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夢+盧嬋娟
摘要:基于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的教學內容,本文通過相關的教學案例,逐一論述了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如何正確進行演示實驗的應用。希望通過此次經驗交流,可以為從事初中物理課程教學的教職員工帶來一定有價值的幫助。
關鍵詞:初中物理;演示實驗;正確應用
學生在針對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進行學習的過程當中,教師對演示實驗的正確應用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并對相關物理現象的本質,產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它是鍛煉學生良好物理思維能力所必須使用的一種重要教學方式,會為學生在今后更高階段的物理知識學習打下重要的基礎。因此,教師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如何針對演示實驗進行正確應用,讓學生感受到演示實驗在自己初中物理學習過程中有著巨大的作用。便成為了初中物理教師這一群體在教學工作當中必須要思考的一個重要問題。
一、憑借演示實驗讓學生的觀察能力得到鍛煉
初中學生針對物理實驗現象進行觀察是驗證物理理論正確性的一個十分重要的途徑,俗話說“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這便是說初中學生在觀察物理演示實驗的過程當中,需要通過實驗的現象,解析這一實驗的本質。不同種類的演示實驗,學生所進行觀察的重點也會有所不同[1]。
例如,在針對《探究滑動變阻器改變電路中電流的大小》這一課時進行學習的過程當中,教師需要讓學生從明暗變化的燈泡當中,分析造成這一實驗結果的現象。在學生沒有學習這一知識之前,學生觀察實驗的重點便只能停留在燈泡的亮度上,此時,物理教師便需要針對學生進行指導,讓學生了解到燈泡所產生的明暗變化是因為串聯進電路當中的電阻線的長度所導致的[2]。學生在認識到這一知識點之后,這一實驗的目的便達到了。所以,物理教師一定要著重關注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
二、讓學生進行演示實驗的設計與制作
在初中物理科目當中,學生動手進行實驗能夠幫助他們切實提升實驗操作能力。當前初中物理教學課時相對吃緊,而學生開展實驗操作會消耗大量的時間,所以很多物理教師為了不對教學進度產生影響,將本應動手操作的物理實驗簡化成了對該實驗的講解。這種做法的結果必然會讓學生喪失相關的實驗操作能力和創造能力[3]。所以,物理教師在進行實驗教學的過程當中,需要盡可能多的為學生創造動手操作的機會,讓學生進行演示實驗的獨立設計和制作,這樣不但能夠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習積極性,同時也可以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
例如,在針對《力的三要素》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所設計的演示實驗是通過開門這一現象作為例子的,由力的方向、大小、作用點來對力的三要素進行逐一了解。在學習小組演示環節當中,有一學習小組的同學拿出了班級當中的鐵鏟,分別將鐵鏟從尾部、中部和頭部進行拿起,有效說明力的作用點對于受力物理效果的影響。
又如,在開展《液體內部壓強》的演示實驗之前,教師令學生自己設計相關的小型實驗,研究液體對其容器的底部和側壁是否會產生壓強。在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當中,所列出的實驗是在容器底部與側壁開口位置進行橡膠膜的綁扎,之后在容器當中灌入自來水,在這一過程當中,大家可以發現在容器的側壁和底部綁扎橡膠膜的地方產生顯著的突起現象,這代表水對于容器底部與側壁都會產生壓強。同時班級當中有一個學習小組的學生在演示自己所設計的實驗時,選用的材料為氣球和玻璃管,學生把氣球綁扎在玻璃管之下,當做容器的底部和側壁,在向玻璃管沖水的過程當中,大家可以發現,氣球很快就產生了突起現象,同樣證明了液體對容器的側壁和底部都存在有壓強。
三、憑借實驗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操作方法
記錄,就是指的在實驗過程中,針對數據進行準確的讀取和記錄,它涵蓋數據讀取時的正確姿勢(如針對刻度值數據進行讀取時,眼睛需要水平垂直或者豎直垂直刻度)、正確的讀取方式(讀取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以及精確的記錄(單位和數據在記載的過程當中一定要正確)。在這一過程當中,物理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分析正確和錯誤的數字讀取數據方法,讓學生對正確的數值讀取姿勢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并且讓學生的模仿能力得到有效的鍛煉。同時,教師還需要關注實驗的實施,禁止隨意增加或者降低實驗數據,讓實驗符合真實結果,重點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態度。針對實驗數據所開展的記錄,教師還應該讓學生自主進行數據統計表的制作,讓學生在制作統計表的過程當中,物理思維更加全面,并且可以嘗試從自己所記錄的信息當中觀察出相關的物理規律。
四、憑借實驗讓學生養成歸納物理現象規律的能力
正確的實驗結論是在充分分析以及有效處理實驗數據的前提下所得到的。學生正確進行記錄表格的設計,對重要數據信息進行正確及時的記錄,之后對數據開展各種量化分析,才能夠得到最為精準的結果[4]。
例如,在針對長度的測量、電阻的測量時,教師應指導學生為了降低實驗過程中所出現的誤差,需要使用多次測量并計算出平均值的辦法來對所獲取的信息進行數據處理。而在針對導體兩端電流和電壓之間的關系研究,彈簧的伸長與拉力關系研究實驗當中,教師需要指導學生使用表格進行記錄分析就可以迅速得到電流和電壓為正比例關系,彈簧的伸長量在一定范圍內與拉力呈正比例關系。使用什么樣的數據處理方法才能最為有效的開展數據的分析,這是教師需要長時間針對學生進行訓練,才能讓學生養成的一種能力。
五、憑借演示實驗讓學生擁有解釋生活現象的能力
在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當中,設置有一些小型演示實驗如《使用易拉罐進行小孔成像》等,這些實驗的安排都是為了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作為初中物理教師,需要正確針對這些教材資源進行使用,并倡導學生獨立完成實驗道具的制作,。讓學生在針對實驗道具進行制作的過程當中,了解到實驗所需要使用到的材料,都是來源于生活當中的,這些物理現象,并不神秘,也并不晦澀難懂,并且同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學生便會在這一過程中,逐漸養成對物理科目的學習興趣。
六、結語
整體來說,盡管人教版初中物理演示實驗的內容相對比較簡單,但是同生活都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教師需要在這些物理演示實驗的教學過程當中,讓學生擁有應有的動手能力、總結能力、歸納能力以及觀察能力。這樣才達到了演示實驗所需要發揮的作用,由此讓學生的物理綜合素養得到有效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孫明.新課程背景下加強和改進初中物理演示實驗教學的實踐[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
[2] 劉勝.淺談對初中物理教學中演示實驗的實踐與思考[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07:150+189.
[3] 謝桂英.自制低成本教具,提高初中物理演示實驗教學的有效性[J].物理實驗,2014,04:11-14+18.
[4] 倪曉紅.初中物理演示實驗教學的有效性分析[J].才智,2013,26: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