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家清
摘 要: 合作學習是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所強調和提倡的新型學習方式之一,是新課程改革中的一個亮點,也是廣大中小學教師在教學實踐工作中正在廣泛使用的教學方法之一。體育課應用這一教學方式,它能有效地解決教師面臨的大班級教學授課制與新課程學習方式要求之間的矛盾。因此,研究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如何有效地實施合作學習意義重大,非常必要。
關鍵詞:新課改下 體育教學 有效實施 合作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3-0172-01
體育新課程改革創導實施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學習方式以來,合作學習已成為學生的重要學習方式之一,也是初中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標準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合作學習是一種基于群體動力學的富有創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是以小組活動為主體,以各小組 的總體成績獎勵依據的合作互動的活動。由于它在提高學生學習成績,改善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等方面成效顯著,被譽為“近十年來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有效地實施合作學習能促進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能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體育課小組合作學習是通過學生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合作,使學生增強創新意識,培養學生頑強進取的精神,養成自覺鍛煉身體的習慣,使學生在歡樂中學到知識、在學習知識中得到樂趣。這完全符合素質教育的觀點和快樂體育的要求,適應當前體育教學改革的需要。下面聯系初中體育教學的實際,談談在體育教學中實施合作學習的方法及技巧。
一、體育課如何進行分組
1.要科學制定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設計要做到全面具體和區別對待,雖然教材中教學目標是統一的,但學生實現課堂目標時所接受教材內容的深度和廣度、教學速度、理解知識的層次是不同的,因此教師在設計各種練習及練習中的指導與幫助時,應根據學生在身體素質、運動能力、體育素質及個體心理傾向等方面的差異區別對待。
2.深入了解學生,客觀分組
教師可先根據上學年學生的體育成績初步認定學生的層次,也可以根據平時對學生各項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的考察摸底,進行綜合能力評判,然后以動態的視角來觀察學生所處的層次,并根據學習的目標將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在課堂教學的開始,應盡量使教學系統進入相對平衡狀態,因為此時的教學目標是常規教育與準備活動,沒有較大的難度和較強的技術性。而后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的安排對各層次學生設立教學目標,打破平衡,充分調動各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學過程中應很好地利用上課的時間與空間,對能力強的學生要盡量使他們有充分發展和提高的機會;對身體和運動能力稍差的學生要使他們在原有基礎上得到發展和提高;要特別關心和照顧好有心理障礙、體弱或有生理缺陷的學生。
二、要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效率
小組合作學習不能簡單地分組后,就讓他們在一起去獨自練習,這樣學生會不知道如何合作,導致參與程度低與不參與,甚至滋長懶惰情緒。
合作性學習有效開展的條件是群體的形式、積極的相互依靠和學生的個體特長,必須對每個學生布置任務,任務之間相互依賴,形成學生之間的角色互依,要讓學生們認識到,在某種程度上,他與其他同學聯系在一起,如果自己完成不好,會影響其他同學。例如,在前滾翻教學中,讓組長檢查整個動作,其他成員分別檢查準備姿勢、蹬地、團身等動作要領,并鼓勵全組的同學進行練習和討論。通過合作交流、自我反思和同伴間的反饋評價,可以讓學生更加全面地認識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從而不斷發揚所長,克服缺點,走向自我完善。
三、要選擇好的教學方法
1.創設情境
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善于創設情境,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欲望,產生合作學習的沖動和愿望。如一個球的傳接,傳球者要盡可能將球傳到位,接球者也要盡可能地跑到位,只有雙方協力配合和合作,這個球的傳接效果才會最好。但在教學中,一個球沒有傳接好,傳球的人往往怪接球人沒有接好,而接球人則怪傳球人沒有傳好。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想象自己是一個具備高超技術的NBA球員,在進行傳接球特訓。學生在練習中體會到只有雙方共同努力合作,傳接球的效果才會更好,這樣,既讓學生掌握了體育技能,又達到了合作學習的教學目的。
2.把握契機
在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應把握合作學習的時機,留足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時間及空間,實現在自主學習基礎上的合作互助,在合作學習中發揮個體自主學習的能動性;同時,在新知識的探索過程中要有目的、有計劃地訓練學生必需的合作技能,促使學生學會合作、善于合作。
3.精心設計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設計的問題要符合學生發展的水平,要給學生充裕的思考時間和空間。在合作學習中,教師在課堂設計時應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動手能力,讓學生探究的問題要精心設計,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引導學生在實踐中觀察、發現、解決問題。如在接力跑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去探討交接棒的方法,去選擇最適合自己合作小組的一種方法,不必過分追求技術要領、技術的完整和動作的細節。
四、要建立合理的評價制度
合作學習是學生的一種學習方式,同時也是教師教學的一種組織形式,學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師的及時評價是分不開的。因為在合作的進程中,情況變化難測,有時學生會在合作學習中偏離主題,或者會產生不良情緒。這時,教師應適時對個人或小組進行比較分析、客觀評價,對學生的優點多給予表揚鼓勵,對于表現不佳的團隊或個人要適當批評和大力鼓勵。另外,教師的評價要力求明確具體,使學生聽后心明眼亮,知道自己應當怎么做和不應當怎么做。這樣的評價,才能為學生提供有效的指導和幫助。
五、結語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人類之間的社會交往日漸頻繁,社會對人類的合作交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樣的價值需求自然而然的會反映到體育新課程實施中來。“合作學習”這種學習方式符合學生樂于交往的心理需求,符合教學規律,符合新課改精神,有利于調動全體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也有利于培養學生團隊協作和社會交往的能力,有利于培養未來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