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東
摘要:群眾文化是人民群眾以自身為活動主體,以娛樂為主要內容,以滿足自身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為目的的文化活動。在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情況下,群眾文化是建設和諧社會,活躍人民群眾健康向上的文娛生活,提高全民文明素質的重要手段。近幾年來基層文化建設取得了矚目的成就,城鄉居民的文化生活得到了顯著的改善。但是,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在總體上還不相適應。文化不能與經濟、社會同步發展,這是世界范圍內普遍存在的“文化滯差”現象。
關鍵詞:群眾;文化;創新
群眾文化作為文化系統的子系統,無論是在以前,還是在今天,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群眾文化工作根在百姓,旨在服務,重在建設,生命力在創新。在經濟發展如此迅速以及經濟形勢如此多變的今天,人們在保證基本的生活質量的同時,對于精神文化也有了更高的追求,很多在業余時間喜歡去文化館參觀、游覽、學習,由此可見,人們的文化意識正在逐步提升,而這也正好給了我們創新群眾文化的機會。
一、群眾文化工作創新的意義
1、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今的人們吃飽了,穿暖了,在物質生活得到滿足后,我們都要追求更高一步的精神生活,提高個人身心修養,提升個人素質,進而真正的達到小康標準。跟隨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人民群眾的追求也“日新月異”的發生變化,對精神生活的追求越來越重視,對精神生活的標準也越來越高,對文化內容也越來越多樣化,層次也越來越深,為了能夠滿足人民群眾發生的由“物質型“向”精神型“的重大思想轉變,我們要對傳統的群眾文化工作進行改革,進行創新,以更好的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需要,切實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
2、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的需要。推進人民群眾共文化工作的創新能夠更進一步的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目前我國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又好又快”的發展,經濟水平在國家政策下不斷提高,在我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國情下,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就顯得越來越迫切需要。我國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也日益增長,更進一步的迫切要求文化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我國的對外開放顯得越來越為重要和成熟,要求我國的經濟實力和文化水平與國際相接軌,這也要求人民群眾文化工作不斷提高和加強。所以,我們只有不斷的進行創新,才能滿足社會與人民群眾物質與精神都日益增長的需求。
二、群眾文化管理創新,應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需求
群眾文化是人們職業外的自我參與、自我娛樂、自我發展的社會性文化。群眾性的自我參與、自我娛樂、自我發展是人們以自我意識認識和把握群眾文化的主觀實踐。自我參與在群眾文化中顯現著以“自我”為主體的自愿、自由、自主的個體意識,也表現為“自我”的積極參與,以及自我意識欲和他人相互作用的集聚意向。群眾文化涉及到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活動參與的全民性、活動地域的廣闊性、活動內容的普及性,集中體現著他的社會性。
群眾文化一個基本的特征就是通過人們的自我參與、自我娛樂和自我發展來滿足人們的精神生活需求。群眾文化的過程及其過程所產生的作用與目的都是為了滿足人們群眾的精神生活。自我娛樂本身就是人們的一種精神需求,也是群眾文化的一種基本動力,它是導致人們能夠積極參與的內在動力。也正是因為自我娛樂本身就是人們的一種精神需求。才能夠出現人民群眾廣泛的自我參與。它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
群眾文化活動以其廣泛的參與性、大眾性,在全國人民的文化生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人們的自主意識普遍增強,表現在文化上,最明顯的就是自我參與、自我欣賞、自我發展意識的增強,而且人們的欣賞口味越來越趨于隨意性,審美需求也越來越趨于多元化。人們思想活躍,性情開朗,并不囿于電影電視的單向性,而是希望通過參與自娛性的文化活動,充分表現和體現自身的文化智能及藝術審美水平。無論是組織充滿現代風味的卡拉OK演唱,還是一家人同臺展示風采的家庭文藝大賽;無論是舉辦故事會,還是組織讀書節,總是觀者如云,參與者接踵而來,人們在觀賞和參與中不僅愉悅了身心,同時也提高了人們的藝術情趣。
三、群眾文化管理創新,應落腳于對公民道德水準的提升
群眾文化對公民道德建設所具有的積極作用,是由文化與道德的內在關系所決定的。群眾文化反映道德實踐,推動道德進步,道德又為群眾文化灌注生氣,獲得價值的依據和內容,二者相互滲透、相互依托、相互促進,推動著社會主義社會穩步前進。加強公民道德建設是發展先進群眾文化的重要內容和中心環節,所以,當以群眾文化活動反映精神文明、道德風尚時,就應不斷地為之注入新鮮血液,不斷地創新,用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先進文化,用飽含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內涵的先進文化,引導人民群眾自娛和娛人、自育和育人;用時代的、新穎的、進步的、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先進文化活動形式,吸引人民群眾的廣泛參與。使廣大人民群眾在群眾文化活動中,心智得到啟迪,情操得到陶冶,精神得到振奮,思想道德、文化素質得到提高。
文化事業發展是文化前進的基礎,而群眾文化活動作為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載體,責任重大,任重道遠。首先,要增加文化設施的投入,給群眾文化活動創造環境,提供硬件設施;要保證社區文化活動的正常開展,最重要的是以街道文化站為龍頭,抓好基層文化活動的開展和本街道轄區社區文化活動,把扶持社區文化活動室與創建社區文明太院結合起來。政府要將文化、科技等部門聯合起來,下大力氣,共同投入到社區文化陣地的建設中去,使其在社區經濟建設中發揮重大的作用。其次,培養群眾文化專、兼職干部隊伍。群眾文化要想發展,必須有一支責任心強和專業技術高的專、兼職文化工作隊伍。第三,要高度重視群眾文學藝術的創作。文學藝術對公民道德建設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以培訓、展覽、文藝演出及法律知識競賽的形式,表現公民道德建設的成果,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以先進的群眾文化去鼓舞人、教育人、激勵人。
參考文獻
[1] 劉新平.淺談群眾文化工作的創新與思考[J].學理論,2010(07):74-75.
[2] 盧煥堂.淺談群眾文化在民俗活動中的創新[J].群文天地,2012(02):27+29.
[3] 張嶸.淺談群眾文化的創新建設[J].群文天地,2012(1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