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霽菲 陳宏濤 劉小匯
【摘 要】在當前社會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的情況下,大學生自主創業成為大學生就業的新路徑。本文分析了目前在校大學生創業所面臨的創業觀念錯位、創業方向模糊、創業能力不足、創業知識欠缺、創業與學業統籌安排不合理等諸多困境,提出了促進在校大學生成功創業的對策。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困境
隨著我國大學生畢業人數的不斷增多,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持續上升,據統計,2016年我國高校應屆畢業生達到765萬人,數量已達歷史最高值。社會上以高校畢業生為主的青年就業群體的數量還在持續增加,就業問題成為亟需解決的重要事情。國家對大學生自主創業高度重視,對于大學生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歷史機遇,自主創業成為大學生展現自我、發掘潛力的一種方式并逐漸得到社會的認可。雖然大學生創業的外部環境非常好,但大部分學生對創業知識了解甚少,沒有清晰的創業計劃和思路,對市場和對手的了解不夠深入,造成創業成功率較低。另外,大學生的創業意識還很薄弱,在創業過程中會面臨更多問題。因此,在新形勢下引導大學生開展創業訓練與實踐,培養大學生的創業精神,推動以創業帶動就業是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的一個重要途徑。
1 在校大學生創業面臨的主要困境
1.1 創業觀念錯位
現階段國家大力支持在校大學生自主創業,隨著各項支持政策的出臺,許多在校大學生躍躍欲試,認為只要有想法就可以創業,隨便開個網店、零元注冊公司、辦個培訓班之類就可以盈利;還有一部分學生沒有進行廣泛的市場調查,對行業和產品缺乏了解就開始投入資金;也有的學生看到別人創業獲利,為了豐富人生經歷而盲目選擇創業。大學們這種創業觀念與實際的創業本意是相背離的,大學生們在思想上和心理上沒有作好創業的準備,勢必導致后期創業過程中遇到各種問題。
1.2 創業方向模糊
在校大學生創業的從眾心理較為普遍,根據自己的興趣、熱情來決定創業方向,創業目標模糊不清,沒有完整的創業計劃書,忽視了向專業人士和相關企業咨詢。由于缺少對市場的調查分析,對資金籌措、技術研發、市場營銷、成本控制、客戶服務等方面都缺乏系統的規劃,容易造成項目投資選擇不準,市場把握不清,項目進度和經費安排不合理等問題。
1.3 創業能力不足
很多大學生在創業初期對如何將自己的創業計劃更快的付諸于實施考慮得較多,對問題思想較少,表現出高漲的創業熱情,但遇到實際問題時才發現自己有很多問題不能解決,自身所具備的創業能力與創業實踐的要求相差甚遠。主要表現在:一是,資金的籌集能力不強。在校大學生初創資金主要來自家長的支持和朋友間的相助,而在創業實際啟動后需要更多資金來支持,成為創業者必須要面對的事情,這時卻發現沒有合適的籌資渠道。二是,分析決策能力不強。在校大學生創業者的市場競爭意識不強,實踐經驗較少,能夠獲取的用于決策的信息量不足,造成考慮問題不全面,決策比較隨意、輕率。三是,管理能力不強。在校大學生創業初期更多的是與同學、朋友一起合伙創業,他們之間完全靠彼此之間的信任進而合作,沒有將企業的管理制度擺在一個重要位置。創業過程中如果出現問題就難以擺脫人情和面子的束縛,不能很好地憑借制度規定來解決,導致以后的問題和合作伙伴之間的隔閡越積越多,問題越來越嚴重。四是,心理承受能力不強。在校大學生一直沒有離開過校園,作為家長和社會的寵兒,他們沒有經歷過更多的人生挫折和失敗。即使有些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經歷過一些苦難但也有家庭、學校和社會各方面的支持幫助他們渡過難關。在心理上沒有做好面對創業遇到的困難和挑戰的準備,在參與激烈的市場競爭時很容易受到打擊,失去自信,陷入困境不能解決,最后選擇放棄[1]。
1.4 創業知識欠缺
大學生由于長期在學校學習專業知識,知識面較為狹窄,知識結構相對單一,缺乏社會經驗,很難滿足創業的需要,很多學生沒有經過創業訓練,對現有知識與實踐的綜合運用不能很好的結合在一起,對創業過程中的經營策略、企業人員的管理、財務管理都沒有經歷過,都是在一邊嘗試一邊進行,這樣很容易導致思想不清[2]。大學生創業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每個學生在創業之初都要多方學習,找有經驗的校內和校外導師幫助指導,不僅從專業知識上要加強學習,同時對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營銷等方面知識也要進行學習,此外還需要掌握宏觀經濟政策。
1.5 創業與學業統籌安排不合理
創業不同于兼職,為了節約經營成本,創業者凡事都會親力親為,由自己處理公司的繁雜事項,所以創業過程中他們不得不犧牲更多學習時間和精力用于創業,創業與學業安排不好就會出現不能按時上課的情況,不能合理處理創業與學業的關系[3]。在校創業的大學生中成績優秀的并不多見,有些學生因為有考試掛科而不能畢業的情況。
2 促進在校大學生成功創業的對策
2.1 改善知識結構,樹立正確觀念
以積極的態度樹立正確的創業觀,正確地開展自我評價。處理好創業與學習的關系,不能一頭沉,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基礎上選修跨專業和自己感興趣的課程,豐富創業知識。對涉及到的與創業企業相關的各種事務性工作,應提前熟悉工作流程。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專業前沿發展動態、經濟社會熱點,拓寬知識面。積極參與校園文化活動、社會實踐和創業訓練計劃項目,與創業指導教師溝通交流,培養創業所必需的綜合素質與能力,不斷地對自身進行積極的控制和調節,避免因沖動而盲目創業。
2.2 積極做好創業前的準備工作
首先要隨時注意收集市場信息,對發現的商機要正確判斷,做到思路清晰。其次,創建實力較強的創業團隊。吸納管理、技術、財務、營銷以及網絡等不同專業和特長的合作者。第三,做好前期調查分析。包括營銷戰略、消費者分析、競爭者分析等。第四,制定創業計劃。擺清自己的優勢劣勢,確立合理的創業方案,制定長期、中期、短期計劃并分步實施,還應做好備選方案。第五,拓寬籌資渠道。利用國家扶持政策貸款,積極尋求基金或銀行的支持,尋找愿意投資的合作伙伴,以減輕個人籌資的壓力。
2.3 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素質
高校首先要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將大學生的專業素質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相結合,充分利用課堂教學、實踐教學、校園文化活動等多種形式,轉變學生傳統觀念。其次,要成立專門的創業教育與指導機構,為大學生提供項目風險評估和指導,幫助學生出謀劃策。系統地開設創業教育課程,組織創業培訓,舉辦模擬創業大賽,邀請創業成功人士作講座,聯合校外企事業單位拓寬學生創業途徑,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和創業思維。
2.4 落實激勵和服務政策,加大創業扶持力度
各單位應認真落實大學生創業扶持優惠政策,通過給予創業資金支持、落實國家創業貸款政策等措施,積極鼓勵在校大學生到基層自主創業。整合各方資源、動員社會力量,籌集資金設立大學生自主創業專項基金,為真正需要的創業者提供資金幫助。
【參考文獻】
[1]周純,王鋒.當代大學生創業的現實困境及對策[J].黑龍江(下轉第75頁)(上接第62頁)高教研究,2013
(9):107-1029.
[2]宋金牛.大學生創業的困境及對策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6(15):104-105.
[3]羅興錄,樊吳靜.農科大學生自主創業困境與對策[J].高教論壇,2016(3):127-129.
[責任編輯:田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