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霄巍 劉永楨 安磊
摘 要 法醫的閱片檢驗對于人體損傷程度鑒定具有重要意義,通過閱片并結合人體損傷程度鑒定的法律條文,客觀的對人體損傷程度進行鑒定,從而維護傷者的合法權益。而在法醫閱片檢驗過程中熟練的掌握閱片要點和技能,對于傷情審核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分析的是人體損傷程度鑒定中的法醫閱片,全文從人體損傷程度鑒定的法律依據、法醫閱片常見類型以及人體損傷程度鑒定中法醫閱片要點等方面進行分析。
關鍵詞 人體損傷 鑒定 法醫閱片 審核
作者簡介:賈霄巍、劉永楨,山西省大同市公安司法鑒定中心;安磊,山西省大同市城區公安司法鑒定中心。
中圖分類號:D918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5.061
人體損傷程度鑒定在社會問題中較為常見,如何客觀的根據損傷程度做出準確的判斷是法醫鑒定中的關鍵。在法醫鑒定中,最基礎的依據就是當事人的病歷資料以及不同影像設備的檢查結果,比如:X線片、MRI片、CT片等,通過對這些影像資料的審核,結合臨床病歷資料分析,參照《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準》對應條款做出準確的鑒定意見。法醫閱片過程和臨床醫生對影像資料分析后的診斷存在著差異性,這就要求法醫鑒定人員除了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外,還應該在實際損傷程度鑒定中不斷總結,提高閱片的準確性。本文根據筆者的多年工作經驗,就人體損傷程度鑒定中的法醫閱片分析如下:
一、人體損傷程度鑒定的法律依據
人體損傷程度鑒定主要依據為《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準》,該標準是由公安部主持,通過廣泛調研,涉及到最高法、最高檢、司法部、科研所、相關院校以及公安系統法醫學專家,保證了《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準》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客觀性。在該標準中,進一步對人體損傷程度鑒定的方法、鑒定等級劃分以及鑒定原則等進行了詳細的說明,為人體損傷程度鑒定的實際操作提供了理論指導,制定的該標準是建立在《刑法》以及相關法律基礎上,因而本身具有法律效應,同時具有對應的適用范圍,在實際的應用中可以進行重復性的鑒定。通過《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準》,由具有資質的法醫對專業的問題進行分析,從而為案情查明以及案件解決處理等提供依據。這一標準是人體損傷程度鑒定的主要法律依據。法醫在從事損傷鑒定過程中《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準》能夠發揮工具作用,《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準》的應用范圍較廣,對于《刑法》以及其它法律條文中涉及到的人體損傷程度,都可以用上述標準進行損傷程度的鑒定,也就是說涉及到人體損傷程度鑒定的,都能夠使用上述《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準》進行分析,比如:在《刑法》中有“輕傷”、“重傷”的描述,在《治安管理處罰法》中也有“輕微傷”的描述,因而總體的應用范圍較廣?,F階段《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準》中將損傷程度劃分為三級五等,比如:重傷一級、重傷二級、輕傷一級、輕傷二級、輕微傷等。對于造成傷者肢體殘廢、容貌毀損、聽覺、視覺喪失、器官功能喪失等重大傷害的損傷均屬于重傷;對于原發性損傷、造成傷者組織器官結構輕微損害或者輕微功能障礙的屬于輕微傷。對于不同損傷程度均有詳細的描述。比如在聽力損失方面,如果雙耳的聽力障礙(≥ 91d BHL)則評定為重傷一級。在法醫閱片后可結合臨床病歷資料進行綜合分析論證,除了參照《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準》外,還可以根據傷者的實際情況參考其他法律條文進行其他鑒定事項,比如:《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標準》、《勞動能力鑒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殘疾人殘疾分類以及分級》等。
二、法醫閱片常見類型分析
法醫閱片檢驗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一是出血。比如:顱腔內出血、胸腹腔內出血或其他部位出血等;二是挫傷;三是骨折以及關節脫位;四是與外傷有關的影像資料,比如:損傷性腦梗死、損傷后周圍血管動脈瘤、損傷后縱隔氣腫;五是與外傷無關的影像資料,比如:先天性畸形、瘤等。
三、人體損傷程度鑒定中法醫閱片要點分析
(一)對送檢影像資料真偽的區分鑒別
法醫閱片的研究對象為影像資料,如果本身研究的影像資料就是不真實的,那后期的法醫閱片已經失去了意義,對此,明確區分鑒別影像資料的真偽是進行法醫閱片的基礎,在法醫拿到影像資料后,需要對影像資料進行仔細辨別,觀察影像資料是否存在著污損、破壞,防止在法醫閱片中,部分人員可能對影像資料造成的破壞或者是盜用他人的影像資料,從而影響到最終的鑒定意見,部分人員還可能會對鑒定較為關鍵的位置進行破壞,使得后續法醫閱片工作無法順利開展。同時,對于法醫鑒定人員的業務水平要求較高,法醫鑒定人員不僅要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同時還要有豐富的臨床鑒定經驗,不能單純依靠主觀因素對影像資料進行分析判斷,也就是說法醫在進行影像資料分析前,必須要對影像資料的基礎信息進行反復核對,比如:影像資料對應的姓名、性別、影像資料拍攝的時間、拍攝地點、設備等,同時根據病歷記錄中關于傷者受傷原因、嚴重程度等基礎資料,綜合性的對影像資料結果進行判斷,如果對于影像資料與相關描述不符合的應嚴禁使用,同時進行相關調查。
(二)閱片記錄中應考慮病歷
病歷資料是反映傷者損傷情況最原始的描述和記錄,因而法醫在閱片檢驗前都應該重視病歷的應用,比如病歷中記錄的當事人臨床癥狀表現、手術治療情況等有助于法醫更加針對性的進行閱片,同時核對影像資料表現和描述是否吻合,有助于影像資料的去偽存真,進而重點檢驗關于損傷嚴重程度鑒定的內容,對于病歷中的任何一個細節問題都不應該放過,比如病歷中有顱內出血的記錄,但是對于具體的出血量沒有說明,此時法醫鑒定人員就需要對當事人顱內出血量進行分析判斷。在法醫閱片中還應該避免先入為主的錯誤觀念,不能將病歷中的影像報告結論直接作為影像檢驗結果使用,而應該以病歷記載作為參考綜合判斷。比如:在病歷中有第7肋骨骨折的描述,但通過對影像資料進行審核檢驗后發現,第7肋骨確實出現了骨折,但骨折位置卻有2處。也就是說在整個法醫閱片過程中應該重視病歷的應用價值,但是不能完全的依賴于病歷資料。
(三)法醫閱片中還應重視傷者的詢問和身體檢查
在人體損傷程度鑒定中,法醫閱片還需要對當事人進行詢問。通過傷者自述,進一步了解傷者在發生損傷過程中的一些細節問題,在詢問的過程中分辨傷者的描述是否客觀真實或夸大造作,有助于對損傷的真實判斷。比如:傷者受傷的原因、受傷的具體位置、銳器所傷還是鈍器所傷,造成損傷的刀具棍棒大小尺寸等。這些都有助于檢驗法醫閱片和實際情況之間是否相符合;除了詢問傷者的相關信息外,還需要對傷者進行身體檢查。比如:出現骨關節骨折的傷者,必然會造成一定的功能障礙,通過對傷者對應關節的檢查以及功能障礙評定,再結合閱片檢驗作出客觀真實的判斷。此外,法醫鑒定人員還需要對影像資料的可靠性進行復核,從資料的來源、資料基本信息方面進行審核,確保法醫閱片的合法、客觀、公正,從而維護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提高鑒定公信力。
(四)法醫閱片中對臨床閱片的參考
法醫鑒定人員有較為扎實的理論依據,但是在實際閱片工作方面,仍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相對于臨床醫生而言,臨床醫生同樣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而且經過長時間的積累,積累了足夠的閱片經驗,閱片經驗相對于法醫更加豐富,所以法醫在閱片過程中對于一些存在疑問應積極請教臨床經驗豐富的臨床專家尋求幫助,不要不懂裝懂,忽視了某些關鍵的信息,造成了閱片審核的失誤,直接影響了鑒定意見。此外在聘請臨床醫學專家分析影像資料時應注意考慮相關法律法規明確的各種情形,嚴格按照規定的程序進行外聘閱片或專家會診閱片,這樣不僅有助于解決實際問題,促進法醫鑒定人員閱片水平的提高,從法律層面上也符合檢驗鑒定的客觀性和公正性。
(五)法醫閱片的綜合性分析
法醫閱片過程中會涉及到較多信息,在得出損傷嚴重程度最終結論前,需要對所有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堅決避免根據單一閱片結果得出結論,同時也不能根據單一病歷資料記錄得出結論。通過對病歷資料、閱片檢驗、身體檢查等綜合性的分析,能夠保證損傷程度結論的可靠性,綜合性分析能夠保證損傷程度的真實性。比如通過法醫閱片,發現了傷者本身就存在著某些病理疾病,此時就需要綜合傷者的病歷記錄,明確傷者某些病理變化和外傷之間存在的關系,確定傷者基礎疾病和損傷的因果關系。這樣就能夠確定傷者基礎疾病對損傷嚴重程度中的不良作用,遭受相同的損傷類型,患有基礎疾病的患者相對于沒有基礎疾病的患者,其出現的損傷程度可能會增加,這就要求在實際損傷程度鑒定中需要考慮傷者基礎疾病對損傷程度的影響,便于客觀的得出結論,尤其是對于一些中老年傷者,該群體本身患有基礎疾病較多,明確基礎疾病對損傷程度的影響,能夠判斷基礎疾病是否對損傷程度發揮作用。
比如:對于出現顱腦損傷患者,明確外傷對于損傷的影響至關重要,某傷者年逾花甲,通過法醫閱片后顯示患者為腦梗死,通過詢問,患者存在高血壓、動脈硬化疾病史,頭部以及頸部受傷過程中遭受到的外力較小,當患者遭受損傷前,患者存在眩暈、頭痛、四肢無力等相關癥狀表現,而這些表現都是腦梗塞前期的相關癥狀,通過這些綜合分析后認為,外傷是造成患者腦梗死的誘因,兩者之間存在著間接關系,也就是說通過外傷引起患者出現腦梗死,而本身所受到的損傷程度較小,造成實際損傷較大的原因就是患者存在基礎疾病。因而在損傷鑒定中,傷者的外傷損傷程度較小。相反,如果傷者在受傷前一切正常,沒有臨床癥狀表現,盡管傷者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疾病史,而在頭部、頸部受到外傷后,沒有表現出不適,不過在受傷后3-4周后出現了腦梗塞的臨床癥狀表現,偏癱、失語等,此時造成患者損傷的絕大多數原因可能在于外部損傷,也就是說在傷者受傷過程中,外部傷害屬于主要因素,而患者的基礎疾病則屬于次要因素。相對于上述分析的另外一種情況,在損傷嚴重程度鑒定中,該傷者的損傷嚴重程度明顯超過前一種損傷嚴重程度,所以綜合性的分析判斷對于法醫閱片最終損傷結論的分析具有重要作用。
四、結語
法醫閱片審核在人體損傷程度鑒定中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法醫閱片能夠進一步對傷者的損傷程度進行鑒定,在法醫閱片中法醫應該全面的掌握影像資料在不同損傷程度標準的相關要求,同時掌握法醫閱片應遵循的原則以及具體操作方法等。在具體閱片審核中,法醫應對影像資料進行充分查驗,確保采用的影像資料真實可靠,同時在法醫閱片中還應該參考傷者的病歷記錄,詢問患者基礎疾病以及受傷過程,還應對傷者的損傷部位進行身體檢查,最終在綜合多方面資料的基礎上,對傷者的損傷程度作出客觀公正的鑒定意見。
參考文獻:
[1]王靜、胡健.淺談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準的不足.中國法醫學雜志.2013(1).
[2]羅偉、王兵、劉勇.淺談《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準》的定位與適用性及價值.醫學與法學.2016(6).
[3]劉鑫、胡德義、鄭麗偉,等.過渡期《人體損傷鑒定標準》的適用.中國法醫學雜志.2015(4).
[4]朱廣友、范利華、夏文濤,等.《人體損傷鑒定標準》理解與適用.法醫學雜志.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