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洪涌+張廣鈺
摘 要:當前社會經濟與科技不斷發展進步,創新創業型人才的培養滿足新時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是未來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趨勢。民辦高校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具有一定特殊性,本文基于區域經濟發展的民辦高校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開展具體分析和研究,僅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區域經濟發展;民辦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
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以學生創新意識以及創業精神的培養為核心內容,以培養創業素質和能力為基本目標,基于創業實踐活動和創業項目實施出發,通過創新創業型人才的培養來提高人才培養整體質量。就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實際情況來看,其主要是在素質教育中融入創新創業教育,在專業知識傳授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因而基于區域經濟發展的民辦高校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具有應用型特點。
1 民辦高校創新創業人才的內涵
近年來民辦高等教育得到迅速發展,為高等教育的發展進行了有效補充,使得高等教育更具鮮活力和多樣化。在新時代下,創新創業為民辦高校人才培養賦予了新的內涵,增強了新的動力。
1.1 基礎層面的理論知識
創業理論水平扎實的創業者,其創業獲得成功的概率要比創業理論水平不扎實的創業者要更高,從這一點來看創業理論知識是很重要的,它是創業開始的基礎。
1.2 操作層面的實踐能力
正在社會上實施創業實踐,實踐能否成功受很多的因素影響,通常用其最終的創業業績和取得的社會評價來確定,具體的操作比理論知識的評價難度更高。
1.3 核心層面的創新思維
創新是創業的靈感,在各種各樣的創業活動中,經常會有山窮水盡疑無路的狀況發生,這時往往可以通過利用思維的創新,用嶄新的思路來思考問題,就會出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開朗,并最終獲得創業的成功。可以通過一些比較系統的心理學上的心理技術和心理暗示,用于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思維。
1.4 心理層面的創業能動性
做事情有熱情很重要,但能否成功關鍵看是否堅持,只有保持著一貫的熱情并持之以恒就能成功。創業能動性是指對創業有著強烈而持久的沖動,保持著不變的熱情,即使遇到任何阻礙和困難,也不會就此放棄,能夠堅持到最終成功而不會輕易放棄的主觀能動性。
2 基于區域經濟發展的民辦高校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
民辦高校創新創業型人才的培養,滿足社會發展以及區域經濟建設的綜合需求,與東北老工業基地建設相協調,與國家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社會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保持高度一致。因此在民辦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應當以區域經濟發展為重點考量要素,優化民辦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將創新創業教育妥善融入到民辦高校素質教育中,切實提高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進一步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可靠的人才支持。
2.1 人才培養目標
基于區域經濟發展的民辦高校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過程中,應當結合區域經濟發展特點以及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實際情況,建立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目標并加以科學定位,在扮演知識繼承者的同時,應當基于創新創業教育來培養應用性復合型創新創業實踐人才,以更好的滿足區域經濟發展中對創新創業人才的多元化需求。
第一,培養創新思維。民辦高校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創新思維的培養是一項重要內容,與傳統思維模式相比,創新思維具有一定特殊性,其直接決定著整個創業活動能否成功,因此基于區域經濟發展的民辦高校在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中應當加大力度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以激發其潛能,為其創新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礎。
第二,培養創新人格。人格的內涵豐富,包含了一個人的多種內在特質,體現在知情意行等方面?;趨^域經濟發展的民辦高校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中培養目標的明確,應當以創新人格培養為基礎,在學生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加強情感教育、意志教育、自我教育等,幫助其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其綜合素質的不斷優化。
第三,培養創新意識。民辦高校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應當將創新意識培養納入到人才培養目標體系中,樹立以創新為榮的理念和意識,產生強烈的創新冬季,從而不斷發揮自身創新潛力,實現創業成功。
第四,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民辦高校在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過程中,應當積極轉變傳統條件下的教育理念,牢固樹立創新教育、終身教育和個性教育等新興教育觀念,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從而強化其創業人格。
2.2 人才培養措施
第一,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全面提高區域經濟發展條件下民辦高校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教學質量,應當積極調整民辦高校辦學思想,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在準確把握民辦高校培養目標、服務對象以及生源狀況等相關信息的基礎上,準瞄準市場需求定位,堅持走應用性實用型人才培養道路,從而為社會培養出具有創新創業素質的優質應用型人才,進一步拉動區域經濟增長。
第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民辦高校教師的培訓可以主要采取在職學習的方式,通過在職攻讀學位、委托培養、到相關單位實習的方式,一方面提高現有教師的學歷,另一方面增加教師的實際工作經驗。學院在這方面應該給予教師一定的支持,可以采取減少教師工作量、報銷學費的方式來激發教師主動學習的熱情;同時民辦高校應該健全相應人事制度,健全聘任制,完善教師的評價體系,對于考核優秀的教師給予一定的獎勵,以此充分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第三,完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完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就是要將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列入高等教育課程體系中,將大學生就業指導、創業管理、風險投資、經濟法、管理學等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相關的課程列入教學計劃中,以培養基礎扎實、精通專業、具有較高的應用能力和技能,具備較強團隊意識和創業精神的高級應用型對口人才為目標,靈活設置專業和相關課程,以此體現民辦高校人才培養的創新創業特色。
結束語
總而言之,當前社會發展大環境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不僅僅是一個口號,對于區域經濟發展來說,創新創業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條件,因此在民辦高校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應當準確把握區域經濟發展特點,建立清晰的人才培養目標,并采取切實可行的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措施,提高民辦高校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質量,強化其綜合能力,從而充分發揮自身價值,為區域經濟增長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黃巍,唐友,佟明亮.基于區域經濟發展的民辦高校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學報,2013,25(2):92-94.
[2]谷慧民辦院校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分析[J].企業文化旬刊,2013(2).
[3]汪立超服務區域經濟發展構建地方高職院校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J].當代職業教育,2012(12):50-53.