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章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制度的改革,學校逐漸認識到研究制訂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教學體系的重要性,也更加關注從學生特點出發把核心素養和學習質量落實到各學科教學中。就高中地理教學而言,更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需要學生具備地理學習的相關能力。文章探究了高中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途徑。
【關鍵詞】高中地理 核心素養 培養途徑
一、前言
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行業也面臨機遇和挑戰,教育領域的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2014年4月24日,教育部正式印發了《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就課程教學的關鍵領域以及相關機制進行了全面闡述,提出了學生在新時代發展中應具備核心素養,對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建議。就高中地理教學來說,同樣需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就學生所需要具備的品質、人格、能力進行研究,將地理教學內容與之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掌握地理知識的基礎上,發展自身優勢,提高個人修養,注重個人與整體之間的發展,逐步培養起合作精神和實踐創新能力。因此,教師應當對高中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途徑進行研究和探索,為學生的更好發展打好基礎。
二、高中地理核心素養的構成及培養的重要性
高中地理教學中,地理基本原理、基本理論都是增強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基礎。通過基本理論的學習,學生能夠對地理知識熟練掌握,能夠通過對地理知識的運用,探究到解決問題的過程和規律。高中地理學科核心素養應由核心地理知識、核心地理技能和方法、核心地理能力、正確的人地觀念等要素構成,并在地理學習過程中形成有機統一整體,構成一個完整的地理教學體系。其中,地理核心知識對地理核心技能和方法來說有奠基作用。只有基礎知識系統有了扎實的掌握,才能夠真正推動技能和方法的靈活應用,而技能和方法的靈活應用也更加能夠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深刻理解,促進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形成。
國家一直在貫徹落實教育計劃,推動地理教學改革,而在高中階段培養學生的地理學科核心素養能夠促進教改的順利進行,推動地理教育發展。高中地理核心素養培養能夠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科學世界觀、發展觀以及正確的環境觀,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能夠提高學生素質,健全高中教育階段教育機制的改善,充實國家人力資源,幫助國家教育向系統化、縱深化和現代化發展。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能夠讓學科建設向上發展,能夠提高學科的專業性,實現新的師生互動教學模式,促進教育制度的進一步完善。教師只有圍繞核心素養進行地理教學,學生才能夠學習到真正的地理知識,學生才能夠將地理知識應用到生活實踐中,才能夠讓地理知識“活”起來,讓其學習的價值和作用發揮出來。
三、培養高中生的地理核心素養策略
(一)地理核心觀念的培養
地理核心觀念的養成需要教師和學生兩方面努力。一方面,教師應當認識到核心觀念對學生學習地理的重要性,在教學關鍵時刻提醒自己運用核心素養的觀念進行教學;另一方面,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自我提升的意識,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才能夠讓核心素養真正深入到學生內心。筆者在進行《太陽對地球的影響》教學的時候,便可以讓學生們首先對自然界的太陽的重要性進行認識,并以小組的方式對其進行討論,激發學生們學習的主動性。爾后再通過課堂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們對教學內容與自己的認知形成對比,從而鍛煉學生自我的歸納總結能力,讓學生逐漸形成自我學習的意識。學生通過自我學習促進核心素養的提升。地理核心觀念的養成是學生學習和培養核心素養的第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觀念的形成能夠帶動學生行為的轉變,能夠讓學生在之后的學習中逐漸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助于其未來的學習和成長。
(二)地理核心能力的培養
學生學習地理,往往是對學習內容的死記硬背。近幾年地理教育的發展,不僅僅能夠憑借簡單的死記硬背便可以對教材內容具有更好的理解。分析近幾年來的高考文科綜合地理試卷,我們發現已經呈現出提供新素材、新信息,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的能力。因此,教師在進行地理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教學時候,同樣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能力,那就是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創新能力。只有讓學生的能力獲得提升,學生的地理學習才會有成效。比如,筆者在進行高中地理《人口的變化》教學的時候,并沒有簡單地照本宣科,對教材進行死板的教學,而是讓學生們搜集相關的資料,結合我們當地的人口變化情況進行人口變化分析。這對學生們來說,一方面培養了其搜集資料、整合資料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讓學生們認識到了數據的重要性,從數據的各種變化中感受其背后反映的問題。真正讓學生的各種能力在此過程中得以提升。
(三)地理理性思維的培養
理性思維是學生學習地理的重要思維方式,學生依靠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性思維創建自己的理性思維體系。因此,注重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同樣應當成為地理核心素養教學的重要內容。在理性思維培養方面,教師可以通過多種多樣教學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的思維體系逐漸形成,并讓學生逐漸形成自己的觀點,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比如,筆者在進行《區域自然資源綜合開發利用》教學的時候,我便讓學生們分成多個小組,通過討論、辯論的方式對教材中的觀點進行研究,并讓學生們在此過程中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見,讓學生們的思維得到拓展。教師作為思辨過程的重要“主持人”,充當的是積極鼓勵的角色,切勿簡單對學生的觀點進行批判,而是應當通過引導的方式讓學生進行思考,讓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思想。
(四)地理必備品質的培養
在地理教育中,要具有對事實求真、求實的品質,才能夠保證教學品質,而這也正是地理核心素養所要求的重要品質。教師在教學中要使學生養成求真、求實的學習地理科學態度,激發學生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和學習動機。而且要對學生的學習狀況做出適當的評價,幫助學生更加正確地認識自己。對學生的報告要堅持實事求是的評閱,堅持真理、勇于創新。比如筆者在進行《城鄉建設與人居環境》教學的時候,讓學生們對我國當前的城鄉建設進行了解,從中找出不足,并提出自己的觀點如何讓城縣建設與環境更好地和諧地可持續地發展。堅持實事求是的精神,探究不足之處,才能夠讓我國的城鄉建設更加合理,符合實際需求,才能夠讓我國的發展向著更好的方向邁進。此外,教師還要注重培養學生勇于探索、敢于創新的品質,讓學生在優良品質的引導下獲得精神層次的提升,從而達到地理知識和核心素養的深層次提升。
四、結語
高中地理作為重要的基礎學科,需要讓學生養成重要的核心素養,需要讓學生真正掌握具有實用性的地理知識。因此,教師要做好核心素養的探究,讓學生從地理的學習中獲得能力的提升,為其之后的發展鋪平道路。
【參考文獻】
[1]湯國榮. 論地理核心素養的內涵與構成[J]. 課程.教材.教法,2015(11):119-122.
[2]盛思月,何善亮. 論學科核心素養的構建途徑——基于近年來核心素養主題研究成果的量化分析[J]. 教育參考,2016(02):12-20.
[3]杜若明. 談初中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J]. 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6(01):47-48.
[4]李紅. 高中學生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構建與培養策略[J]. 教育探索,2016(05):29-34.
[5]牛超,劉玉振. 試論地理核心素養的內涵、特征及其培養策略[J]. 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15(04):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