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濤 賀勇鵬
摘要:鄂爾多斯近幾年,經濟迅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供,人們的消費水平逐步提高,消費品品質要求越來越高,綠色有機食品成為消費新寵,面對社會需求的變化,生產水平相應改變,這就要求農業生產發生改變,從傳統的農業生產向高新農業發展。伊金霍洛旗作為鄂爾多斯市總體規劃發展的重要旗縣在設施農業上也作出了很大力度的投入。通過對全旗設施農業發展現狀的分析了解,找出未來伊金霍洛旗設施農業發展的合理模式。
關鍵詞:設施農業;伊金霍洛旗;發展現狀;解決對策
鄂爾多斯近幾年,經濟迅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供,人們的消費水平逐步提高,消費品品質要求越來越高,綠色有機食品成為消費新寵,面對社會需求的變化,生產水平相應改變,這就要求農業生產發生改變,從傳統的農業生產向高新農業發展。伊金霍洛旗作為鄂爾多斯市總體規劃發展的重要旗縣在設施農業上也作出了很大力度的投入。通過對全旗設施農業發展現狀的調研,找出未來伊金霍洛旗設施農業發展的合理模式。
1 伊金霍洛旗自然條件及設施農業發展現狀
1.1 伊金霍洛旗自然條件
伊金霍洛旗處鄂爾多斯高原東南部,毛烏素沙漠東北邊緣。地理坐標是東經108°58′,北緯38°49′。海拔高度在1070~1556米之間。屬中溫帶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冬長夏短,四季分明,氣候干燥。降水集中且變率大,年降水量340~400毫米,日照時間較長,年日照時數在2740~3100小時之間。
1.2 伊金霍洛旗設施農業發展現狀
伊金霍洛旗設施農業在2006年431畝的基礎上,經過幾年的時間,總面積已經達到7150畝,涉及全旗七鎮二十五村,建有日光溫室2595棟(0.7畝/棟),大棚121棟(1畝/棟)。占地達到500畝以上的設施農業園區有10處。
2 生產現狀及存在問題
2.1 伊金霍洛旗設施農業生產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2.1.1 伊金霍洛旗設施農業生產現狀
伊金霍洛旗設施農業面積達到7500畝,建有日光溫室2595棟(0.7畝/棟),大棚121棟(1畝/棟)。目前僅有1125棟(0.7畝/棟)日光溫室投入使用。
2.1.2 伊金霍洛旗設施農業存在的問題
2.1.2.1 運行費用高
溫室建設標準較高,投資成本較大。目前建造1棟(1畝/棟)日光溫室需16萬元。蔬菜生產工人工資較高,本地工人較外地工人工資高。附屬設施棚膜、棉被等價格增加。種植結構單一,新奇特品種引進、試驗費用較高。
2.1.2.2 科技力量薄弱
當地高技術水平的技術人員匱乏,外來人員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當地農牧民設施蔬菜種植技術水平較低,部份農牧民基本不了解種植技術。政府職能部門中熟練掌握設施蔬菜種植技術的人員較少。
2.1.2.3 支持力度不夠
亟待規劃建設綠色食品、綠色蔬菜集中銷售市場,達到綠色蔬菜與農藥化肥大量使用的蔬菜分開銷售。缺乏強有力的農畜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等專業協會或合作經濟組織。災害性天氣發生頻繁,設施農業園區受損嚴重,需要政府提供保障機制,對園區設施進行投保已成為急待解決的問題。
2.1.2.4 其它問題
伊旗設施農業剛剛起步,在經營管理等方面處于探索階段,經營管理問題較難。企業在運作過程中投資較高,往往出現資金困難,企業無法用土地、溫室等設施抵押貸款,緩解危機。生產過程中虧損嚴重,企業縮小生產規模,致使蔬菜無法集中大量上市,影響銷售。缺乏宣傳力度,影響力度不高,零售商及消費者對綠色蔬菜的認知程度不夠,購買蔬菜只注重外觀,不注重品質。
3 伊金霍洛旗設施農業發展問題解決對策
關于資金問題。應積極響應鄂爾多斯市政府對農業發展的補助政策,遵照市農牧業局的關于農業發展的指導方針,領會市經作站的具體工作措施,結合伊金霍洛旗當地設施農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對于條件優越的園區,為其申請標準園區,從而引進發展資金;對于條件一般的園區,為其申報蔬菜專業合作社,從而引進啟動資金;對于無法申請標準園與合作社的園區,為其招攬承包企業或個人,從而帶動園區發展;對于條件較差的園區,為其多渠道爭取贊助或投資,從而改善硬件設施。
關于園區管理不善的問題。首先應招收一批會管理,懂技術的農業專家或大學生,深入基層,親臨指導,同時政府應加大對技術人員的補助,做到真正的補助到企業到個人,從而提高技術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其次多開展培訓課程,請資深農業教授有針對性的對園區技術人員理論授課,實地培訓。最后應該讓園區的領導者提高對農業技術管理人員的重視程度,政府需多宣傳,多督促。
關于雇傭工人工資高的問題。考慮到當地農戶多為征地戶的特殊性,園區人員雇傭應以外來農戶為主,當地農戶為輔。通過大規模承包給企業,小規模租賃給小團體,零散出租亦可以的靈活租賃形式,并通過一些優惠條件鼓勵人們承包,使我們在設施農業方面盡快的引入外來勞動力,盡早啟動閑置的溫室。
4 結論
設施農業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項目之一,由于設施農業本身的性質和目前全旗經濟現狀和對設施農業的投入力度,設施農業生產的發展在某種程度上受到制約。2015年根據中央一號文件《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的有關精神,同時政府對調整農村農業產業結構的需要,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設施生產的發展。
(作者單位:1.伊金霍洛旗農業技術推廣和農資管理中心;2.伊金霍洛旗農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