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波
目前在很多地區,美術教育的教與學的方式,還是以被動接受式為主要特征。具體表現為:課堂教學以教師講授、演示為主,而很少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活動與實踐來獲得知識、得到發展;學生很少有根據自己的理解發表自己的認識和看法,課堂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忽視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問題,忽視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如何使課堂由被動的學習方式轉變為自主學習方式呢?怎樣才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呢?我在實際教學中做了很多的嘗試,起到很顯著的教學效果。
1 建立快樂平等的課堂
評價一堂課的好壞,關鍵一條就是學生的參與程度,而學生的參與程度和平等的課堂氛圍是分不開的。在平等的課堂里,教師和學生的地位都是相同的,教師應該積極地采用啟發式教學,而不是命令式教學。啟發式教學是教師的身份是一個引導者,去引導學生去主動的學習,積極的思考,提高他們參與課堂的能力。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好奇心重、活潑、好動,對于現在課堂只有35分鐘時間的現狀,抓住他們的心理最好的方法就是興趣。興趣是生長中能力的信號和象征,興趣顯示著最初出現的能力。因此,經常而細心地觀察兒童的興趣,對于教育者是最重要的。有興趣的美術課堂不僅能使學生精力集中、全神貫注,而且會達到忘記時間、忘記課間玩耍。特別是低年級學段的學生。如在一年級美術課《獅子大王》一課當中,在分析完獅子的特點后,我和學生合作共同編了一首關于獅子特點的兒歌,“獅子大王真威武,圓圓腦袋大大的嘴,臉的周圍一圈毛,張嘴一吼聲震天。”學生們讀著自己編得兒歌更加深了對獅子的印象,并能畫出形象生動的獅子來。
在教學中,除了兒歌,我還運用了故事、謎語、拼圖等多種方法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在這種良好模式的循環下,很多學生都反映愛上美術課,因為美術課有他們自己的小天地,他們體驗到了學習的快樂。
2 尊重學生個性特點,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在整體教學的同時,教師也要注意學生個體的差異。因為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每個學生的表現是不可能完全一樣的,如果忽視個體的特點,自主學習只是一句空話。
有一個故事里講到:“有一個小朋友,非常喜歡玩橡皮泥,他看見小紅正在捏花朵非常好看,于是他也照著樣子捏,可是他看見小明捏的小鳥好看,他又開始捏小鳥,后來,他又看到小麗捏得小雞好看,便開始捏小雞,這樣,他變來變去,最后,到了下課時,他也沒捏出一樣東西來。”
這個小故事很簡單,很可笑,但仔細想一下,我們很多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都會有這樣的問題。自主意識高的的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效率要比自主意識弱的學生高,而那些沒有主見、缺乏自信心的學生一是不積極思考問題,也不愛回答問題,二是對學習沒興趣,制作作業興趣不濃,效率很低,完成的作業缺乏創意,質量也不高。總之,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學生就沒有很好的自主學習的能力。那對于這些學生我們教師就應多下一些功夫,努力建立他們的自信心。
首先,要給予這一部分學生恰當適度的表揚。學生往往喜歡接受表揚而討厭批評,每個學生都希望老師多表揚他,但如果表揚的話語太多了、太重復了就會失去應有的效果。作為教師,我們一定要把握好評價的標準和尺度,并且要注意表揚語言的準確性。其次,多給學生提供創造表現的機會。教師可根據不同的學生給予不同的活動安排。比如在《我們來跳舞》一課中,有的同學愛跳舞,我就專門安排了幾個愛跳舞的學生給大家表演,大家都給予了他們熱烈地掌聲。有的同學愛講故事,我就讓他給大家講跟美術課有關的小故事,后來這些同學總喜歡把自己畫得內容編成故事給大家聽,在展示了自己的畫的同時又展示了自己的口才,他們每次都積極舉手,爭先上來,非常主動。還有的同學畫畫得好,我就經常讓他們上來給大家范畫,同學們總是贊不絕口。
由于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發揮的空間,大大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學習主動性也隨之大大提高。不同的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對待,尊重學生自身的個性愛好特點,才能更大發揮他們的學習潛能,提高自主學習的效率。
3 在合作互助的課堂學習氛圍中進行自主學習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創設多種形式、多種目標的交流情境,讓學生既有“個人能力的發揮”又有“集體的力量的凝聚”。
小組合作的形式其實就是一個很好的課堂互動交流的方式。教師可布置一些任務讓小組來完成,如《漂亮的瓶子》一課中,我讓安排好的小組用擺、拼、貼、剪、潑灑、繪畫等方法合作一幅瓶子的圖案。有的小組用彩色卡紙拼出來的花瓶;有的小組用金紙條擺成的花瓶;有的小組用各色水彩潑灑出來漂亮的花朵;有的小組在有顏色的卡紙上畫出了各種不同樣子的花瓶,并添了許多花卉,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瓶子世界。在合作中,每個同學都參與到了其中,出謀劃策,討論如何才能制作出漂亮的花瓶,他們還進行了分工,有的剪,有的貼,有的畫,真是忙得不亦樂乎。在這一過程當中,我只是作為一個指導者,給出一點意見。整個活動完全是由同學們自主完成,而且完成的質量很高。同學們在合作互助的同時,彌補許多自身的不足,也提高了自身的能力,給自主學習創造良好的氛圍。
在合作互助中自主學習,與其他同學交流更新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只有在不斷地交流中,才能更快地更新自己的知識,得到大量的來自不同方面的信息,促使自身善于學習、不斷地進行學習,也使自主學習不會變為“閉門造車”。
學習不是被動的,兒童天生就有學習的天性,當這種學習變成興趣、快樂或是一種激情時,就會推動教學效率的大大提高。隨著新課標實施,教育思想的不斷改觀: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師或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能動建構意義的方式獲得的。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將成為學習方式的主流,它會使美術教育的發展走出一片更為廣闊的天地。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祥瑞園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