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堅
何為“全球科創中心”?
至少具備五大要素和三個方向。
五大要素
具備世界實驗室和國家實驗室
有第三代跨國公司的研發中心
國企創新能力
草根創新蔚然成風
集聚一批有影響力的創新企業家
三個方向
面向國家戰略所需要的領域創新
對上海產業提升有重大突破意義的創新
草根創新
上??苿摻ㄔO重點領域
上??苿撝行慕ㄔO過程中重點創新工程確定、產業結構優化等工作已經鋪開。據悉,上海市經信委已提出了集成電路、網絡信息安全、大飛機、新一代核電、衛星導航、重型燃氣輪機、智能制造、海洋工程、新能源汽車、高端醫療裝備、新材料、互聯網產業、云計算和大數據、智能傳感器、智能顯示、創意設計等一批創新工程。在企業技術創新上,上海推動各類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使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的主體、研發投入的主體、研發活動的主體、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主體、獲取創新效益和承擔創新風險的主體。預計到2020年,企業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翻一番,占全市研發投入的比重達到70%。在智慧城市建設上,上海提出到2020年,信息基礎設施的綜合服務能級達到歐美主流城市的水平。
硅谷模式
硅谷,英文Silicon Valley,從地理空間上,它是美國加州北起舊金山灣、南到圣何塞市的一條狹長地帶。從科創中心影響力看,硅谷毫無爭議,成為美國乃至世界科創中心的“首席”。據有關方面統計,硅谷注冊專利數約占全美的比重為12%;科技企業的現金儲備占美國全部企業的三分之一;硅谷和舊金山所獲的風投占全美的39%;涌現出蘋果、惠普、谷歌、英特爾、思科、甲骨文等著名企業。硅谷模式的成功,在于其獨特的創新生態,被比喻成“一片不斷產生和進化新技術新商業模式的熱帶雨林”,提供了有利于新的動植物群落生長的生態環境。
以色列模式
以色列,中東“小國”,土地貧瘠、沙漠化嚴重,人口僅800萬左右,卻是世界科技強國,有著“世界第二硅谷”的美譽。其科創特色在于:一是創新企業以中小型為主,近4 000家高科技企業中,資產總額超過10億美元的不到10家,絕大多數“船小好調頭”,對市場具有高度敏感度和反應速度。二是技術優勢顯著。以色列不僅在信息技術、現代農業、醫療設備、生物制品等領域處于世界領先水平,而且能夠緊跟科技發展態勢,動態布局優勢領域。三是形成循環創新格局。以色列中小企業科創企業有個獨特的模式,一旦創業成功,即轉手賣給大企業,而后再開始新的創新創業,如此產生了許多“連環企業家”,形成循環創新的局面。四是實施開放式創新。以色列積極與全球重要的創新國家和國際組織均已建立科技合作,鼓勵全球領先企業投資建立研發中心,如他們還致力于吸引外資,獲得了大量國際資金支持。
筑波模式
筑波,日本的一座小城,地處茨城縣南部,占地僅284平方公里。筑波科技城的誕生,是為了疏解戰后東京迅速膨脹的人口規模,結合當年日本從“貿易立國”轉向“技術立國”戰略轉變的背景,目前形成了以國家實驗研究機構和筑波大學為核心的綜合性學術研究和高水平的教育中心。它的主要特點包括:一是政府主導推動。從筑波誕生起的每一階段,日本政府都有相應的專門規劃,包括法律層面的《筑波科學城建設法》《筑波科學城建設規劃大綱》等等,政府強大的意志和巨大的投入,直接推動著筑波的發展。二是城市功能的完善。筑波不是“科技孤島”,而是功能齊備的城市,居住生活、商業購物、休閑娛樂等設施一應俱全,為科創人才的集聚和安居樂業營造了良好環境。三是借勢“重大事件”而大力推動。最典型的莫過于1985年的世博會在筑波舉辦,強化了筑波基礎建設,也大大提高了其國際知名度,吸引了更多跨國科創機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