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梅 李海濤
摘要:玉米是伊金霍洛旗主要糧食作物之一,由于氣候、土地、種植習慣、品種等原因根據統計部門數據玉米畝產僅為264kg/畝,為了促進我旗玉米生產發展,提高玉米產量,我旗自2011年開始實施玉米高產創建示范活動,示范區玉米平均產量可到600kg/畝以上。為推動我旗糧食發展起到的很好的作用。本文闡述了伊金霍洛旗玉米高產創建的基本情況、只要做法、經驗與不足以及發展對策。
關鍵詞:玉米;高產創建;發展對策
1 玉米高產創建基本情況
1.1 高產創建示范片基本情況
為扎實推進全旗玉米高產創建工作,確保項目任務指標圓滿完成,伊金霍洛旗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伊金霍洛旗種子管理站按照鄂爾多斯市農牧業局的工作部署,建設高產創建示范片2處。
1.1.1 紅慶河鎮高產創建示范片基本情況
項目區分布伊金霍洛旗紅慶河鎮通格朗村、布連圖村、阿日勒圖村、呼家壕村、馮家渠村。總面積13289畝,其中百畝核心攻關田119畝,千畝展示示范田1222畝。
1.1.2 札薩克鎮高產創建示范片基本情況
項目區分布在札薩克鎮札薩克召村、紅旗村、高原村、阿木圖廟村、查干柴達木村。總面積10141畝,其中百畝高產核心田120畝,千畝展示示范田1100畝。
1.2 高產創建示范片目標產量
高產創建示范片達到的產量目標:畝產達到800公斤以上,千畝展示田畝產要達到850公斤以上,百畝高產核心田畝產要達到900公斤以上。
2 主要做法及原則
2.1 強化組織領導,細化實施方案。
伊金霍洛旗玉米高產創建項目領導小組,組長由分管農業副旗長擔任,副組長由旗農牧業局局長擔任,小組成員由種子管理站、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科技人員擔任。
2.2 嚴格測產,加強宣傳。
通過對高產創建各項綜合措施的推廣,進行總結,將好的經驗和做法加以大力宣傳和推廣。
2.3 設立激勵措施,提高積極性。
項目實施單位要對自己的科技人員應用激勵措施進行表彰先進,同時還要接受上級業務部門的考評,不斷總結,不斷學習,不斷進步。
3 主要措施
按照農業部五個統一的要求,突出抓好以下技術措施的落實:一是示范推廣優質高產品種。二是集成應用高產高效栽培技術。三是大力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和病蟲害綜合防控。四是繼續推進機械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五是切實加強專業化服務。
4 主要栽培技術
4.1 精細整地、重施底肥
選擇肥力高,結構良好,耕作層厚的地塊,且面積達到萬畝以上。畝施優質腐熟有機肥2500kg以上,同時施玉米BB肥(17-18-5)40公斤。
4.2 選用良種
選用雜交玉米品種,采用包衣處理,本項目采用事宜本地高產品種長城706。
4.3 適時播種,合理密植,科學施肥
從4月20日開始播種,5月10日左右結束。采用機播,合理密植,畝保苗均達到4500株。
4.4 田間管理
應采取3葉間苗,4葉定苗,深鋤、勤除,鏟除田間雜草,抓全苗,促壯苗,適時蹲苗,促進根系發育,確保全苗。大喇叭口期灌水追肥,畝追施尿素15~20 kg。孕穗期及時灌水,鏟除田間雜草,防治病蟲害。在灌漿期及時補水、補肥,防止玉米后期脫水脫肥,影響其產量。
5 取得的成效
通過高產創建活動,使農牧民對良種的認可度大大提高,高產創建示范區內良種產量較非項目區內種植品種產量提高10%以上。
6 經驗與存在問題
6.1 經驗
測土配方項目、良種補貼項目、重大病蟲害預警項目等相互結合,為玉米高產創建活動項目提供了強有力的幫助。
6.2 存在問題
全旗地形限制地塊分散給機械化作業和集中培訓帶來不便。農牧民的傳統耕種及品種意識難以改變。栽植密度達不到技術要求。密度到達要求,后期肥水沒跟上。農村勞動力主要以老弱為主,缺乏壯年勞力。生長后期由于天氣原因,玉米大斑病爆發嚴重,影響總體產量。
7 發展對策
7.1 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
玉米高產創建活動涉及部門多,任務重,在下一年工作中,除了項目實施部門重視外,加強與當地政府分管部門的協作,確保項目順利高效的完成。
7.2 加強技術培訓,提高農牧民科學素質
利用農閑時間,采取辦培訓班、專家講座、田間學校等方式,結合“陽光培訓工程”積極引導農牧民,培養造就一批科技示范戶和種植能手,提高玉米高產創建種植水平。
7.3 加強學習交流,引進先進理念
鄂爾多斯市地區玉米高產創建項目在達拉特旗采取整建制推進,整村實施,高產創建項目實施效果非常明顯。我們應該采用走出去的方式,學習其它地區的先進經驗,提高當地種植水平。
7.4 加大扶持力度
通過開展高產創建項目,可加快優質高產玉米品種和先進實用技術的推廣,國家應對該項目進行長期扶持。
7.5 加強測土配方施肥的使用
測土配方肥的使用,可節約成本,從而達到小投入高產出的效果。
8 結論
玉米高產創建項目的實施是提高玉米產量,轉變農牧民思想認識,提高種植水平,改良種植品種的有效措施。我們應認真做好項目實施工作,不斷提高工作方法,將玉米高產創建項目成為農牧民增產致富的新方法、新路子。
(作者單位:伊金霍洛旗農業技術推廣和農資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