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
摘要:作為一種重要的農作物,玉米的產量相對較高,而且在許多產業中都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提升玉米生產的機械化水平,保障玉米的產量和質量,是實現農民增收,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本文對玉米規模化種植中的農藝與機械技術進行了簡要分析,希望能夠推動相關技術的普及。
關鍵詞:玉米規模化種植農藝與機械技術推廣
前言
農業是我國的基礎產業,在社會發展中扮演著不容忽視的角色。我國作為農業大國,農業的發展直接影響著國民經濟的穩定,也因此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加快農業發展步伐,改進農業生產技術,推動農業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是現階段我國農業發展的主要目標。機械化技術的應用,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舉措,需要得到足夠的重視。
1 前期準備
在玉米種植前,需要做好耕地和整地工作,具體來講,包括了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對地塊的合理選擇。玉米本身屬于喜溫喜光作物,而想要保證穩產高產,還要求良好的土壤肥力和結構。因此,農戶應該根據自身的種植規模,設定合理的預期產量,然后選擇地勢平坦,面積廣闊、肥力水平高,同時適合開展機械化作業的地塊;二是機械設備的選擇,從玉米的生長特性考慮,應該優先選擇大中型動力機械以及復式耕整機械,保證其整地的深度較大,對于免耕玉米,應該選擇深松犁以及深松滅茬整地機。結合玉米規模化種植的經驗,在整體耕地環節,土壤的翻松深度不能少于20cm,在耕整的同時,完成根茬還田以及底肥深施等作業,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將耕地的時間提前到春季,這樣能夠起到良好的保土保水效果。
2 玉米播種
播種是農業生產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利用玉米免耕播種機等專業的機械設備,可以保證種植的均勻性,通過對設備參數的調整,還可以根據實際需求對行距和株距進行調節,保證較高的出苗率,同時為后期的田間管理和機械化收獲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是玉米品種選擇,需要結合該地區的土壤和氣候條件以及玉米種植的經濟目的、預期目標等,選擇相應的玉米品種,然后利用攪拌機或者專業的包衣機,對選好的種子進行包衣;二是播種機械選擇在規模化種植中,可以選擇玉米免耕機以及多行玉米精量播種機,實現播種、施肥、覆土以及壓實的一次完成,從而有效提高播種效率;三是播種環節的控制,首先,應該對行距進行明確,這是農藝與機械技術相互結合的一個關鍵環節,通常將行距控制在55~75cm左右,這樣不僅有利于玉米的生長,而且可以保證機械化管理和收獲的效率;其次是播種深度,應該做好播種設備的調節,保證種子的埋深一致(依土壤含沙量的不同,大致在4~7cm之間),不存在漏播和重播的情況;然后是播種密度,需要根據土壤中有機質的含量進行確定,通常為3000~400株/畝,如果種植的是青貯玉米,則可以適當增大播種密度。
3 田間管理
一是機械化中耕,為了避免土壤出現板結或者雜草大量繁殖,需要選擇適當的時機,做好中耕松土工作,為玉米根系的發育提供良好的保障。一般情況下,在苗期需要進行兩次中耕,第一次是在定苗時,第二次則是在10葉展開時,如果是噴灑了除草劑然后封閉處理的田塊,則只需要在10葉展開時進行一次中耕即可;二是機械化追肥,可以根據玉米苗的長勢,對追肥的量進行明確。可以結合測土配方技術,堅持因地制宜,保證施肥的合理性。底肥需要考慮土壤本身的肥力以及預期產量目標,玉米長效專用肥可以在播種時以底肥的形式施加。在苗期,需要追加氮肥,選擇雨前中耕環節施加,然后做好覆土處理;三是機械化管理,機械化包括了灌溉、除草以及病蟲害防治等,同樣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時機和機械,為玉米的健康生長提供良好保障。
4 玉米收獲
在玉米收獲階段,需要做好收獲機械的選擇。就目前而言,自走式玉米聯合收獲機是應用最為廣泛的收獲機械,雖然用途單一,但是作業效果好,工作效率高,而且便于使用和維護,不同的類型可以實現對于玉米秸稈的集中收集、青貯處理和粉碎還田,綜合作業能力非常優秀。同時,還有一種背負式玉米聯合收獲機,這種設備需要與拖拉機配套使用,就可以實現一機多用,成本也相對低廉,不過要求配套的拖拉機,而且作業效率相對較低,與自走式機械在綜合性能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差距,農戶需要根據自身的種植規模和實際需求,進行合理選擇。
5 結語
總而言之,在玉米規模化種植中,應該進一步強調農藝與機械技術的有機結合和推廣應用,強化技術人員培訓,建立區域示范地塊,使得農戶都能夠了解到機械化種植的優勢,減少投資風險,推動我國玉米種植的現代化發展。
參考文獻:
[1]高永環,紀桂萍.東北農場玉米規模化種植農藝與機械技術的推廣應用[J].科學與財富,2014,(8):381.
[2]楊松.玉米規模化種植農藝與機械技術的推廣應用[J].科學與財富,2015,7(31):380.
[3]劉和平.玉米規模化種植農藝與機械技術的推廣應用[J].農村牧區機械化,2012,(2):25~26.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綏化市綏棱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