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輝,孫文柱
(海軍航空工程學院青島校區,山東 青島 266041)
基于SCORM標準的裝備教學培訓體系平臺設計
于輝,孫文柱
(海軍航空工程學院青島校區,山東 青島 266041)
針對傳統裝備教學模式中學習時間長、效率低的問題,構建了基于SCORM標準的裝備教學培訓體系平臺。該平臺將教學課件、電子教材、教案、試題庫、虛擬仿真訓練系統、半實物仿真訓練系統視為統一的教學培訓資源,使用教學培訓體系平臺,在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的驅動下,進行統一組織、實施、交互、跟蹤、評價和管理,完成培訓方案、教學計劃、教學施訓、自學、考核、評估、優化和再實施的過程,以提高裝備教學培訓的效率和質量。
SCORM;學習管理系統;培訓體系;裝備教學
裝備教學是軍隊工程院校崗位任職教育的教學活動主體,是一種以技能培訓和素質養成為主的實踐性教學過程,強調的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實踐為主的能力培養模式。
傳統裝備教學模式不符合裝備教學的認知規律,學習時間長、效率低,不利于快速形成裝備運用能力。目前裝備教育院校零散的教學課件等資源在共享性和交互性上,也存在突出的問題。而裝備教學具有崗位針對性、裝備多樣性、內容實踐性、對象差異性、培訓終身性等特點,要求教學內容能夠快速適應不同的教學對象和教學目標,能夠在不同層次、不同裝備壽命周期階段的培訓中盡可能的共享和重用,并且能夠做到教學組織、計劃、實施、考核全程信息化,以提高教學培訓的質量和效率。
“虛擬仿真訓練系統”和“半實物仿真訓練系統”(下面簡稱為“仿真軟體”)在裝備教學培訓中得到廣泛使用。本文借鑒美國國防部ADL組織提出的先進分布式學習模式,對其制定的SCORM標準進行擴展,提出了教學培訓資源的理念。通過構建裝備教學培訓體系平臺來統一管理和調度教學資源,在同一個時空中融合理論和實踐教學,同時對整個教學培訓周期的全壽命活動進行管理,以實現教學培訓的現代化。
共享內容對象參考模型SCORM[3](Sharable Content Object Reference Model)是由美國國防部ADL(Advanced Distributed Learning)組織所制定的標準,對于數字內容教材的制作、內容開發提供一套通用規范。教材再用與共享是SCORM的核心思想。
SCORM標準從提出到現在已經有多個版本,1999年SCORM 規范的最初版本開始出臺,2000年,SCORM 1.0 版本問世;2002年發布SCORM 1.2 版本;2004 年,推出SCORM 1.3版本,也稱SCORM 2004 版本; 在此基礎上,2005年發布SCORM 2004第二版;2006年發布SCORM 2004 第三版。目前最新版本為2009年發布的SCORM 2004 第四版。
SCORM 2004第四版定義了三個規范:內容聚合模型(CAM:Content Aggregation Model)、運行時環境(RTE:Run-Time Environment)及排序與導航(SN:Sequencing and Navigation)。旨在實現學習內容對象的可重用性(Reusability)、 可共享性(Accessibility)、可互操作性 (Interoperability)、可持續性(Durability),以促進教育現代化,并希望達到以下目標:(1)使學習者隨時隨地獲取高質量的教育、培訓、幫助,并適應不同學習者的不同需求、知識背景、興趣愛好和認知體系。(2)通過教材重用和共享機制,縮短教材開發時間,減少教材開發成本,并促進教材在各學習平臺之間自由流通。
3.1 設計原則
裝備教學培訓體系平臺是在LMS(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學習管理平臺)基礎上進行了內容擴展,目的是基于教學資源重用實現教學與自學自訓的跟蹤與交互,統一規劃和使用資源,對教學活動進行跟蹤和評價,對教學培訓全壽命周期進行信息化管理,以節省開發資源,維持最佳培訓效果的動態與優化過程。
3.2 設計目標
裝備教學培訓體系平臺的設計目標是在教學計劃、實施、評估、優化過程中實現信息化、快速化、交互化、最優化,在教學培訓資源內容上實現共享化、重用化,在支撐平臺上實現制作與使用一體化。
4.1 平臺的體系結構
裝備教學培訓體系平臺是基于“教務管理—教學計劃—教材編寫—課堂教學—課下自學—課下自訓—集中考核—教學評估—優化培訓體系”流程的全壽命教學管理思想而設計,是集教務管理、資源開發與管理、教學管理、自學自訓管理、考核管理、評估和優化管理的一體化系統。平臺采用基于B/S的三層體系結構,分為支撐層、中間件層和應用層,如圖1所示。用戶應用層由七個子系統和各類資源(課件、題庫、仿真軟件等資源)組成。

圖1 平 臺的三層體系構架
4.2 基于平臺的課程結構
裝備教學培訓體系平臺管理的對象有兩類:一類是教學培訓資源,一類是培訓對象學員。在平臺體系的概念下,教材由傳統的紙質和多媒體教材,擴展為電子教材概念,不僅支持圖文、聲音、錄像等多媒體形式,還支持各種仿真訓練軟體。多媒體和仿真軟體等各種素材稱為資源,資源以主題為核心組織成可以發布的內容頁面,內容頁面根據章節結構組織成課,多節課根據課程結構的需求組織成一門課程,多門課程構成了專業課程體系。
4.3 仿真軟體元數據的擴展
Asset和SCO主要包含文本、圖片、視頻、應用(文檔、flash等)等媒體形式,SCORM標準并沒有針對仿真的可執行對象的格式(FORMAT)內容給出定義,因此需對其進行詞匯擴展。
仿真軟體中的虛擬仿真訓練系統包含四個組成部分:虛擬儀表對象、虛擬場景對象、系統仿真對象、虛擬仿真組件。虛擬仿真組件是一個ActiveX組件,通過加載虛擬場景對象、虛擬儀表對象、系統仿真對象,建立虛擬仿真訓練系統,可以嵌入網頁執行。仿真軟體中的半實物仿真訓練系統,與網頁中的虛擬仿真訓練系統保持操縱數據和仿真數據同步,在用半實物仿真訓練系統訓練時,其連接的SCO對象中存在一個并行的鏡像系統,進行操作記錄,完成訓練情況的統計。
4.4 仿真軟體與SCO之間的信息交互
將仿真軟體的對象資源嵌入SCO對象中,除了在其manifest.xml文件(清單文件)中進行描述,并以SCO包的形式進行傳輸和重用外。還需建立仿真軟件組件和SCO對象之間的接口,以提供訓練時間、訓練判定成績、訓練過程導航等信息,以完成與LMS的交互。因此,仿真軟體必需建立與SCO的通訊機制。仿真軟體的虛擬仿真組件提供了開始、結束、訓練過程記錄、成績判定等接口,供SCO對象調用。從而實現仿真軟體通過SCO建立與LMS的連接,其連接關系如圖2所示。

圖2 仿真軟體 與LMS之間的交互
4.5 仿真軟體之間的重用和交互
虛擬仿真訓練系統和半實物仿真訓練系統之間,進行系統仿真對象資源和虛擬場景對象的直接共享,無需再做多余的工作,直接復制兩種資源的ASSET即可在兩個系統中使用。虛擬仿真訓練系統以組件的形式嵌入到SCO的網頁中,并提供接口與SCO交互,實現與LMS的搭橋交互。而半實物仿真訓練系統的操作部分是物理實體,無法嵌入SCO中。在使用半實物仿真訓練系統時,通過嵌入SCO的虛擬仿真訓練系統組件來啟動半實物仿真訓練系統(加電和加載各軟件模塊),并自動連接到半實物仿真訓練系統的仿真對象服務中,保持與其操作和仿真結果完全同步。任何半實物仿真訓練系統的操作和仿真結果,都可以實時同步的顯示到虛擬仿真訓練系統組件中,并進行記錄、回放、成績評判等操作,這些訓練數據可以通過虛擬仿真訓練系統組件接口傳遞給SCO,從而實現與LMS的交互。
裝備教學培訓體系平臺將課件、題庫、虛擬仿真訓練系統、半實物仿真訓練系統視為統一的教學培訓資源來對待,重點考慮了交互性、重用性、跟蹤性、信息化四大特性,滿足了教學培訓全程信息化的需要。平臺既擴展了SCORM標準中的SCO對象包,又擴展了學習管理系統LMS的功能,能夠將教學培訓全壽命周期的管理、實施、跟蹤、優化融合為一個整體,擴展了SCORM標準的應用范圍,適應了實踐性裝備教學的特點和需要,把面向裝備的信息化教學培訓效率和質量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為裝備教學的全程信息化、效能最優化提供了可能。
[1]熊長貴.瞄準需求科學實施崗位任職教育[J].科技信息,2009(17).
[2]龔后三.網絡教育技術標準體系中國際標準引用譜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07.
[3]The Sharable Content Object Reference Model (SCORM) Advanced Distribute Learning(ADL)[OL].
F241.33
A
1671-0711(2017)05(上)-015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