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典
眾所周知,“五一”勞動節發源于美國,但令人不解的是,美國的勞動節卻被“轉移”到9月的第一個星期一,名日“勞工節”。對于這一乾坤大挪移,美國官方給出的解釋是:均衡節日在每個月的分布。南北戰爭后,美國政府將陣亡將士紀念日確立在5月,如嚴格執行第二國際的決定,5月就會出現兩個官方節日。
實際上,節日“轉移”另有隱情。誕生于芝加哥的“五一”節,雖然歷史意義重大,但其過程和結果卻頗為悲情。罷工游行被當時的克利夫蘭總統定性為“社會主義分子發動的暴亂”,遭到美國當局的無情鎮壓。僅在芝加哥市,就死傷二百多人,全國有七名工人領袖被判死刑或無期徒刑,這在美國工人運動史上留下了黑暗和恥辱的一頁。
美國政府對此諱莫如深,而且不希望自身被視為“為了無產階級利益而效仿國際共產主義者”。然而面對第二國際的明文規定,作為節日誕生地的美國又無法回避,只好另外尋找一個日子來替換。于是他們在歷史上找到了一個依據。早在1882年9月5日,紐約市工人領袖麥吉爾組織該市所有工會舉行盛大游行,首次向資方提出每天工作八小時的要求。此后,紐約工人每年都要在9月初舉行游行,其他城市的工會組織也紛紛效仿。由于1882年9月5日是星期一,1894年美國國會遂投票把每年9月的第一個星期一定為“美國勞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