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釗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化,高中教學的變化也逐漸加快,提升學生的英語教學質量就是教學中有待深化的重要內容之一。本文主要介紹新課程改革下高中英語教學中的不足,最終提出對應的解決策略,以促進課堂教學不足之處的改善。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高中英語;存在的不足;策略
新課程改革更關注“革新”,即改革原有的教學理念,特別是在教學活動中做好改革與創新發展,讓兩者相互統一,能滿足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學過程中不斷更新現有的課程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并將新的教學理念融入其中。但當前很多教師在教學理念上的更新還不夠,制約了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
一、新課程改革下高中英語教學存在的不足之處
1、課程構建開發者意識薄弱。新課程理念下,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體,也是整個課堂教學中的實踐和開發者。受新課程改革的影響,課程建設的理論偏于理想性,特別是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很難擺脫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導致課程教學中多依賴教科書,制約課程的開發。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時,多受到課程系統的約束,所以課程管理中體制對其影響較大,長此以往,教師的構建能力以及開發能力日益減弱。即使有的教師具有課程編制的理念,但也多以應付課改為前提,諸多準備工作不能真正落實到位,這就存在很多教學的疏漏點和缺陷。另外,教學活動中受教學問題的影響,解釋也很籠統,特別是在教學目標不清晰的前提下,對課程構建產生了消極影響。
2、英語教材地位弱化。部分教師為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材的基礎上給學生填充更多的課外內容,為補充學生知識學習的不足之處,雖然教師選用的題材和內容能夠補充教材中的不完善地方,讓學生全面了解知識內容。但由于部分教師補充的內容過多或過早,導致課本知識與教材資料偏離,教師為追求教學的精深,以補充材料為主給學生講解知識,造成學生大規模的知識學習引發知識系統混亂[1]。部分高中學生學習的內容甚至是大學英語才會涉及到的內容,教師可以適度的對學生進行知識拓展,但是這種拓展要有限度,避免太過專業的拓展引發學生對知識學習的質疑,甚至超越了學生的實際知識掌握能力。
3、設置英語學習情境。新課程改革要求,高中英語教學中需要時刻關注情境問題教學,并在提問中借用情境教學的方式給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能真正的從情境角度考慮問題。建立情境教學或者運用情境教學,主要的目標是要求教師和學生之間形成相互聯系,這種聯系不僅要求教師聯系學生實際生活,也要努力給學生設置情趣點較高的情境,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相關氣氛以后,才能獲取有關英語的應用理念。但要注意實際英語教學進程中,教師給學生設置的情境教學合理性缺失,部分教師即使能夠給學生設置合理的情境教學環境,但是也只能將其看成是課堂的擺設,實際能體現出的教學意義不能達到預期的要求,這就導致教師為學生設置的實際教學情境,形式過于單一,內容過于呆板,不能適應這一階段學生的年齡需求,配套使用的多媒體教學設備也不夠合理。
二、新課程理念下高中英語教學的優化對策
1、強化英語教研活動。高中英語教研活動中,教學研究是整個英語教學的主要力量之一。從校方的角度考慮,教研組是學校教學研究的主要力量,需要時刻關注教研組的相關研究,并根據教學研究狀況,結合具體每位教師的實際情況,為教學制定對應的工作任務,從而強化教學活動的發展目標,重視教學研究的結果[2]。教學中為更好的強化教學研究的反思性活動,教師在教學研究進程中,不僅要強化自己的業務能力,也要多與其他教師交流和溝通,讓教師在交流中學習到其他教師的優秀教學方式,并能理性的認識到教學中知識的有效運用,促進教師的教學研究向著科學化方向前行。比如,在講解一般過去時、完成時和過去完成時的異同時,部分教師習慣先給學生講授概念,然后帶領學生練習句子,讓學生通過句子練習體會語法之間的差異,但是部分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熱火朝天,也能靈活的組織句子,在實際應用時卻感覺很“蒙”,仍舊不能體會出語法的具體應用價值。通過教師間的交流,部分老教師總結多年教學經驗獲悉,單純的講解學生能理解的幾率較小,若能給學生總結小的規律點,學生記憶和區分起來會感覺很容易。英語的語法多以時態為區分,若教師在教學的時候也用時間點的方式給學生區分,相信學生理解起來會容易很多,可以直接告訴學生過于一般時,即過去發生過的事情;完成時,即過去已經發生的事情,持續到現在,但是對現在沒有影響;過去完成時,則是過于發生的事情一直持續到現在,而且這種行為還會繼續下去[3]。三者的區別在于是否對未來有影響,以及是否有延續性。教師通過這種概述方式講解知識,學生理解起來難度會容易很多。
2、生活化情境,合理設置教材。近年來,我國的開放性程度逐年遞增。生活中使用英語的情況已經屢見不鮮,包括街邊的路標、招牌以及地鐵等,都有著對應的英語翻譯。開展英語教學活動時,課堂上教師可設置與學生實際生活貼近較多的事例,在情境觀察和模仿中,提升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特別是英語教學基礎中,為更好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重視英語教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學生能由此明白英語教學的重要性,然后結合日常的生活情境,設置教材內容。學生結合現有的場景情況,將課文內容應用到其中,對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有著積極意義,同時也利于學生靈活應用知識。通過學生自主對話編排,能帶動學生的知識學習能力。掌握知識的最佳方式是運用知識,通過不斷的嘗試運用,學生能在錯誤中總結不足,能在正確中不斷的使用,最終將知識內化到自己的知識系統中,使用時也能做到“信手拈來”。
三、結語
新課程改革可以被看成是一項機遇性強、挑戰性好的改革過程。常規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帶領學生認真的領悟現有的課程理念,并開展對應的校本研究。教師要反思自己的現有教學習慣,并借助于合理與科學的教學場景預設,開展探究式與合作式的教學模式。另外,通過反思和嘗試,教師能分析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和不足,也能克服教學中的種種困難,這將有助于教師的教學組織,也能創新教師的現有教學方法,摒棄原有錯誤的教學理念,豐富課堂教學活動,促進學生的英語水平提升。
參考文獻
[1] 袁瑜燦.新課程改革下高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 2016,18:116-116.
[2] 張海濤.新課程改革下高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才智, 2015,09:140-141.
[3] 宋佳音.新課程改革下高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校園英語, 2015,01: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