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長通
摘要:經濟社會日漸發展促使體育教學發展速度逐漸加快,對提升初中生身體素質以及心理素質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素質教育改革在注重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更加注重學生心理素質培養,促使初中體育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參與式教學能夠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對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對學生參與式教學模式在初中體育課堂中實踐意義作了分析,提出了學生參與式教學模式在初中體育課堂中實踐對策,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學生;參與式教學模式;初中體育
傳統應試教育理念影響使得體育教師大多是采用口語教學與教學示范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學生在課堂中往往居于被動地位,盡可能觀察教師示范動作并且進行模仿。傳統體育教學過于枯燥,促使學生缺乏學習動力,實際教學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作為初中教育關鍵性內容,體育教學有效利用體育教育資源來策劃綜合性活動,應試教育理念影響促使學生主體和體育教學之間呈現出逐漸分離現象,教學內容過于粗糙促使學生缺乏學習積極性,學生綜合素質并不是非常理想。利用參與式教學模式能夠為學生創設更多參與機會,尊重學生主觀思維,有效整合外部資源,對提升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1]。
一、參與式教學模式在初中體育課堂中實踐意義
1、參與式教學模式有利于培養學生主體能力。將參與式教學模式滲透到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促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居于主體地位,對培養初中生主人翁意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參與是教學模式有利于踐行科學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以及學習主動性,促使學生能夠發現參與體育鍛煉的樂趣,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參與式教學模式能夠促使學生在課堂中居于主動地位,逐漸豐富學生體育活動,促使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有效溝通與交流,對培養學生主體能力以及主體意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總之,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應用參與式教學模式,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豐富學生體育知識,提升學生體育鍛煉能力。
2、參與式教學模式有利于培養學生主體思想。學生在體育學習中居于主體地位,傳統體育教學往往教師掌握主動權,嚴格控制課堂教學程序。新課程改革強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優化體育教學方式,激發學生體育參與動力。體育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明確體育學習動機,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開展教學活動,對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需要采用有效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體育學習興趣,促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體育技巧鉆研活動中,提升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2]。
二、學生參與式教學模式在初中體育課堂中實踐對策
1、培養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初中階段學生由于受到體質因素影響以及心理因素影響,大多存在著參與意識不強的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傳統教育體制影響。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需要尊重學生意見和建議,結合學生實際情況來設置不同教學環節,充分發揮建議疏導功能,利用民主溝通渠道到消除學生閉塞情緒,促使學生能夠積極融入到初中體育教學氛圍中。初中體育教師需要注重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結合學生身心健康情況來進行評估以及校驗,結合科學數據以及科學理論來設置個性化教學方案,有效利用各項教學資源,結合教材思想來開展體育教學,有效擺脫傳統教育思想上的限制,提升實踐活動有效性。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過程中,需要有效整合項目教學經驗,深入了解學生實際想法,激發學生體育學習熱情。[3]
2、積極拓展學生體育課程參與范圍。體育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過程中,不僅需要重視基礎技能訓練滲透工作,還需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來創設興趣小組,為基礎體育運動以及體育常識信息指導,有效緩解學生學習上的巨大壓力。擺脫了活動空間上的限制,學生也沒有學校方面的束縛,體育活動參與積極性更高,進而能夠全面延伸以及深化課堂教學內容,特別是學生完成重點項目訓練之后,可以開展競技性節目,可以鼓勵身體素質較為相似學生開展良性切磋,促使學生能夠更加有勇氣面對生活以及社會,有效滿足教學實用性功能。初中體育教師在開展健康衛生教育的同時還需要考慮到初中階段學生青春期心理特點以及生理特點,結合體育活動多方面需求來充分發掘學生潛力,糾正學生在生活起居中存在的不良習慣,為學生課內交流與課外交流提供禮節指導,提升學生身體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
3、將參與式教學模式融入到傳統教育教學中。傳統體育教學往往教師包辦進行體育動作以及體育技巧教學,學生往往在課堂中居于被動地位,只是需要被動記憶以及模仿,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一直居于壓抑狀態,只是機械重復體育教師要求,不利于培養學生智力素質以及身體素質。傳統體育教學限制了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學生體育學習積極性并不高。初中體育教師需要轉變傳統教育理念以及傳統教育方式,利用參與式教學模式來給予學生足夠時間和空間,充分發揮體育教師引導作用,鼓勵學生能夠自主探究問題、自主發現問題、自主分析問題以及自主解決問題,盡可能滿足學生在身心發展方面的實際需求,提升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4]。
三、結語
新課程改革對初中體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體育教師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人本主義原則,尊重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利用參與式教學模式來培養學生主體意識,促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轉變傳統教育理念以及傳統教學方式,通過新型體育教學方式來培養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空間,提升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效果。初中體育教師需要明確自身肩負的重要責任,利用參與式教學模式來構建新型體育教學模式,尊重學生體育學習思想以及體育學習需求,逐漸提升學生的體育學習熱情。
參考文獻
[1] 劉紅. 淺談初中體育教學主體參與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 教育:00212-00212.
[2] 楊克琴. 探析初中體育教學中主體參與模式的應用實踐[J]. 學周刊, 2014(36):77-77.
[3] 陸明. 探析初中體育教學中主體參與模式的應用實踐[J]. 新課程導學, 2014(19):84-84.
[4] 章凱. 初中體育教學主體參與模式的實踐[J]. 學園:學者的精神家園, 2014(16):15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