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玉榮
摘 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所以識字寫字教學就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但是在識字寫字教學中,老師突出強調的是識字寫字的方法和技巧,而忽略了它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即陶冶學生情操,培養高尚的道德品質和健康的精神風貌。識字寫字教學應著眼于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這樣更能讓其變得生動有趣、充滿活力,使原本枯燥無味的識字寫字教學成為培養學生多種情感的百花園。
關鍵詞:核心素養;語文教學;識字寫字;情感教育
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出,讓教育改革進入了3.0時代。它關注更多的是學生步入社會后的生存和發展能力,也就是“關鍵能力”。但現在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學突出強調的是識字寫字的方法和技巧,而忽略了對學生情感的培養。基于此種現象,我將從在識字寫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想象力、審美能力、恒心毅力和愛國情感等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點滴想法。
一、在識字寫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切學習必須是在學生感興趣的基礎上進行。《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也把學生對待學習的情感態度放在了首位。識字寫字本來就是枯燥的,如果我們的課堂過于嚴肅,就會忽視學生的情感需要。因此,低年級的識字寫字教學要將學生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教給其識字方法,將識字寫字教學進行得有聲有色,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創設一定的情境,可以利用游戲、猜字謎、比賽等培養學生的識字興趣。除了語文課堂教學之外,生活中也是處處有學問。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同學姓名、食品包裝袋等多方面去識字,這樣就可以增加識字教學的形象性和趣味性,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我讓新入學的一年級學生這樣來識字:把自己的姓名寫在一個自己喜歡的卡片上,并畫圖裝飾美化,利用課間時間鼓勵學生互相交換、互相認識。學生會很容易地認識同學的名字,愉快地交到新朋友,并能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每天上學放學經過的商店、路牌、廣告、書店等都有名字,我讓學生每天認識一個,上課時來交流,培養學生在生活中主動識字的好習慣。讓學生逐步掌握識字方法,善于識字、樂于識字后,繼續有意識地強化引導學生在閱讀中識字、在生活中識字,讓語文因生活而精彩,讓識字因閱讀而豐富,讓學生更加喜歡語文課,喜歡識字寫字,無形中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在識字寫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漢字中有很多是表意字,了解字義的過程給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想象空間。如,在教學“沙”字時,我啟發學生這樣記憶:“沙漠里水少。”通過一段時間的強化練習,學生掌握了這種識記漢字的方法,便能舉一反三了。如,學“休”字時,學生能聯想到“木表示樹,人在樹蔭下就意味著休息”;學“從”字時,學生能想到一人在前,一人在后,表示跟從……這種根據漢字特點合理聯想的方法既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字義,又能有效地訓練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想象力。
書法是線條的造型藝術,離不開想象。小學生寫字雖不同于書法,但也離不開想象。如,我在教學“傘”字時,運用導語啟發學生思考傘的形象,一邊想象一邊識記字形:“傘”上面的人要寫得大方,就像傘蓋一樣能罩住下面,遮風擋雨。中間的兩點像撐著傘面的支點,不要寫得太長,豎畫就是傘柄,應在“傘”的正中央。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而且對于培養學生寫字的悟性、開拓思維和想象力都是十分重要的。
三、在識字寫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漢字從簡單地圖形到今天明朗的線條,經歷了千年演變,字體形象多變而富有自然的美感,每一個漢字都是一幅美妙無比的圖畫。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直觀形象的圖畫來分析字形理清字理,同時讓學生感受到漢字的美。如,教學“雨”字時,我首先出示下雨圖讓學生觀察雨點的方向,隨即出示一個古代的雨字和一個演變至今的雨字,引導學生觀察讓他們知道圖中和字中雨點的方向都是一致的,學生在觀察和對比中已經感受到這種美,這是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認識美的能力。
指導學生寫字時,我首先指導他們觀察范字,盡量做到觀察精細。如,“左”和“右”兩個字中橫的長短變化,“左”字中的橫短一些,“右”字中的橫長一些,這是容易被忽視的細微區別。一個字的部件之所以做出這樣的安排,筆畫之所以成這樣的姿態,通過用心仔細觀察,引起學生的思考,進一步提高寫字質量,同時也給學生帶來了視覺上的美感,培養了學生的審美能力。
四、在識字寫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恒心和毅力
從開始學習寫字到把字寫好是一個長期工程。在學習寫字的過程中,只有堅持練習,才能把字寫好。要練好字,必須要求學生做到持之以恒,必須在寫字教學中慢慢培養。在平時的寫字教學中,我經常借用古時候的學書故事,比如,用“墨池”“筆冢”來觸動學生,尤其當他們練了字花了時間發現進步不大時,抓住契機講一進這些故事,既有知識性,也有趣味性,一方面能提高學生寫字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能提醒學生只有堅持練習才能寫好字,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他們的恒心和毅力。
我們班的張××同學是個聰明機敏的女孩,就是字寫得不好,盡管花了工夫,卻總不見長進,自己也有些泄氣了。見此情景,我建議她讀一讀書法名家學書法的故事,讓她自己尋找答案,果然,她很快明白了自己寫不好字的原因:總是圖快,靜不下心來寫字。找到原因之后,張××同學很快改變了寫字的態度,通過一段時間的練習,終于能把字寫工整。在寫字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持之以恒”“迎難而上”的意志品質,這些好的品質同樣也可以促進學生學習其他學科。
五、在識字寫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
我們的文字——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書法是我國特有的傳統文化藝術,至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從最初的甲骨文,發展到篆書、隸書,再到草書、行書、楷書,在這浩瀚的歷史長河中,涌現出許許多多令后人景仰的大家,如,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等。我經常把這些介紹給學生,既能豐富課堂內容,吸引學生,又可以激發學生寫字的興趣。比如,在學生剛剛開始學寫字的時候,我向他們介紹甲骨文,學生聽了都夸贊古人真了不起,說一定要把字寫好并超過古人。在這樣一種氛圍中跟學生講解字義、筆畫、寫字方法等,肯定是水到渠成,潤物無聲的教育。同時也對學生進行了一次鮮活的愛國主義教育,使學生認識到學寫字、寫好字是發揚祖國傳統文化,是對祖國的一種熱愛。
總之,小小漢字,奧妙無窮。教師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關注漢字的特點,創新教學方式,使識字寫字教學變得生動有趣、充滿活力,使原本枯燥無味的識字寫字教學成為培養學生多種情感的百花園。
參考文獻:
[1]陳萍.淺談識字教學[J].徐州教育學院學報,2005(1).
[2]王立英.語文識字教學方法評述[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6).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