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曉馨
高中語文教育中德育問題再思考
文/鄭曉馨
新課改實施以來,我國的傳統教育教學方法在逐漸的做出改進,諸多不妥之處都在逐漸的被廢除,開始向著學生的素質教育方向發展,針對學生的心理進行相關教學內容的安排。高中語文德育教育正是新課改的重要印證之一,高中語文是高中的基礎學科,德育教育是教學生要樹立正確的三觀,著重看重學生的心理發展。本文,淺析高中語文教學德育問題的思考,旨在為日后培育出更優秀的人才而努力。
語文,作為高中階段的基礎學科,所要面對的并不僅僅是幫助學生在高考當中取得一個不錯的成績,將來有機會考入一個理想的大學。語文的最根本是要給學生一種情懷,一種精神,一種思想,把社會正確的價值觀教給學生,老師需要做的就是如何將正確的思想、理念傳授給學生。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學會合作,在合作的過程中學會解決問題、就目前而言,由于社會原因以及家庭環境的影響,大部分學生的心理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很難去相信其他人,很難做到誠信待人,價值觀念相對來說都是比較模糊的,因此說,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已經成為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了,老師需要考慮此時的社會背景、家庭因素,然后根據學生的心理角度出發,針對性的解決學生的德育教育問題。
1.1 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
高中語文教學所承擔的任務并不僅僅只是為了高考才出現,在高中語文中課上老師會教給學生許多和課本知識無關的內容,這些內容大多數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讓學生誠信做人,與他人友善相處,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正能量。21世紀人才的發展需要兼具內心的“優美”,學生要清楚的認識到這一點,那就是成績好并不能夠說明一切,在學校是這樣,這個理論到了社會也同樣適用。高中語文教學有責任也有義務將這些教給學生,每天的課上或者課下需要老師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最好是拿我們身邊的小事為例,讓學生充分的感受到成績并不能說明一切,一切的基礎要從做人開始,將自身的道德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是非常重要的。
1.2 是21世紀人才具備的品質需求
21世紀需要的人才是德才兼備的,目前來說學校的教育基本上是以成績為主,如何讓學生快速的掌握學科的理論知識是老師更愿意關注的事情,對于學生的德育教育問題老師并不做過多的關心,學生的德育問題家長似乎也不做過多的關注,更多的是放任學生自己的發展,學生受到社會的影響、其他人的影響、網絡的影響,樹立怎樣的三觀老師與家長并沒有給予國這方面的引導與過多的建議。21世紀的人才已經很多,但是德育教育多多少少都會出現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有大有小,學生在遇到問題之后都可以很快速的認識到自身出現的問題,然后及時的改正。實際上說,在校園內老師應該更多的關注學生的德育教育問題,為21世紀培育出德才兼備的人才做出努力,這是老師的義務所在。
2.1 深挖教材,有針對性的進行德育滲透
老師在課上進行講解教材內容之前,安排學生進行課前復習,利用更多的時間去閱讀課文,了解課文當時的寫作背景,主人公當時是怎樣的一種心理,主人公當時為什么要那樣做,讓學生充分的去理解文章,感受其中的感情所在。然后,老師進行課上的講解,再極力的進行渲染,讓學生充分的、真實的感受到文章當中的感情。這些文章不乏是具有愛國主義情懷的、具有催人淚下的感情,老師在講解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增強愛國主義精神,培養學生的感情要會產出,讓學生真情實意的感受到文章當中的真情實感。
2.2 深刻講解,積極引導
老師要教給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讓學生在最該學習的時期踏下心來去學習,教給學生如何做人,做事。比如說,在蘇教版當中有一個很典型的例子,那就是老師勸解學生要戒除網癮,青少年時期要好好學習文化知識才是正確的選擇。電腦游戲是相關的設計師研發出來的,這些設計師也都非常喜愛打游戲,但是這些設計師將他們的愛好當成一種職業,因為這些設計師清楚的知道在什么年紀就應該做什么事情才對。老師可以引導學生清楚其中的道理所在,讓學生明白,喜歡打游戲并沒有錯,但是打游戲影響學習就是不正確的,如果想要以后也從事相關的游戲研發的工作,現在需要做的就是好好學習文化知識,讓學生懂得現在努力學習以后也能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
2.3 在寫作中滲透德育教育
寫作是語文試卷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老師可以利用寫作的機會幫助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老師在給學生進行寫作選題的設置時,需要考慮學生當時的心理進行相關內容的安排。選題的設置要盡量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讓學生感受到德育教育其實就一直存在于我們的日常生活。老師可以以一篇范文為例,讓學生首先通讀全篇,把握文章的主要中心思想,先把握一下文章的大體感情,然后老師再進行詳細的講授,學生根據老師的思路可以想一下自身與老師的思維差異在什么地發發生不一樣,下次再進行相關寫作的時候就可以根據老師的思維來進行理解。老師在進行寫作教育的時候,傳授給學生的是一種德育教育的文化素養,學生自身的德育素養也會有所感染。
高中語文教育中德育教育是針對學生自身素養發展進行的,在這其中存在的問題需要老師與學生共同的面對,共同解決,學生需要老師的引導,更重要的是自身要認識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湟里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