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紅
摘要:依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尊重學生的多元化、選擇性,注重課程的多元化,課堂的時效性,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創新意識,重點處理好初中化學與高中化學的知識、心理、方法三個方面銜接。
關鍵詞:初高中;化學銜接課;課堂教學實施
學生在初中只接觸了一年化學,而高一化學教學又是初三化學的知識深化和能力提升,為保證高一學生對高中知識平穩過渡,我帶領全組老師首先對初高中教材的銜接做深入研究。
1 全組教師研讀高中化學課程標準
1.1 高中化學課程標準更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尊重學生的多元化、選擇性
高中化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高中化學課程要努力開發課程資源,拓展學生選擇的空間,以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要關注學生個性的發展,鼓勵每一個學生走向成功。要著眼于學生未來的發展,體現時代性、基礎性和選擇性,兼顧學生志趣和潛能的差異和發展的需要。多元化、選擇性的高中化學課程為學生的個性發展、自主選擇提供了最好的保障。
1.2 高中化學課程標準更注重課程的多元化,課堂的時效性
從初中化學單一性的一維課程變為高中化學多樣性的二維課程,模塊多,彈性大,具有很大的選擇性,這也是普通高中教育教學的發展方向。
1.3 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對學生思維能力、創新意識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們知道,初中學習更多體現了直觀感性經驗,屬于經驗型邏輯思維,這是由于初中化學知識遷移太少,抽象思維能力要求不高。而高中學習更多要求抽象思維、思維的創新和拓展,也就是要具有創新思維意識,不再是根據經驗來解決問題。正視初高中學習思維品質的差異,是為了更好地指導和矯正我們的高中學習,選擇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順利完成初高中的學習銜接,更好地完成高中的學習任務。高中學習思維方法向理性層次躍遷,化學語言的抽象化對學生思維能力提出了高要求,而能力的發展是漸進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這種思維能力要求的突變使很多的高一學生難以適應,導致成績下降。
2 初高中課堂教學方法對比及指導
初中課程邁向高中課程的過程中,在知識的難度和廣度上,邁向一個較高的臺階。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維方式也與初中有較大的差異。很多學生感到不能很快適應高中化學的學習,一半以上學生感到不能很快適應高中化學的學習,一半以上學生認為高一教學課堂容量大,內容難度大,找不到重點。其實造成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初高中知識沒有銜接好。現將初高中學習內容、方法及對策簡單介紹一下:
2.1 由初中知識“是什么”轉向高中知識“為什么”
初三階段的化學學習內容,記憶性的知識占一定的比重。如:化學符號、化學式、反應現象、指示劑的顏色變化、實驗儀器的名稱、地殼中各種元素的含量;大氣中各種氣體的含量等。初中化學注重定性分析,要求記住現象或結論,在學習方式上,對教師具有明顯的依賴性;而高中化學除了定性分析外,還有定量分析,除了記住是什么之外,還要求弄清為什么,需要有一定的自學能力。
2.2 由“死記硬背”轉向尋找規律性記憶
初中階段記憶的知識較少,很多學生靠死記硬背也可以在中考時考高分;而高中要求學生有較強的理解力,理解后再記憶或記憶后必須理解,學會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深刻理解化學原理。如果還是采用死記硬背的方法學習高中化學,會因學到的知識消化不良而導致事半功倍。
2.3 處理好初中化學與高中化學的三個銜接
(1)知識銜接
考慮到初高中的過渡,剛進入高一學習化學時,課本通常會回顧初中知識,并將原來初中所學的化學知識融入新知識的框架中,將已學知識升華到一個新的高度。
(2)心理銜接
進入高中后,學習的外部環境和課本內容都發生了變化。同學們剛開始容易產生一些畏懼情緒,這很正常,但要及時調整好心態,穩定好情緒,使自己盡快進入角色,適應高中化學的學習。
(3)方法銜接
初高中化學學習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都重視雙基、重視實驗等,但隨著所學內容的加深,知識的系統性和規律性也逐漸增強,同學們必須把以記憶為主的學習方法轉化為記憶和邏輯思維并重的學習方法。
3 具體做法
3.1 抓好課前預習。預習可以使同學們對所學知識做好準備,能夠帶著問題聽課,增強聽課的目的性,從而提高學習效率。課前預習就是讀、劃、寫、記。讀就是通讀課本,歸納課本含義;劃就是要劃出重點、要點和關鍵詞句;寫就是把自己的想法和疑點寫下來,帶著疑問去聽課;記就是把重要的概念及物質的性質、用途、制備方法等記住。正如古人所說:“疑者看到無疑,其益猶淺;無疑者看到有疑,其學方進。”
3.2 掌握聽講方法。首先要做好課前準備,包括心理上和知識上的準備,其次要專心聽講,緊跟老師的講解思路,積極思考;再次要學會科學地思考問題,注重理解,善于多角度驗證答案,此外,也還要及時做好各種標記、批語,有選擇地記好筆記,課堂筆記應記綱要、思路、要點和問題,并及時做好筆記整理,處理好聽、看、想、記的關系。
3.3 做好課后復習、課下作業。課后復習、作業是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復習和作業可達到對知識的深刻理解和掌握,在理解和掌握知識的過程中提高運用知識的技能,并且通過歸納、整理將知識系統化,使知識真正被消化吸收,成為自己知識鏈條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3.4 學會歸納小結。在一個章節或一個階段的學習之后,要進行小結。小結時應做到:揭示和突出已學知識的重點內容和各部分內容的內在聯系,使之形成內在網絡;力求用簡明、生動、形象的方式表達,可編寫提綱或摘記要點,其中圖表法尤其值得提倡。
5.掌握解題策略。 化學學科的解題過程有其自身的規律可循:首先要認真理解題意。弄清題目給出了什么條件,需要回答什么問題。回憶知識點,確定解題方案,在審清題意的基礎上回憶有關的化學概念基本理論、計算公式等化學知識,設計一條解題途徑,制訂出解題的方案。正確解題,把解題的思路一步步表達出來,注意解題的規范性和完整性。解題結束時,要注意檢查,以提高正確率。展開思路尋找規律。這是最后一個環節,也是大多數學生最容易忽視但又至關重要的一個步驟。一道題目做完以后,通過回想和總結解題思路,從中悟出規律性。
總之,初高中化學的銜接,既是知識的銜接,又是教學方法、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和師生情感的銜接,只有綜合考慮學生實情、課標、大綱、教材和教法等各方面的因素,才能制定出較完善的措施。
(作者單位:河北省遵化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