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偉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在農村小學數學課堂上強調學生思考的獨立性,具備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要積極創新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本文闡述了農村小學數學課堂上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意義,并提出了具體的建議。
關鍵詞:農村小學;數學課堂;自主學習
當前,雖然各地教學改革如火如荼的開展著,但是農村小學課堂教學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主體性得不到發揮。因此,為加快農村小學數學教學改革,教師必須重視“以學生發展為本”教學理念,主動給構建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確保真正完成教育教學目標。
一、農村小學數學課堂上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意義
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深入探究,勤于動手,改變以往被動接受知識灌輸的狀態。在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在課堂上自主學習,能夠發散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潛力,并在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要靈活選擇教學模式,可以通過做一些小游戲,吸引學生參與進來,并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學會思考和探索,解決遇到的問題。由此可見,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并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二、農村小學數學課堂上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建議
1、合理導入,激發學習興趣。在農村小學數學課堂上,為讓學生自主學習,教師應激發學生的興趣,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氛圍,將枯燥的事物趣味化[1]。教師可以使用色彩鮮艷的教具,講故事、猜謎語,讓學生感到新奇、新穎,從而由“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
例如:在“時、分的認識”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謎語兒童導入課堂,即:“嘀嗒,嘀嗒,擋、擋、擋;會說沒有嘴,會走沒有腿,它會告訴我們,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教師要讓學生猜一猜,這是什么事物,從而讓學生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并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學中來。又如:在“認識米”教學中,教師可以帶學生到校園中,親自測量一下常見事物的長度,看和自己估計的是否一樣,體驗一米到底有多長。如此一來,學生普遍興趣很濃厚,對“米”這一概念有了更充分的認識,掌握了單位之間的換算方法。
2、傳授方法,鼓勵獨立思索。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要重視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知識。教師要從學生學習能力和知識水平出發,合理選擇教學內容,為學生傳授有效的學習方法,鼓勵學生自主探究,積極思考,遇到問題后自己嘗試著解決一下,這樣獲得的知識才更加牢固。教師要采用先學后教的方法,讓學生自己去領悟和理解,只有在學生出現難以解決的問題以后,教師才可以給予學生適當的點撥,耐心為學生講解,這樣有利于學生突破重難點知識。
例如: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教學中,教師考慮到學生的知識和能力,為學生提出如下探究性內容:“如何用割補法將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推導出來?平行四邊形面積和割補后拼成的長方形有何關系?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割補方法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可以獨立思考出答案,從而讓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得到培養。
3、注重實踐,培養探索意識。在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還要采取觀察、操作等方法,讓學生有更多自主學習的機會,并在探索中發現和創造知識,實現學習能力的提升。例如:在“長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提前準備一個長方形、與長方形長、寬分別相等的小棒各兩根。課堂教學中,教師先讓學生復習“周長”的觀念,之后引導學生進行操作,即將小棒分別與長方形的長、寬相重合,學生根據周長的觀念可知,四根小棒的總長就是長方形的周長。此時,教師繼續引導學生思考:“如何計算長方形的周長?”學生得到教師啟發后,可以得出如下結論:(1)長×2+寬×2;(2)長+寬+長+寬;(3)(長+寬)×2。教師要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得出最簡便的長方形周長計算方法。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通過親自動手,經歷了知識形成的思維過程,即掌握了知識和學習方法,也鍛煉了自己的思維。
4、聯系生活,鞏固所學知識。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時,還要盡可能聯系學生的生活,將數學的應用價值體現出來,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數學與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2]。課堂上教師要讓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釋現實中的現象,引導學生從實踐出發,架起數學與生活之間的橋梁。
例如:在“加減乘除混合運算”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舉一些生活的例子,如某同學到商店買玩具,各商品單價為兔子玩偶15元,老虎38元,小狗23元,熊貓37元,本子5元,筆2元。之后讓學生思考:“這位同學有100元,在買了一個本子兩只筆以后,剩下的錢可以買哪些玩具?是否可以買一個老虎、一個小狗和一個熊貓。”在學生思考完畢后,可以得出剩下的錢為100-(5+2×2)=91(元),買玩具需要的錢為38+23+37=98(元),很明顯,錢不夠。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時,可以真正感受到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并逐步愛上學習。
三、結語
總之,在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獨立思考和探究,這樣掌握的知識才更加牢固。因此,教師要提起足夠的重視,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學資源,不斷創新教學方法,為學生創造更多自主學習的空間。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升教學效率,并為學生今后數學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趙福東.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J].學周刊,2014,(26):94-95.
[2] 王君平.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J].學周刊,2015,(0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