身也應當為此努力,增強職業自信心,讓自己的事業有一個更好的發展。
5 結論
民辦高校輔導員職業化進程需要輔導員隊伍具有較強的穩定性,民辦高校的發展也需要有穩定的職業化的輔導員隊伍,只有兩者真正形成了一個良性互動的作用體時,才能更好的發揮民辦高校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民辦高校也應當結合自身的特點,對輔導員多進行一些人文關懷,留住人才,讓學校得到更好更長遠的發展。
基金項目:本文為江西科技學院校級德育專項研究項目“民辦高校輔導員職業化問題與對策研究——以江西科技學院為例”(編號:XJDY1412)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江西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