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琳
【摘 要】文章介紹了作者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充分挖掘學科內涵,探索利用各種與學科相關的活動進行美育教育滲透的教學實踐。從挖掘教材、利用課堂到課下活動對學生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和表現美的能力進行培養,從而幫學生陶冶美的情操,發展美的品格,形成美的人格,為今后過上美好的生活做好準備。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學 挖掘教材 巧用活動 審美能力 表現美
美育,也稱審美教育或美感教育,以培養審美的能力、美的情操和對藝術的興趣為主要任務,是中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有機滲透到教育教學的所有活動中,所有科目上。英語學科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可以挖掘更多的美育形式和內容,為美育教育提供可能性。筆者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進行了深入挖掘教材和利用活動對學生進行美育的探索和嘗試,目的是培養他們具有正確的審美觀,具有感受美、鑒賞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進而幫學生培養美的情操,發展美的品格,形成美的人格,為今后過上美好的生活做好準備。
一、深入挖掘教材,培養學生感受美的能力
英語是一門語言,注重聽、說、讀、寫四個部分,利用這四個部分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還可以很好地進行美育教育。教材中涵蓋科技、人文、藝術等各個領域,是教師用來挖掘美育素材,進行思想和美育教育的最佳載體,因此教師不能僅限于教授語言知識,而是要深入挖掘教材,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
(一)利用課文練習聽力,讓學生感受語言本身的美
地道流利的口語本身都是一種美的享受,因此給學生多創造一些可學習英語的機會,比如讓學生多聽課文中地道的發音和語調,讓學生多看美國元音的視頻或者英文電影,讓學生感受說英語的不同國家中在講英語時的不同。在講詩歌的時候,讓學生多朗誦,體會詩歌的韻律和節奏的美,如此能極大地提高學生欣賞美的能力和對語言及文學的熱愛。
(二)利用朗讀和閱讀培養學生感受語言的節奏美和韻律美
朗讀和閱讀也是一種培養學生韻律美和感受英語語言美的很好方式。朗讀課本中的對話、課文、劇本和詩歌等,它既涵蓋著重點詞匯,還能充分體現出英語語言的美。多給學生機會去朗讀,既能鍛煉口語也能培養學生對美的感受和鑒賞力。除了英語本身,在閱讀的過程中還要有目的地訓練學生對美的感受,對美好思想的感悟,從而得到美的教育。比如,在講人教版第二冊第三單元的《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的時候,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表演,可以提高學生對語言的欣賞能力。
(三)深入拓展教材,培養學生創造美和表現美的能力
教師指導學生由模仿開始,進行聽、說、讀、寫的練習,表現英語的美,這是英語課美育過程的歸宿,也是形成學生語言能力的重要途徑。教材是教育之本,我們要對其深入挖掘,好好利用。
學生模仿美的句式、漂亮的框架結構來遣詞造句,主動地用所學的知識去思考,去實踐,去再現英語的美,這樣就會加深對英語美的感知和領悟,得以用心去體會美。在每周的聽力課上,我總是讓學生欣賞一首優美的英文歌曲,讓學生學唱歌曲并討論其中的含義。在上閱讀課時,我總是讓學生充分體會作者寫作手法的精妙的美,比如“ The Student of African Wildlife”一課中,我讓學生充分討論作者的寫作手法和用詞之美。在講西方餐桌禮儀時,我就會讓學生表演到餐廳就餐的場景,讓他們應用禮貌的語言,表現出紳士的風度,培養學生的文明素養。
在學了人教版第七模塊第二單元《Poetry》以后,我組織了詩歌朗誦大賽。在比賽前,學生大量地朗讀,配上音樂,把詩歌的韻味讀得淋漓盡致;在比賽中,學生的表現贏來了一陣陣喝彩。通過這種活動,學生充分感受到了語言的美,并培養了表現美的能力。然后我再讓學生自己嘗試著去進行詩歌創作,提高他們創造美的能力。
在學習了人教版第七模塊第一單元西方繪畫藝術以后,我讓學生學習繪畫的流派,并自己進行繪畫創作,和選擇自己喜歡的名家名作進行鑒賞,如此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審美情趣和藝術修養,讓他們學會了如何用藝術形式去表現美。
二、利用課外拓展活動,培養學生審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一)舉辦歌曲、作文和書法大賽,給學生提供表現美的機會
我堅持給學生放一些英文歌曲練習聽力。如“Big Big World”“Yesterday once more” “The Sound of Silence” “Scarborough Fair” 等。其中“Big Big World”這首歌曲旋律優美、內容簡單朗朗上口,學生很容易學唱。首先我讓學生聽歌曲填詞,之后讓學生出聲朗讀,再讀出美感,然后討論歌曲想表達的意思,從而感受歌詞表達的精準,詞匯運用的簡練和準確。“英文歌曲大賽”的舉辦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和表現英語美的能力。
說和寫都是一種輸出的形式。學生在進行輸入之后,親口說出來,表達出自己的內心所想,是一種美的表現。而寫分幾部分,其中一部分是書寫的美,鼓勵學生訓練書寫,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當學生們呈現出一份份干凈整潔優美的英文字詞時,真是一種美的享受。另一部分是用豐富的詞匯、語法、句式、文章結構和修辭手法來寫出文章,創作美的文章,獲得美的感受。同時,文章除了語言美,還可以培養學生美好的思想品質,道德素養。因此我們舉辦“書法”和“作文大賽”,給學生創造更多吸收營養的機會。
(二)組織一些課外拓展活動給學生提供展示美的機會
在有了美的感受以后,學生也有了表現美的愿望,那么就需要教師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示美的機會和平臺。我在訓練學生的創造力方面做了以下嘗試。
1.猜詞大賽
我還經常搞一些猜詞大賽等,在比賽中,學生根據前后綴猜測詞義,根據同學表演猜詞義和根據圖片猜詞義、詞語接龍等比賽,同學們興趣濃郁,記憶單詞有竅門有興趣,同時,學生也感受到了英文單詞的美。
2.文化展示
我讓學生分小組去準備英美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差異的資料,為大家展示,之后把資料收集,編輯成冊,圖文并茂,系列介紹了飲食文化、節日文化、語言文化、餐桌禮儀、問候禮儀、社會習俗等。學生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
3.經典英文名著閱讀
我鼓勵學生定期閱讀,從短的英文經典名著讀起,有《格列佛游記》《愛麗斯漫游仙境》《秘密花園》《湯姆索亞歷險記》《金銀島》等,讓學生定期交流心得體會,舉辦故事會和手抄報比賽,學生在故事會中聲情并茂,在手抄報中色彩搭配合理,內容和圖片巧妙結合,內容豐富,版面多樣,表現出極強的理解力和創造力。
4. 課本劇表演
根據課文的設置,我還舉辦話劇表演。比如高一的《百萬英鎊》一課,讓學生自己創作劇本,自己借服裝道具,排練,彩排,表演,為大家呈現出一場視覺的盛宴,流利地道的口語,豐富到位的演繹,對角色人物性格把握的準確,讓學生充分創造了美,也在創作過程中充分感悟到英語的魅力。極大地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5.戲劇創作和表演
在高二年級時我們進行了《威尼斯商人》的戲劇表演,在英語戲劇表演過程中,不論學生還是教師,不論家長還是學校都是受益匪淺的。學生學習方式由被動變為主動,提高了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詞匯量也大大增加,聽說讀寫各方面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有所提高,還提高了表演能力、審美能力、跨文化交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團隊協作和責任意識。學生挖掘了潛力、滿足個性發展、提升了自信心、人文素養、藝術素養,充分感受到了美。
6. 英文詩歌創作
教學生進行中英文詩歌賞析和進行詩歌創作,幫學生修改詩歌,并將學生的創作整理成冊,做成《詩歌集》。詩歌中有關注環保的,有描寫校園生活的,有歌頌人與人之間真情比如師生情、同學情的,有描寫人物的,還有欣賞大自然美景的。雖然有些稚嫩,但是在節奏、韻律以及語言技巧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大大提高了學生創作美的能力。
7.英文名家名畫欣賞及創作
在講了人教版第六模塊第一單元后,我讓學生對國內外著名的畫家進行介紹,并對自己喜歡的名畫進行鑒賞,在鑒賞的同時,學生深入理解作品的內涵,了解到了畫背后的創作背景和作者的經歷。之后,學生自己拿起畫筆創作起了自己的作品,這大大地培養了學生鑒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美育與教學相輔相成,在教學中,老師要有創新意識,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組織拓展活動,幫助學生樹立審美觀,培養審美意識,創設多姿多彩的育美環境,把學科中的美,語言中的美以及教學過程和活動中的美化作陽光,變成雨露,深深地滲透到學生的內心,讓學生能夠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從而為今后過上美好的生活打好基礎。
在有了美的感受以后,學生也有了表現美的愿望,那么就需要教師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示美的機會和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